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跨平臺APP:jQuery Mobile移動應用實戰(第2版) (跨平臺移動開發叢書)
- 李柯泉
- 2784字
- 2020-11-28 23:45:41
1.1 如今的移動行業
2009年的夏天,筆者擁有了平生第一部安卓手機,當時選擇它是因為它給了已經厭倦塞班的筆者另外一種選擇。那時候誰都無法想到移動產業會發展到如今的狀態。
1.1.1 手機和平板的世界
在2007年1月9日
舉行的MacWorld上,Apple公司發布了一款名為iPhone的智能手機(圖1-1為2007年發布的第一代iPhone),筆者認為,這是移動手持設備崛起的一個開始,因為是它讓觸屏智能手機的形象開始深入人心,也是它改變了用戶使用手機的方式,讓用戶以一種觸摸的方式享受流暢的操作體驗。

圖1-1 2007年發布的iPhone
但自始至終,蘋果手機的價格都是昂貴的,現在是,過去也是。以至于它制造了巨大的影響力,引領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諾基亞的霸主地位已經不再。實際上當時的手機市場主要還是以外觀為賣點,尤其是非智能手機市場。
2007年11月,Google與其他84家廠商聯合完成了一款基于Linux的開源操作系統,并將它命名為Android,第一款Android手機在第2年10月發布,這就是由臺灣宏達電(也就是HTC)生產的Dream,也就是論壇上常說的刷機神器G1(圖1-2為HTC G1)。也正因為如此,雖然Google在2011年收購了摩托羅拉,但是在絕大多數用戶心中HTC才是安卓最正統的繼承人。

圖1-2 HTC G1 Dream
這款手機當時的售價也不菲,畢竟是要與iPhone相抗衡的產品。這款手機沒有配備藍牙,同時軟件也比較少,在當時還受過不少嘲笑。畢竟那時候還是諾基亞大放光彩的時代,其強大的娛樂性能不知道超越了G1多遠。但是后來一款真正能夠與蘋果抗衡的手機誕生了。
移動設備的另一個里程碑就是2009年發布的HTC G3(Hero)。在該機上Android第一次支持了Flash并且具備了比較高的配置(至少在不玩大型游戲的情況下能夠保證日常使用),而且3.2英寸在當時絕對算是超級大屏幕(圖1-3為HTC G3)。

圖1-3 HTC G3 Hero
很快安卓得到了用戶的認可,2010年1月,谷歌推出了Nexus One,512MB的ROM與RAM在那時比現在的八核還要震撼,3.7寸的屏幕在當時也令人感到驚訝(圖1-4為谷歌Nexus One)。

圖1-4 谷歌Nexus One
正是在這之后,用戶開始向往擁有一款安卓系統手機,可惜作為谷歌的“親兒子”, Nexus One的性能并不給力,陀螺儀甚至話筒等部件頻頻出現bug,以至于最終只被當作開發工具來使用。
在這之后的一年內涌現出一大波神器級別的手機,如Samsung I9000、MOTO Defy以及HTC為彌補Nexus One的不足而設計的G7 Desire,還有性價比無敵的G8 Wildfire。這些手機如今很難再吸引用戶的眼球,但是在那個時代,它們所帶來的誘惑永遠會被人們記住。
2011年8月6日,小米公司推出了它的第一款小米手機,這是第一款由我國獨立生產卻可以在中高端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的手機(圖1-5為小米一代)。

圖1-5 小米1S
注意
請讀者記住這一天,這也是MIUI發家的歷史,我相信對各位開發者也有非常巨大的激勵作用,同時小米由軟件推廣硬件的做法也極具借鑒價值。
時間跳轉到2012年8月30日,這一天發布了一款里程碑性質的手機Samsung Note 2,它大膽采用了5.5英寸的Super AMOLED魔幻屏,另外直接打包了三星定制版的果凍豆系統。這款手指直接促成了三星系列從Galaxy到Tab等產品的成功,如圖1-6所示。

圖1-6 三星Note 3
這幾年手機行業發展的如火如荼,手機品牌也發生了大的變化,小米手機從1代已發展到目前的5代,華為步伐緊跟,成為Android陣營國產手機中的佼佼者,還有魅族、OPPO、VIVO、錘子等。手機行業可為百家爭鳴。三星手機在這場角逐中地位逐漸下降。表1-1所示為近幾年的部分安卓手機配置表。
表1-1 近幾年來的部分安卓手機配置表

