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素軒公祠題刻(四)(清,年份不詳;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

刻文一:
綺結層城映晚霞,疏枝三五宿眠鴉。高樓何處吹明月,散落羅浮夢里花。
款識:廣陵聞學之作也,尹源進。鈐印:尹源進、文武銓衡。此詩作者不明。此題刻高267厘米,寬44厘米。石質陰刻。
刻文二:
鳳殿臨瑤水,龍舟鎖白云。樓臺凝上漢,簫鼓憶橫汾。
池豈昆明鑿,波猶太液分。昔年浮萬里,蘭桂詠繽紛。
款識:丁丑夏日京江張玉書。鈐印:張玉書印、大司農印。此處的丁丑指康熙丁丑年,即康熙三十六年(1697)。此詩為明代馬汝驥所作。此題刻高267厘米,寬44厘米,石質陰刻。
尹源進(1628—1686) 字振民,號瀾柱、萬家租人。廣東東莞人。系明末清初卓有成就之畫家。順治十二年(1655)進士,歷官兵部督捕主事、吏部文選主事、太常寺卿。與清初“嶺南三家”之屈大均、梁佩蘭、陳恭尹多有詩文往來唱和。擅畫蘭花,能表現出蘭花風霜雨露之態。著有《平南王元功垂范》。
張玉書(1642—1711) 字素存,號潤甫。江蘇丹徒(今鎮江)人。順治十八年(1661)進士,歷官翰林院編修、國子監司業、侍講學士。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康熙五十年(1711)隨帝至熱河,病卒,謚文貞。精春秋三傳,深邃于史學,被康熙皇帝委派主持修纂《三朝國史》《大清會典》《大清統一志》《康熙字典》《明史》等。工于古文辭,稱一代大手筆。有《張文貞集》十二卷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