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軒峻壯麗重威儀——榮國府

榮國府是故事主角的出生地,也是故事主線的發生地,傾注了曹公極大的心力。相比于寧國府的輕描淡寫,榮國府可謂是濃墨重彩。為了既完整又細微的呈現榮國府的面貌,曹公運用了很多手法,比如“畫家三染法”,其演說榮府一篇者……借用冷子興一人,略出其大半,使閱者心中,已有一榮府隱隱在心,然后用黛玉、寶釵等兩三次皴染,則耀然于心中眼中矣。

且說黛玉自那日棄舟登岸之后,便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故而,關于寧榮府第的描述皆細密周詳,以其出自黛玉之眼也。鑒于寧榮府的格局以四合院為主,所以府中大多是一進又一進的院落。僅就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時拜訪的院落而言,便依次有賈母院、賈赦院、榮國府正院、賈政院,然后從后房門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門,是一條南北寬夾道,北邊便是鳳姐院;再穿過一個東西穿堂,又回到賈母的后院。

除此之外,可以肯定的還有東北角的梨香院(第四回),后門院墻邊的周瑞院(第六回),東大院及東邊所有下人一帶群房(第十六回),南院馬棚(第三十九回),李、趙、張、王四個奶媽院(第六十二回)以及賈政的內書房夢坡齋(第八回)和寶玉的外書房綺霰齋(第二十四回)等。

榮國府正院

依據封建禮制,榮國府的正院當與寧國府的正院格局相似,是由“大門、儀門、內儀門”構成的軸線院落,從文章的描述來看,也是如此。書中寫道:


一時黛玉進了榮府,下了車。眾嬤嬤引著,便往東轉彎,穿過一個東西的穿堂,向南大廳之后,儀門內大院落,上面五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房鉆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比賈母處不同。黛玉便知這方是正經正內室,一條大甬路,直接出大門的。進入堂屋中,抬頭迎面先看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匾上寫著斗大的三個大字,是“榮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書賜榮國公賈源”,又有“萬幾宸翰之寶”。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一邊是金蜼彝,一邊是玻璃醢。地下兩溜十六張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對聯,乃烏木聯牌,鑲著鏨銀的字跡,道是:“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鄉世教弟勛襲東安郡王穆蒔拜手書”。(第三回)


此段文字“虛實相間、真假相生”,一方面極力渲染了榮國府的富貴、尊崇,一方面也客觀反映了榮國府的格局、陳設。所謂先皇御筆的“書賜榮國公賈源、萬幾宸翰之寶”,郡王謙遜的“同鄉世教弟穆蒔拜手書”,以及高大的“赤金匾、紫檀案、墨龍畫”,珍貴的“古銅鼎、金蜼彝、玻璃醢”,還有稀缺的“楠木椅、烏木聯、鏨銀字”等,無一不是既表明陳設、裝修的風格,又彰顯氣度、榮耀的地位。

有個細節值得玩味,既是先皇御筆所書之匾額,則落款“萬幾宸翰之寶”自然是先皇之印章。只是,該如何解釋呢?所謂“萬幾”,即萬機,指帝王日常處理的紛繁政務。唐代劉禹錫《唐故朝散大夫崔公神道碑》云:“建中初,德宗始親萬幾。”而“宸翰”,即帝王的墨跡,一般指皇帝親筆手詔、御札之類。至于“之寶”,則是古時皇帝印章的常用落款。因此,“萬幾宸翰之寶”是先皇印章無疑。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康熙皇帝有三枚常用的閑章,一枚為“萬幾余暇”,一枚為“康熙宸翰”,一枚為“康熙御筆之寶”。朱冰《曹雪芹·從太虛幻境到武陵溪》,海天出版社,2013年。因此,有理由推斷曹雪芹是從三枚閑章各取兩個字,巧妙的組成了“萬幾宸翰之寶”的虛擬印章,也從側面印證了《紅樓夢》著書立說的時代。

再說這正房五間,名為“榮禧堂”。堂者,殿也,高也、明也、正房也,以其高大、開闊、明亮之故;榮者,繁榮也、富貴也;禧者,福禧也、吉祥也。因此,“榮禧堂”包含著繁榮昌盛、富貴吉祥的寓意,且“榮禧堂”的匾額中的“榮”字,也切合“榮國公”爵位中的“榮”字,可謂巧妙。

