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又一個深夜,兄弟倆一個坐著一個躺著,軒軒在數星星,馬亮在唱歌。
“哥哥。”軒軒數到一半停了下來:“你是不是很想你媽媽呀?”
馬亮愣了愣,有些答不上來。
說想吧,也是真的想,說恨吧,也是真的恨。
如果不是那個女人的離開,我們家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
對于馬亮來說,年幼時媽媽的離去是他至今無法抹平的傷,他無法理解媽媽的離去,也無法理解父母整日的爭吵,他也從未想過媽媽為什么要離去。
但是最終離開的是她,導致家庭支離破碎的也是她,馬亮就會把錯都歸在媽媽一個人的身上。
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里似乎就充滿著吵鬧與爭執,爸爸媽媽兩人每天都勢如水火,無法相融,媽媽總是嫌棄爸爸沒本事,爸爸總是說媽媽不給他面子。
這場爭斗直到那個陰雨天才草草結束,以媽媽的離去為閉幕。
母親是從四川遠嫁而來的,離開家后便回了老家,后來馬亮還獨自一人去找過媽媽,在大房子里跟著媽媽一起住了一段時間,期間極力勸她回去,但最終統統失敗了。
以母親的再嫁告終。
母親和那一家人曾經也挽留過馬亮,說會好好照顧他,被馬亮干脆利落的拒絕了,少年一個人離開了四川,回到了農村的小土房,但他和爸爸說不上話,至于姐姐,在媽媽離開過后,她變得更為的壓抑。
馬亮受不了這樣死氣沉沉的家了,選擇了一個人離開,原本四個人的家,最終只剩下父女兩人默默的守著宅子,沒有中秋,沒有春節,從此以后的每一個節日都將與他們無關,那是屬于別人的狂歡。
只有在清明時分,父親會去象征性的燒一些紙,給馬亮都叫不出名字的人。
其實后來在流浪的時候,馬亮有再次偷偷的去過四川,也遠遠的關注過母親,她又生育了一個小弟弟,一家人熱熱鬧鬧的過得很幸福,馬亮還見到了以前似乎從未見過的媽媽的笑,神色復雜。
再后來,馬亮便悄然離開了,并發誓這輩子再也不會來四川了,這兒是他的傷心地。
“哥哥?”
“啊......”思緒被打斷,馬亮回過神來:“怎么,你不想么?”
“不想。”搖了搖頭,軒軒絲毫沒有猶豫。
“為什么?”馬亮有些好奇。
“她都不想我,我干嘛想她?”軒軒的理由異常簡單,思路清晰且有理有據,令馬亮無從反駁。
“你怎么知道她不想你呢?”
“她過的好著哩!”軒軒用一種從未有過的語氣說著:“每天都有好吃的好喝的,她想我做什么?她連電話都不給我打一個!”
見他情緒有些激動,馬亮趕緊打住:“那你爸呢?”
“我爸...”軒軒頭一歪,思索了一下:“他說再過幾十天他就回來了。”
“你怎么知道的?”
“他打電話跟我說的!”軒軒掰了掰手指頭,但又有些數不清楚:“唉我也好幾天沒記了,記不得還有多久了!”
“你爸怎么不一直在你身邊照顧你?”
“他要照顧弟弟啊。”
“你還有弟弟?”馬亮以為他們家只有一個妹妹呢。
“對啊,爺爺說,爸爸又找了一個女人結婚,還給我生了個弟弟。”
“你見過那個弟弟嗎?”
“沒有。”搖了搖頭,軒軒揪了一根草:“爸爸很少來,來也是一個人來,我跟他說帶弟弟過來一起玩,他說弟弟還小不能到處亂跑,沒答應。”
摁在他亂糟糟的小腦袋上揉了揉,馬亮有些低沉:“睡覺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