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一年入學時:幼小銜接家長全程引導
- 大申爸
- 2667字
- 2019-12-20 15:21:37
02 怎樣開第一次家長會?
又假如有一位媽媽,她的孩子小學畢業,她作為過來人,來給你說小學階段教育的精髓。這樣的話,你的位置,就是那位新手媽媽的位置;小學畢業生媽媽的位置,就是你的位置:孩子都相差六歲。
這時候,若有人在旁邊看,就會看到,那位新手媽媽面對你的反應,就是你面對小學畢業生媽媽的反應!
你說的經驗心得,對那個新手媽媽,應該會有幫助。可是,到底有沒有幫助呢?這取決于新手媽媽學習間接經驗的能力。小學畢業生媽媽的經驗心得,對一位兩周后入學的孩子的媽媽而言,也應該會有幫助。可到底有沒有幫助呢?取決于入學孩子的媽媽,愿不愿意學習。
而第一次開家長會時,老師們做的經驗介紹,對我們教育孩子有沒有幫助,也取決于我們愿不愿意學習,怎么學習。
在這個家長會上,跟你說話的,可不是擁有教育過一個孩子的個別經驗的小學畢業生媽媽。在家長會上對你說話的,是一個曾經培養過千百個孩子,并且一直從事這種工作的人!做個不恰當的比擬,這相當于一個親手養育過一千個孩子的媽媽(這一千個孩子都是六歲到十二歲這個年齡段的),把她養育經驗的精髓,說給你聽!
而且這個養育過一千個孩子的“媽媽”,她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個養育過一千個孩子的“媽媽”,把她們養育經驗的精髓,傳授給她了!當她第一次接手一個班級,第一次踏上講臺的時候,就開始了印證前輩經驗的旅程。她在家長會上,把印證了的經驗,加上她自己的感悟,一股腦,說給你聽—說給一個新晉的小學生家長聽。
這么看來,這個家長會,實在是金貴。
可是,很多很多家長,真的不識貨,把真正的黃金,隨手丟在馬路旁邊。卻根據自己的猜測,根據別的什么人的只言片語,根據不知道有什么根據的“感覺”,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的家長跟著感覺走,沒能把孩子引導好;有的家長情形好一點兒,繞了一個大圈子,明白了,把孩子引導好了。當她的孩子六年級畢業,她想把自己的經驗精髓再傳遞給后面的家長的時候,無奈地發現:那些新手家長,又棄她的精髓如敝履……我們就是這么一代一代地走過來的。
說真格的,你需要為家長會做好準備,把真正的黃金帶回家。你需要準備:
第一個,錄音設備。你最好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全程錄音。
第二個,如果家里有攝像機,就用上吧。把整個家長會都拍攝下來。講話者的肢體語言,會傳遞給觀眾很豐富的信息,這是錄音做不到的。
請一定記得,在開家長會之前,把錄音設備—錄音筆、手機、攝像機等充好電。備用電池也都充好電,要是用干電池,多備幾節。墨菲定律一定會起作用的:只要可能出錯的就會出錯,并且在最關鍵的時候出錯。大申爸就遇到過兩次,錄著錄著,電沒了,干著急。
這些錄音錄像設備,開家長會的時候,你把它打開,錄著就行了。

開過家長會的家長都知道,在會場上,每個家長都有感觸:我要做這個,我得做那個。上邊老師講什么話題,下邊他就感覺到:這個重要,我得去做。
老師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要,他覺得要養成自己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老師講識字重要,他覺得要趕緊買識字書,教孩子識字。可是呢,光“覺得”沒用,“覺得”形成不了行動。
客觀規律是什么?一個人,他想做一千件事情,到頭來,他一件事情都不會做;如果他只想做一件事情,他很有可能做成功。如果是高手,他只想做兩件事情,他有可能做成;如果誰想同時做三件事情……“三件”和“一千件”是一回事,到頭來,什么都做不成。
大申爸很清楚,這客觀的規律,在自己身上也一定是起作用的。所以,每一次開家長會,大申爸只有一個目標:在家長會上想好,我接下來的一個學期中,做好哪一件事情,就一件事情!
家長會反饋
大申爸:迅雷爸,能否簡單說說開家長會的觀感和所得?
迅雷爸:
(1)校長的講話很實在,會后班級群里有媽媽用“聽得心潮澎湃”來形容。校長講話就談兩個問題:一、咱們學校要培養什么樣的學生;二、如何培養。
(2)班主任的講話很具體。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開頭就告訴所有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老師和班級的是非,有問題老師是隨時歡迎溝通的,這樣才有利于家校互動、有利于教育好孩子。其次,就是解釋一些家長擔憂疑慮的問題,如分座位等。最關鍵的是,說到一年級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
班主任也談到了家長來電,來信息她如何回復的問題。
大申爸:家校互動,這是一個關鍵詞。大申爸叫做“家校聯動”。小孩子接受能力超強,可塑性極大。教育好孩子,就那么幾點。不管是誰談,都一樣。既然大家都這么說,家長要重視,自覺地按照前人們總結出來的規律去做。咱們落實到每天的“做”上。迅雷爸,不介意的話,分享一下當時自己的感想?
迅雷爸:這個學校非常強調閱讀氛圍的形成,每個班的教室里都設圖書欄、圖書角,校長還強調,家長在網上或出差途中見到好書,認為適合自己孩子看的,可以買給自己的孩子看,看完后交給學校,學校給報銷書費。
校長還說了,學校里面永遠不辦商店和小賣部。三年前就有人跟他說了,只要學校50 平方米辦個小超市,每一百學生他就每年給學校交10 萬元,但學校堅決不干,并立此規矩。
所以大申爸要俺談當時的感想,就是覺得,咦,這個校長還挺有教育理想的。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孩子在這個學校學習,至少有學習氛圍,這個學校的風氣不錯。
開班級家長會的時候,班主任特別對家長交代了,中秋、教師節都快到了,不要給老師送禮,學校有嚴格規定。
什么時候可以給老師送禮呢?就是在你的孩子已經不在這個班上學了,或者畢業了,如果你感恩老師,那時可以送禮,這個學校不管。老師不能收她正在教的孩子家長的禮物,這個學校管。
這個,也加強了我對學校的好印象:風氣正、管理嚴。
大申爸:這個大贊!校長這么講,給他豎兩個大拇指!老師好,比不過學校的管理好。
迅雷爸:是的。第二節課后學校給準備了小蛋糕,所以大申爸提到的家長輪流組織“間食”的問題,也不用家長考慮了。
學校教室外走廊上的電視,這些天一直在放教小一新生疊被子、穿衣服的示范片。總之,感覺學校在管理上,想到了很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