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重讀《桂花雨》
隱地
端午節放假,在家重讀《桂花雨》和《煙愁》。
《桂花雨》是琦君出版于1976年的書,至今已接近半個世紀。
世事變化如棋、如球,一剎那間,棋局已變,球場風云更是詭譎,一球之差,輸贏互換。
所以,一般人總認為,三十多年前的書還有什么好看,早已過時。然而當我一旦打開,立即又一次被迷進琦君式純樸又風趣的文字世界里。
“我邊走邊搖,桂花飄落如雨,
地上不見泥土,鋪滿桂花,
踩在花上軟綿綿的,心中有點兒不忍。”
多么美麗的意象,繁花大地,散發著清香,于是她父親吟詩,母親做桂花鹵,過年時拿來做糕餅,平時和在茶葉中泡茶。
琦君的世界,就是一溫柔敦厚的東方世界,和樂、溫暖,像母親織的毛衣,永遠讓人覺得感動。
兒時的記憶,永遠會留在我們心中。讀琦君的書就像回到兒時,她的文章隨處都洋溢著一片真摯樸實之情,懷舊、抒情……
每每都能觸動我們心中的柔情。
多年前和妻子貴真到紐約看小兒子書品,曾開車路過新澤西,多么想去看望她,但一想到她八十多歲年紀,如果看到我們三位不速之客,一定會張羅吃喝,實在于心不忍,回來之后格外對她思念。
想到每次我出詩集,她總會寫信來一字一句和我討論如何把詩寫得完美。
她是學舊詩詞的,卻從不排斥新詩,而且一直說臨老也要嘗試,總希望自己也能出版一冊新詩集。
散文家思果形容琦君的散文,像“落花一片天上來”,亮軒則說琦君作品有“流不盡的菩薩泉”,這種美善兼而有之的情真意切散文,如今真的不容易讀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