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整理古籍和古碑

自民二以后,我常常見魯迅伏案校書,單是一部《嵇康集》,不知道校過多少遍,參照諸本,不厭精詳,所以成為校勘最善之書。其序文有云:“……今此校定,則排擯舊校,力存原文。其為濃墨所滅,不得已而從改本者,則曰字從舊校,以著可疑。義得兩通,而舊校輒改從刻本者,則曰各本作某,以存其異……”并作《逸文考》《著錄考》各一卷附于末尾,便可窺見他的工夫的邃密。

老實說,魯迅對于漢魏文章,素所愛誦,尤其稱許孔融和嵇康的文章,我們讀《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而已集》),便可得其梗概。為什么這樣稱許呢?就因為魯迅的性質,嚴氣正性,寧愿覆折,憎惡權勢,視若蔑如,皓皓焉堅貞如白玉,懔懔焉勁烈如秋霜,很有一部分和孔嵇二人相類似的緣故。

此外,魯迅輯錄《謝承后漢書》,尚未印行。《會稽郡故書雜集》已說在前。又,搜輯并考證歷代小說史料,計有《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小說舊聞鈔》三部,是他的《中國小說史略》的副冊。搜羅的勤劬,考證的認真,允推獨步。近年來研究小說者雖漸次加多了,宋以后的史料雖有新獲了,但是搜輯古逸之功,還未見有能及魯迅的呢。

至于魯迅整理古碑,不但注意其文字,而且研究其圖案,已略述于前章。即就碑文而言,也是考證精審,一無泛語,如《南齊呂超墓志跋》便是一例。這篇跋文,全集中未經收入——其實,魯迅的漢魏六朝石刻研究,書未完成,故不付印。我知道呂超墓志石出土以后,經年即為舍親顧鼎梅所得,藏在杭州,舍親范鼎卿及魯迅均有跋文,考證詳明,兩人不謀而合。鼎梅曾將這兩篇跋文付石印,因即馳書商索,承其寄示,不禁狂喜。志文十五行,每行十九字,可釋者僅僅百余字。現在先鈔可釋之字,后錄魯迅所撰全文如下:

□□墓志

故龍□將軍隋郡王國中軍呂府君諱超□□□

□東平人也胄興自姜奄有營北飛芳□□□□

□□□□□因官即邦今居會稽山陰縣□□□

□□□□□□令譽早宣故孝弟出于天性□□

□□□□□□風猷日新而尌有期舂□□□

□□□□□歲在己巳夏五月廿三日□□□□

□□□□□一年冬十一月丙□□□□□□□

□□□□□同錄中軍將軍劉□□□□□□□

□□□□金石□志風烈者□□□□□□□□

□□藹藹清猷白云排岫出□□□□□□□□

□□嘉□知□應我□□□□□□□□□□□

□□□□其□春□□□□□□□□□□□□

□□□□□□□□□□□□□□□□□□□

□□□□夕悄松□□□□□□□□□□□□

魯迅跋文

呂超墓志石,于民國六年出山陰蘭上鄉。余從陳君古遺得打本一枚,以漫漶難讀,久置篋中。明年徐?孫先生至京師,又與一本。因得校寫,其文僅存百十余字,國號年號俱泐,無可馮證。唯據郡名及歲名考之,疑是南齊永明中刻也。按隨國,晉武帝分義陽立,宋齊為郡,隋為縣。此云隋郡,當在隋前。南朝諸王分封于隨者惟宋齊有之。此云隋郡王國,則又當在梁陳以前。《通鑒目錄》,宋文帝元嘉六年,齊武帝永明七年,并太歲在己巳。《宋書·文帝紀》,元嘉二十六年冬十月,廣陵王誕改封隋郡王。又《順帝紀》,升明二年十二月改封南陽王翙為隨郡王,改隨陽郡,其時皆在己巳后。《南齊書·武帝紀》,建元四年六月,進封枝江公子隆為隨郡王。子隆本傳云,永明三年為輔國將軍,南瑯琊彭城二郡太守,明年遷江州刺史,未拜,唐寓之賊平,遷為持節,督會稽東陽新安臨海永嘉五郡東中郎將,會稽太守。《祥瑞志》云,永明五年,山陰孔廣家園檉樹十二層,會稽太守隨王子隆獻之,與傳合。子隆嘗守會稽,則其封國之中軍,因官而居山陰,正事理所有。故此己巳者,當為永明七年。五月廿三為卒日。□一年者,十一年。《通鑒目錄》永明十一年十戊寅,十二丁丑朔,則十一月為戊申朔,丙寅為十九日,其葬日也。和帝為皇子時,亦封隨郡王,于時不合。唐開元十八年己巳,二十一年十一月丙寅朔,與志中之□一年冬十一月丙寅頗近,然官號郡名,無不格迕,若為遷窆,則年代相去又過遠,殆亦非矣。永明中,為中軍將軍見于紀傳者,南郡王長懋,王敬則,陰智伯,廬陵王子卿。此云劉□,泐其名,無可考。□志風烈者云以下無字。次為銘辭,有字可見者四行,其后余石尚小半。六朝志例,銘大抵不溢于志,或當記妻息名字,今亦俱泐。志書隨為隋,羅泌云,隨文帝惡隨從辵改之。王伯厚亦譏帝不學。后之學者,或以為初無定制,或以為音同可通用,至征委蛇委隨作證。今此石遠在前,已如此作,知非隨文所改。《隸釋·張平子碑頌》,有“在珠詠隋,于璧稱和”語。隋字收在劉球《隸韻》正無辵,則晉世已然。作隨作隋作陏,止是省筆而已。東平本兗州所領郡,宋末沒于魏,《南齊書·州郡志》,言永明七年,因光祿大夫呂安國啟立于北兗州。啟有云“臣賤族桑梓,愿立此邦”,則安國與超蓋同族矣。與石同出垅中者,尚有瓦罌銅竟各一枚。竟有銘云“鄭氏作鏡幽涑三商幽明鏡”十一字,篆書,俱為誰何毀失。附識于此,使后有考焉。

以上是魯迅跋文,考證工夫邃密如此!

范鼎卿跋文也很是詳贍,以史志互證,確定呂超的時代及卒葬月份,和魯迅所考全同。范跋有云:“文內有中軍將軍劉□□,其名已泐,當為撰志之人。今就精拓石本細審之,劉字下尚有玄字之筆道可辨。考《南齊書》有劉玄明者,臨淮人,為山陰令,大著名績,附傅琰傳。《南史》載劉玄明為山陰令,政為天下第一,終于司農卿。蓋呂超為山陰人,玄明曾宰是邑,與超有舊,故于葬時為之撰志,而其時玄明已任中軍將軍,未幾殆即改官司農矣(中軍將軍與司農卿,官秩并為第三品)。夫呂超為故鄉人物,而撰文者又屬前代名宦,則此志之可貴為何如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沭阳县| 湘潭县| 汾阳市| 会理县| 夏河县| 读书| 韩城市| 礼泉县| 福泉市| 清远市| 垫江县| 阿坝县| 竹山县| 白山市| 巨鹿县| 巧家县| 柏乡县| 江安县| 信丰县| 大厂| 南昌县| 扶风县| 灵山县| 冀州市| 抚州市| 上林县| 白沙| 赤峰市| 东阿县| 德阳市| 兴隆县| 贡山| 泉州市| 宜阳县| 阳西县| 德保县| 兴安县| 莲花县| 通榆县| 舒兰市| 敦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