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鳴鏑初獵(三)

風青云吩咐識字的金剛妹子,將這些火焰文字記錄下來,并把大概意思解釋給滿懷敬畏的族人。隨后朗聲宣布道:

“俺從先祖、天地和神明賜福中,領悟出神界獵弩的煉制秘法。用咱們部落能夠找到的材料,模仿神界獵弩,煉制成了你們每個人手中的玄羊勁弩。

這玄羊勁弩本身,就是先祖、天地和神明,假我之手給予你們的恩賜。使用它所射出的每一支骨矢、射殺的每一頭獵物,都是對先祖、天地和神明的一次禮贊。所以,作為使用者,你們人人都配得上,擁有屬于勇士的榮耀!

待會兒,你們每人分別從恩賜文字中,選取兩字作為勇士之名。我會將其煉刻在你專屬的弩具上。從今往后,你所獵殺的每只猛獸和每個敵人,都將記錄在此名下作為功勛;當你故去,后代族人會銘記你的勇士之名,懷念你曾經為部落所建立的功勛和榮耀!

現在,‘煉刻勇士之名儀式’正式開始,按年齡大小依次上前選名。半個時辰后,俺們結束儀式,繼續前出圍獵。”

……。

成套組合式大忽悠法再顯神效。

雖然由于身處野外,族人們不敢像風青云那樣,傻里吧唧地高聲大嗓。但每個人都不免被鼓動得臉色漲紅、眼神發亮。

風青云渾不知自己犯下了狩獵大忌,而其他族人則誤以為少族長如此高聲,乃是真勇者無所畏懼的表現。幸虧此地離溶洞口還不算太遠,否則這番折騰引來的野獸,就足夠圍獵隊伍好好喝上一壺了。

“參謀本部”三位高參首先上前。金剛妹子終于夙愿得償,興奮到無以復加。她選取排在第六位的“盈昃”為名。

摩挲著風青云隨手煉刻于弩具上的所謂“勇士之名”,新鮮出爐的金剛妹子伏盈昃,嘿嘿,嘿,嘿嘿,……,好一通傻樂,怎么也停不下來。

“伏大老”選的是排第七位的“辰宿”,取名伏辰宿;“伏小老”卻不喜歡第八位“列張”,而是選了第九位的“寒來”,取名伏寒來。

他們三個根本不用商量,便有志一同留下前五位的名字未選。那是留給族里五個癱瘓老家伙的。……

風青云好整以暇,一面隨手煉刻著族人們的“勇士之名”,一面向三位高參套問狩獵常識。

根據“狩獵行動參謀本部”三位高參,生動詳實的狩獵背景介紹(其實在那三個人看來,就是隨便瞎聊)。風青云才知道,作為實力偏弱的“十里小部”,有伏部落狩獵路線基本上只有一條。就是從溶洞口正向直行到六里外,那條野獸經常聚集飲水的清溪。

而部落里女子們日常采集果實和根莖的范圍,則限制在溶洞口附近三里之內。

尤其是從早先三階祭壇失效后,這最近十五年間。有伏部落日常活動范圍,從未超越過那條清溪,還真是名副其實的“十里小部”。

部落里唯一真正走出過外界,見識過所謂“大世面”的,恰恰只有原本離開部落出走,被人煉制成“傳信傀儡”的“貪心二貨”。也就是風青云他自己。

有伏部落獵手們以前狩獵,都是隱藏在距離那條清溪三十余尋(80米左右)外,一座斷崖式的高坡上。每次狩獵往往總要耗費大半天、甚至一整天的功夫。

因為無論是實力強大的食肉猛獸,還是實力偏弱但數量眾多的雜食獸群,他們都惹不起。只有運氣好,等到有落單,或者三兩只小獸前來飲水的空檔。他們才會用獸筋長索,從斷崖處悄悄綴下,群起圍堵。

整場狩獵真正危險之處,并非來自與這些被圍堵獵物的正面撲殺。而是來自于狩獵成功之后。

獵物或者族人傷口處所流鮮血,總會很快就引來貪婪的食肉猛獸。所以拖帶獵物回返溶洞這段歸途,才是要命的生死競速之路。

特別是在前任族長,僅剩的強橫“御獸勇士”伏崖死后。這條歸途,儼然變成了真正的死亡之路。想要不用死人便把獵物帶回去,根本就是奢望。

……。

待到“煉刻勇士之名儀式”正式結束。

全體出獵族人好像都被打了興奮劑,明明老弱婦孺一大群,卻偏偏每個人都膽粗氣壯到不得了。背上刻著自家名字的玄羊勁弩,仿佛各種長效增益Buff數十重已然加載成功。

狩獵行動繼續,大隊躡足緩進,哨探潛蹤疾行。

小半個時辰后,前行哨探族人回報,清溪旁此刻正在飲水的,有十二只巖牛、五只青背刺角駝和七只赤鱗矮馬。倒是不見食肉猛獸,可雜食野獸數量太多,建議大隊暫時停駐高坡下等候。

風青云仔細考慮后,決定聽從建議。他讓大隊族人停在高坡下,自己帶著“參謀本部”上去,先瞧瞧情形再說。

一路矮身蹲伏著爬到高坡頂端,縱目向下看去。風青云便明白,為什么有伏部落獵手們,每次都潛藏在坡頂,還能夠屢屢得手的原因所在。

這座高坡,上來的這面是緩坡,人可通行無礙;而正對清溪那面,則是直上直下、高達十余尋(30米左右)的斷崖。

野獸嗅覺大都比人靈敏得多。但這座斷崖和地面之間的高度差,基本上能夠確保,即使風向不利,從斷崖吹往清溪那邊。由于空氣本身具有熱上冷下特性。潛伏族人身上的味道,也只會從清溪上方飄過,不會被地面上的野獸輕易察覺到。

