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口才藝術與溝通技巧
- 楊蘇北
- 1075字
- 2019-11-29 22:32:17
前言
人是群居動物,每個人都是社會群體中的一員,為此,人的性質很特別,具有雙重性和矛盾性。人的第一個身份是孤獨的旅行者,第二個身份則是需要與同類抱團取暖的生命個體。當這種矛盾性在人身上得以綜合呈現時,人常常會感到困惑。然而無論如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都是不可缺少的。
新生兒從呱呱墜地開始,就在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關愛下成長,為此他們變得具有很強的依賴性,他們甚至認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整個宇宙都是圍繞自己轉的。當然,這完全是個錯覺。隨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終有一日他們會離開父母的保護和照顧,要獨自去面對社會,承擔起生活的責任,他們就不可避免地要融入到人群之中,并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孩子從六歲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學習知識的增加和學習方式的改變,而是他們再也沒有老師和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同時還要學會獨立和如何與同學相處。對于孩子而言,這當然是一個難關。如今有很多教育家都提出幼兒園升小學對于孩子是至關重要的人生時刻,遠比升高中、考大學更重要,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那么,如何引導孩子學會與人相處,如何教會孩子與人溝通,就成為明智父母的當務之急。
生活中,有些父母覺得現在孩子還小,不需要考慮太多的人情世故,不得不說,父母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因為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不是人情世故,而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必須要具備的一種能力,也是他們成長的必然經歷和階段。而人際交往主要是以溝通方式進行的,如果孩子不會溝通,不擅長溝通,必然會陷入社交的困境。為此,父母就要有意識地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要給孩子做好榜樣,給予孩子更好的語言示范,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使其在人際交往中有更好的表現。
語言,是思想的外衣,是心靈交融的橋梁,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了解他人、表達自己的方式之一。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此外,父母還要引導孩子學會傾聽,不要誤以為口若懸河就是善于溝通,只有學會認真傾聽,才能更多地了解他人,也才能以尊重和認可的態度打開他人的心扉,讓溝通變得更加順利,做到事半功倍。
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不要覺得溝通是無所謂的事情。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一切的社交活動都需要以溝通作為媒介。當然,溝通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心,要有一顆真誠的心。
一個孩子可以不用口若懸河,但是要做到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內心,也要能借助語言和其他媒介等了解他人,呈現自己,與他人之間有更多的共鳴。這個世界的溫度來自很多地方,其中一個重要的來源就是語言的溫度。“我口說我心”,這是一種多么美好的、值得憧憬的人生境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