“堂”通常與“殿”連用,稱“殿堂”,是古典建筑體系中最重要的建筑。從本質上來說,“殿”和“堂”屬于同一種性質的建筑,且“殿”是由“堂”發展、變化而來。一般而言,規格較低、規模較小的叫“堂”,規格較高、規模較大的稱“殿”。殿堂通常都位于院落的中心位置,典型的殿堂如皇城中的“太和殿”,壇廟中的“祈年殿”,佛寺中的“大雄寶殿”等。

因為“堂”在房屋的正中,其高度較高,開間較大,是家族聚集的中心,也是家族地位的象征。故而,衍生出一系列相關語匯,如高堂(對父母的敬稱)、令堂(對別人母親的尊稱)、堂房(對同宗而非嫡親的雅稱)等。顯然,“堂”的含義已經超出建筑本身,而變成家族、宗親的象征。同時,堂作為舊時官吏議事、辦案的地方,也進一步演變成朝廷的權力中心,如都御史稱“都堂”,尚書稱“部堂”,宰相稱“中堂”等。

北京太和殿舊照

“中堂”本來是堂屋正中最重要的位置,一般掛著祖先的牌位、畫像或裝飾性的書畫、楹聯,擺著八仙桌、太師椅、幾案等。后來,因唐朝于中書省設政事堂,以宰相領其事,故稱宰相為“中堂”。到明清時,又因大學士在內閣辦公,中書居東西兩房,大學士居中,也稱“中堂”。同時,“中堂”也變成國畫裝裱中直幅的一種體式,以懸掛在堂屋正中壁上得名。凡此種種,都表明“堂”在古代社會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民居宅第中最重要的建筑。直到現在,依然有“正堂”“堂屋”的說法。

蘇州網師園萬卷堂

且說這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房鉆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通常四合院建筑遵循固定的規格,北面是正房,東、西側是廂房,南邊是倒座,中間是院子,四面都是房子,整體再由連廊貫通。按《清稗類鈔·宅地卷》云:“京師內城屋宇,異于外城……大房東西必有套房,曰耳房,左右有東西廂,必三間,亦有耳房,名曰盠頂。”廂房,即正房兩旁的房屋,一般呈南北向布置,稱東廂房、西廂房。耳房,指正房或廂房兩側連著的小房間,因其進深窄、高度矮,相當于人臉兩側的耳朵,故稱“耳房”。鉆山,則指山墻上開門或開洞。

較為復雜的是“鹿頂”,據《漢語大辭典》解釋:“鹿頂,指東西房和南北房連接轉角的地方,亦借指廂房。”這個解釋本不復雜,且易于理解,只是還有另一種說法,即鹿頂是“盝頂”的俗稱,而“盝頂”是古典建筑的屋頂形式之一。其做法是將廡殿的尖頂部分除去形成平頂,并保留周圍的屋檐和屋角起翹,也即上部是由四個正脊圍成為的平頂,下部接廡殿頂。此解釋也無不妥,只是用于此處并不恰當,因為《紅樓夢》中多次出現“鹿頂”一詞。如果按照第二種解釋,那么書中“這丫頭應了便出去,到二門外鹿頂內,乃是管事的女人議事取齊之所”(第七十一回)里的“鹿頂”就很難說通。然而,如果按照第一種解釋,此處借指廂房,則毫無問題。

總之,榮國府的正院及正堂,更多的屬于“禮制性建筑”,它是賈府顯赫的社會地位和尊貴的家族氣質的集中體現和典型代表,是一種象征,也是一種榮耀。其建筑規格、陳設、裝飾更多的是遵循儒家思想、封建禮制和階級地位,講究居中、對稱和有序。所有的一切都有禮法約束,不允許有太多個人的審美發揮,也沒有太多個體的審美差異,顯得過于理性和冷靜而缺少感性與溫馨,自然不適宜日常起居。因此,賈母選擇另辟院子居住,賈政和王夫人也只住在正房東邊的耳房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九寨沟县| 嵊州市| 晴隆县| 漯河市| 万荣县| 察雅县| 宁德市| 万盛区| 鸡东县| 湖州市| 泸西县| 攀枝花市| 大埔县| 岳阳市| 乐陵市| 安达市| 张家川| 芜湖市| 兴化市| 卓资县| 嘉荫县| 西乌| 惠水县| 开封市| 科技| 三都| 陆河县| 普陀区| 临夏县| 遂溪县| 新乐市| 鸡泽县| 石城县| 疏勒县| 武穴市| 阜平县| 桑日县| 乐东| 崇仁县| 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