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明改變生活
-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 675字
- 2019-12-20 14:48:45
A23.最早的地動儀是誰發明的?
東漢時期,中國地震頻發,公元96~125年,30年間有23年都發生過大地震。大科學家張衡為了掌握地震情況,經過多年的精心研究,終于在公元132年他55歲時,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動儀,比歐洲類似的地動儀早了約1700年。根據《后漢書?張衡》的記載,候風地動儀是用精銅制成的,形狀很像一個大酒樽,儀器周圍按方位鑲嵌8條龍,每條龍嘴里都銜著一顆銅球,每條龍的下面都蹲著一只銅蛤蟆,張嘴向上對準龍嘴。儀器內部更是精妙絕倫,中央一根大銅柱,上粗下細,精妙無比的設計使大銅柱能迅速判斷地震的發生,并隨之向地震發生的方向傾倒,觸動龍嘴上的機關,龍嘴張開,使其嘴里的銅球落到銅蛤蟆嘴里,人們就知道發生地震的時間與方向了,如此就能對地震進行觀察與記錄。值得一提的是,候風地動儀并不能提前預知地震的發生,它只能對已經發生的地震作出反應。即使這樣,它依然能為震后的搶救和支援工作爭取時間,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人員傷亡。
候風地動儀制成后6年,距離當時放置地動儀的洛陽500多公里遠的甘肅東南發生地震,地動儀有了反應,但是當時洛陽城內沒有人感覺到震動,誰也不信發生過地震。結果隔了幾天,消息傳來,竟與地動儀所測一致。可見,這臺世界上最早的地動儀的靈敏度非常之高。


1、候風地動儀是在什么時間被發明的?
A.公元132年
B.公元133年
C.公元134年
2、世界上最早的地動儀是由誰發明的?
A.張衡
B.祖沖之
C.畢昇
3、候風地動儀上鑲嵌了幾條龍?
A.6條
B.8條
C.10條
4、地震時,候風地動儀的龍嘴里銜著的銅球有什么反應?
A.沒反應
B.被龍吞到龍肚里
C.掉到下面的銅蛤蟆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