通過該表可以發現手機發展的一些趨勢:
● 屏幕越來越大,像素越來越高。最初的3.7英寸就可以稱之為巨屏,如今5.0英寸已經淪落為“標配”;320×480的分辨率就被用戶稱贊畫質細膩,如今經常可以見到1080P的IPS屏幕,這不得不說是技術發展的必然。
● 配置越來越高,雖然表中沒有列出RAM、ROM等數據,但是單從CPU這一項就可以發現手機的配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質化比較嚴重,如果說最初MOTO總能利用鍵盤做文章,搞出些像“后空翻”這樣的小把戲,那么如今的手機設計越來越千篇一律,但是不這樣又能怎么樣呢?僅觸控這一點就決定了目前的智能手機只能是一個機身加一塊屏幕,也難怪用戶抱怨手機沒有新意了。●
除此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品牌——蘋果(圖1-7),沒有被筆者提到,并不是說它不重要,而是由于它實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沒有讀者會忽略它的變化。它的屏幕也在變大,CPU也在變強。2016年9月8日,蘋果發布了最新款的iPhone 7和iPhone 7 Plus,攝像頭分辨率高達1200萬像素。

圖1-7 iPhone 7
綜上所述,手機的性能不斷增強,說明用戶對手機有極大的需求,因此與手機相關的行業將擁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手機的性能不斷增強使得手機可以支持更加強大的運算處理功能,因此可以運行更加強大的軟件、更加絢麗的特效,同時也需要更多的開發人員來滿足這一需求。
1.1.2 移動互聯網的神話
上一小節提到了手機硬件的發展加大了對軟件的需求,那么是不是真的這樣呢?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移動開發人員是很有可能一夜暴富的,中國移動開發者社區有比較火的一款應用《3D終極狂飆2》,在改成內置付費之后,平均每個用戶支付11.2元,開發者以此實現了“月入百萬”的目標,如圖1-8所示。

圖1-8 中國移動開發者社區為《3D終極狂飆2》開設的專區
再看看招聘市場,優秀的移動應用開發人員更是供不應求,以“安卓”為關鍵字在某招聘網站上搜索,得到如圖1-9所示的內容。

圖1-9 搜索結果
除了以此作為正式工作,將移動開發作為一份兼職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未來的互聯網將是自由開發者的時代,因此各大平臺先后向個人開發者提供了API接口,使得他們可以方便地獲取需要的數據。另外,靈活而豐富的收益方式也是得出這個結論的重要論據。
舉一個例子,之前在CSDN上看到“智慧流程”舉辦的程序員大賽,赫然打出了“一名開發者+一個月=10萬元”的標語,再看大賽的介紹確實十分誘人,如圖1-10所示。

圖1-10 程序員大賽獎項設置
另外,還有近期比較受關注的華為“明日合伙人”創意作品大賽,如圖1-11所示,獎勵更是非常誘人,其主要面向學生群體。

圖1-11 華為“明日合伙人”官網的宣傳條幅
像Intel的移動應用大賽、聯想桌面產品創意大賽等各種比賽均是為了扶持個人開發者而設立的比賽,開發者可以依靠它們獲得強力的推廣宣傳以及高額的贊助與分成。如“墨跡天氣”就是中國移動第一屆MM移動開發大賽的獲獎作品。
提示
目前處于移動開發行業飛速膨脹的時代,各公司為了爭取人才不惜“千金買馬”,不但是為了更好地競爭,也是為了炒作。也就是說,只要能夠在這類比賽中嶄露頭角,“錢途”絕對不可限量。
但是,這并不說明移動開發是一個輕松的行業,在高額收入背后還存在巨大的挑戰。兩年前筆者還可以依靠在百度上搜索幾十張圖片并將它們打包成“美女壁紙欣賞”,或者是隨意下載一部小說經過簡單的封裝上傳到應用市場,每個月僅靠廣告流量就可以獲得一筆不菲的收入。后來隨著國內開發水平的普遍提高,再傳同類APP時,會由于該應用同質化嚴重而沒有通過審核。
對此,筆者得出兩點結論:
● 國內移動開發市場潛力巨大,對于有志于從事技術類職業的讀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 該行業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了適應競爭必須要不斷提高自己或者找到更有效的開發方式來提高開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