有伏部落族人們,或許并不十分清楚其中原理。但這不會妨礙他們發現,這里是最佳隱藏待機地點。

三十余尋(80米)外下方,一條只有七、八步寬的清澈溪流,蜿蜒著橫過眼底。

三個涇渭分明的野獸群落,從左到右依次排布在溪邊,正自暢快淋漓飲水嬉戲。

左側,是五只脊背上長著厚厚甲質的單峰駝。一尋(近3米)多高、兩尋(近6米)多長,體型已經很接近顯生宙后期,地球上的亞洲象了。

中間,是七只全身生滿火紅色鱗片的矮馬。說是矮馬,其實肩背處也有近一尋(近3米)高。馬身滾圓墩厚,四條馬腿倒是的確比顯生宙后期,地球上的馬要短,但同時也更為粗壯,顯得格外健碩有力。

右側,則是十二只當之無愧的龐然大物,巖牛。身上甲皮長成一塊塊,如同灰色巖石樣的紋路。體型普遍高達三尋(8米)以上,身長接近八尋(20米),個個都像是座正在行走著的小山丘。

風青云小心翼翼觀察片刻,縮回頭往下爬出幾步,跟三位高參以極低的聲音商量起來。

有玄羊勁弩在手,此時能帶給有伏族人的最大優勢就是,不用再綴下斷崖,隨時可對獸群發起偷襲。

弩矢的威力,自然是距離目標越近越強,對于有效射程最差都在一百五十尋(400米)以上的玄羊弩來說,三十余尋(80米)已經算是超近距離。再加上身處斷崖頂部,根本不用害怕野獸被射傷后瀕死反撲。

三位高參意見出奇的一致,這樣都不敢搞上一家伙,那肯定得算是有伏部落虧了!

干,是肯定得干,問題在于,究竟怎么干?

五十幾具玄羊弩,一輪射擊當然射不死這么多大家伙。但身在斷崖之上,安全倒是安全,可獸群受驚后四散狂奔,根本無法追擊圍堵。這就意味著,必須充分利用好僅有的一輪射擊機會。

如何把握機會,盡可能擴大戰果是個問題;而有了戰果之后,不管大還是小,如何把這些戰果盡快運回去,還能盡量少死人,則是個更重要的問題……。

正所謂:“未曾登舟,需先安落水之計。”

在玄羊勁弩帶來的遠距離偷襲優勢下,此行圍獵定有收獲。區別只在于收獲大還是小。

既然如此,依照風青云向來小心謹慎的大齡圖書館宅男性格。他此時關注重點,便立刻從如何擴大收獲,轉向怎樣將收獲方便迅捷地運回溶洞。

要知道按照那三位高參所說,他們以前捕獲到獵物之后。都是就地取材,用粗壯樹枝搭成簡易木頭架子。將獵物用獸筋捆在木架子上,后端垂地,前端由兩、三人扛在肩上向前拖行。有時候捕獲的獵物體型較大,木架子甚至需要五、六人才能拖動。

這樣原始簡陋的運輸方式,不但速度緩慢,而且還需要擠占大量人力。僅有一只獵物還好說,要是獵物多了呢?

風青云完全能夠想象:一群部落獵手,護衛著緩慢拖行的木頭架子,與沿途一波又一波來襲的猛獸,奮力抗爭不休……。

如果沒有實力強橫的“御獸勇士”同行,這樣運送獵物,就等于是在拿族人的血肉,去換取獸肉。

更何況,以巖牛那等巨大體量,一只便有千鈞(30000斤,合15噸)以上的重量。五十多個老弱,全都跑去拖木架子,也未必能夠順利拖動。而且,到時候誰來在周圍沿途防護呢?

所以,若不能事先解決好運輸問題,再多收獲也沒用。最多帶走兩三只體型較小的獵物,剩下無論還有多少,都只能白白扔在原地,便宜給其它猛獸。

說到運送方式,減小摩擦力的最便捷方式,就是由滑動摩擦,改為滾動摩擦。這需要用到輪子,或者近似于輪子類的東西。

當然,木制車輪就甭想啦。工藝復雜且不說,承重力也很有限,根本無法滿足需求。至于橡膠輪胎?即使六合蠻荒有橡膠樹這種資源存在,風青云也沒那個本事,馬上拿樹膠制作出輪胎來。

但隱生宙時期的六合蠻荒,好歹也還是在地球上。雖然與顯生宙后期的地球相比,生態差異肯定很大。可會不會,恰好有類似車輪之類的替代品呢?

或許沒有,然而不問問看,又怎么能知道呢,對吧?

圓滾滾的、很有彈性、輕易還壓不扁的……。“狩獵行動參謀本部”三位高參,在風青云強烈要求之下。開動腦筋、冥思苦想:

“少族長說的,這他娘到底是個啥玩意兒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充县| 漠河县| 鄂尔多斯市| 浦江县| 滨州市| 贺州市| 郑州市| 漳平市| 濉溪县| 芜湖县| 太仆寺旗| 镇坪县| 长顺县| 晴隆县| 东兴市| 平邑县| 拉萨市| 黔西县| 洛扎县| 商河县| 布尔津县| 永年县| 寿光市| 平谷区| 房产| 新乡县| 三河市| 尚志市| 平利县| 包头市| 治县。| 咸宁市| 英山县| 九龙城区| 西峡县| 夏河县| 乌鲁木齐县| 沾化县| 岳阳县| 昭平县|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