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細菌性肝膿腫

3.1 概述

● 常見致病菌為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糞鏈球菌、變形菌、假單胞菌等。

● 常見危險因素包括糖尿病、腫瘤、膽道疾病、憩室炎、克隆病患者,其他危險因素包括肝和胰腺腫瘤的侵入性治療(支架植入、括約肌切開、介入治療、酒精注射治療及射頻消融治療)。

● 50~60歲是高發人群。

3.2 感染途徑及常見病因(表2-4-1)

表2-4-1 肝膿腫常見病因分類

3.3 臨床診斷

● 臨床表現:發熱、寒戰、右上腹疼痛、惡心、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右胸痛。

● 實驗室檢查:外周白細胞升高、血沉、C反應蛋白升高,堿性磷酸酶升高,其他還有低蛋白血癥、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 微生物檢測為診斷肝膿腫的金標準,血培養及膿腫物培養可作為診斷及治療的指導。

● B超為肝膿腫首選的高敏感性檢查方法,B超下顯示圓形或橢圓形液性暗區或不均質回聲區;CT能顯示直徑0.5cm的病變并可進行治療性、診斷性穿刺。

● 與病死率增高有關的預后因素包括低蛋白血癥、貧血、尿素氮和肌酐明顯升高、多重細菌感染、胸腔積液、合并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及休克。

3.4 治療方法

● 抗生素治療是細菌性肝膿腫的一線治療方法,在獲得確切培養結果之前就應進行,可根據經驗選擇廣譜抗生素,覆蓋需氧菌及厭氧菌。建議靜脈應用抗生素2周后改為口服,總療程4~6周。

● 對于小于5cm的單發肝膿腫,通過穿刺膿液培養并應用敏感抗生素,單用抗生素治療可獲得治愈。

● B超或CT引導下經皮穿刺或置管引流術亦為治療肝膿腫的主要手段,盡可能有效引流控制細菌性肝膿腫的進一步進展。

● 當置管引流失敗,膿腫直徑大、多發性,位置不易穿刺或引流,同時伴腹腔內疾病、腹水或出血傾向患者需外科切開引流。

3.5 阿米巴肝膿腫及細菌性肝膿腫的鑒別(表2-4-2)

表2-4-2 阿米巴肝膿腫與細菌性肝膿腫的鑒別

(梁靜)

參考文獻

[1] ZHU X J, WANG S H, JACOB R, et al. 2011. A 10-yea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profiles, laboratory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of pyogenicliver abscesses in a chinese hospital [J]. Gut Liver, 5: 221-227.

[2] TENGKU S A, NORHAYATI M. 2011. Public health and clinical importance of amoebiasis in Malaysia: a review [J]. Trop Biomed, 28: 194-222.

[3] PANG T C, FUNG T, SAMRA J, et al. 2011. Pyogenic liver abscess: an audit of 10 years' experience [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7: 1622-16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西| 山阴县| 富源县| 泊头市| 华坪县| 海林市| 泽州县| 长丰县| 巨野县| 和田县| 宿松县| 梁平县| 东丰县| 枞阳县| 青海省| 皮山县| 库车县| 陆川县| 桦南县| 喀喇| 盈江县| 恩施市| 黔西| 安宁市| 赤峰市| 胶州市| 柯坪县| 闸北区| 兴义市| 永济市| 奉贤区| 永定县| 济宁市| 大庆市| 恩平市| 荔波县| 五家渠市| 内黄县| 乐昌市| 偏关县| 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