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沖出太陽系
-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 768字
- 2019-12-13 19:32:42
A20.什么是宇宙速度?
當火箭帶著航天器發射升空時,它需要達到一定的速度才能沖出大氣層,進入要工作的軌道,那么關于這個速度,有沒有什么科學上的說法呢?當然有,這個速度叫作“宇宙速度”,它就是從地球表面發射飛行器時,飛行器環繞地球、脫離地球和飛出太陽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的統稱。舉個例子。我們用大炮發射炮彈,無論它的射程有多遠,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炮彈總會落下來。如果說,達到一個速度,這顆炮彈就掉不下來,而開始繞著地球轉圈(不考慮大氣作用)。這樣可能嗎?理論上這種想法是可能的。這個速度大概是7.9千米/秒,也叫“第一宇宙速度(環繞速度)”。無論什么物體只要達到這個速度,它都掉不下來,成為環繞地球的“小衛星”。不過高度越高,環繞地球飛行所需要的飛行速度也越慢。那些在距地面很高的大氣層外飛行的航天器,飛行速度都比第一宇宙速度低。
有第一宇宙速度就會有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地球上的物體要脫離地球引力成為環繞太陽運動的“人造行星”,需要的最小速度是第二宇宙速度(脫離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為11.2千米/秒,達到這個速度,我們就可以登上月球、火星等其他太陽系內的行星了。但如果我們還不知足,想去看看太陽系外面有什么,就要用到第三宇宙速度了。這個速度又叫作“逃逸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太陽引力束縛,飛出太陽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為16.7千米/秒。

1、一個物體達到什么速度就能環繞地球飛行?
A.第一宇宙速度
B.第二宇宙速度
C.第三宇宙速度
2、為什么炮彈不能環繞地球飛行?
A.射程不夠
B.沒達到第一宇宙速度
C.后座力不足
3、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
A.7.9千米/秒
B.11.2千米/秒
C.16.7千米/秒
4、關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哪一項?
A.第一宇宙速度也叫“逃逸速度”
B.飛行器擺脫地球引力環繞地球飛行需要的速度
C.地球上的物體要環繞太陽運動,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