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
-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組編著
- 3121字
- 2021-03-12 19:18:37
第三節 激勵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
考點十二 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的理論基礎是激勵理論中的目標設置理論,如表1-6所示。
表1-6 目標管理

實施目標管理時可以自上而下來設定目標,但同時也包括自下而上地設定過程。這兩個過程應當是相互結合的。
各種資料表明,目標管理是相當流行的管理技術。在西方的大型企業組織中,包括民間和官方企業,有半數正在采用正式的目標管理制度,或曾經采用過一段時間。當然,并不能從目標管理的普及性推斷它的有效性。也有不少研究個案顯示,目標管理實施的效果有時候并不符合管理者的期望。不過,許多問題往往不在于目標管理本身,而在于其他因素,如對這種管理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缺乏高級主管的支持,無法或不愿意以目標達成率作為獎酬員工的依據等。
考點十三 參與管理
(一)參與管理的概念
參與管理是指讓下屬人員實際分享上級的決策權,如表1-7所示。
表1-7 參與管理

(二)質量監督小組
質量監督小組是一種常見的參與管理的模式。質量監督小組通常由8~10位員工及一名督導員組成,小組成員定期集會,比如通常每周一次,占用工作時間討論質量方面的難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然后監督實施。當然對于小組提出的各種建議,管理層有最后的決定權。而且成為小組成員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具備分析和解決質量問題的能力,還要擅長與他人溝通并宣傳各種策略。
(三)參與管理的具體應用
以下是參與管理在企業中具體應用的三個實例:
(1)新奇電子公司設在俄亥俄州的燈具廠里,工作人員不僅執行許多任務,而且承擔著許多原先屬于管理人員的職責。當工廠產品滯銷時,這些人員可自行決定減產,或把自己的一部分員工暫時解雇。
(2)美國西北航空公司曾實行這樣的計劃:允許作業人員對直接影響他們工作的決策有更多的發言權。在實施這項決定之后,僅機械工的生產力就大有提高,創造的價值合計達5000萬美元。
(3)美國一家大保險公司(USAA)的業務員每星期開一次討論會,商討如何提高工作質量和生產力,管理人員不僅傾聽他們的意見,而且對他們提出的許多意見予以采納。
從實踐看,原西德、法國、荷蘭及北歐等長期實施工業化民主的國家,以及日本、以色列、南斯拉夫等實施傳統的參與決策制的國家,參與管理都有很深的基礎。在美國,參與管理卻落后一些,原因是各級管理人員反對這樣的制度:與經理人分享權力,在觀念上與許多美國人的權威性格和階層意識相沖突。其實,越是居于高位的經理,越不容易接受參與管理的領導風格。
【例1-15】 關于參與管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2015年多選題)
A.若想成為質量監督小組的成員,需具備分析和解決質量問題的能力
B.參與管理有共同設定目標、集體解決問題、直接參與工作決策等形式
C.參與管理可以提供工作的內在獎賞,使工作顯得更有趣,更有意義
D.參與管理適用于任何組織和任何工作群體
E.參與管理可以讓下屬人員分享上級的決策權
【解析】ABCE 參與管理有時被推崇為治療士氣低落和生產力低下的靈丹妙藥,不過,參與管理也不是放之任何組織、任何工作群體而皆準的法則,選項D錯誤。
考點十四 績效薪金制
(一)績效薪金制的概念
績效薪金制指將績效與報酬相結合的激勵措施,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計件工資、工作獎金、利潤分成、按利分紅等。績效可以是個人績效、部門績效和組織績效??冃浇鹬频膶嵤┍仨氁怨健⒘炕目冃гu估體系為基礎??冃浇鹬频闹饕獌烖c在于它可以減少管理者的工作量,因為員工為了獲得更高的薪金會自發地努力工作,而不需要管理者的監督。
計件工資通過確定每件產品的計件工資率(每件產品的報酬),將員工的收入和產量直接掛鉤。按利分紅把薪酬和企業效益(利潤)聯系在一起,分紅既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股權。
績效薪金制同期望理論關系密切。期望理論認為如果要使激勵作用達到最大化,就應該讓員工相信績效和報酬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而績效薪金制就可以使員工的報酬與其績效直接掛鉤。實踐證明,績效薪金制可以提高激勵水平和生產力水平。
(二)績效薪金制的應用
績效薪金制在現實管理中相當流行。例如,考爾特(Colt)實業公司在經營較好的情況下,總裁戴維·馬格里斯除有豐厚的基本年薪之外,還可以根據績效獲得55萬美元的年底分紅;相比之下,努柯爾(Nucor)鋼鐵公司的總裁肯·依弗爾森1986年卻由于業績不佳,年薪被削減41%。對于普通員工,同樣也可以采用紅利薪金。A&P茶葉公司的門市店員分布在費城60家百貨公司里從事銷售,他們的薪金是根據銷售績效發放的,結果這樣的做法不僅增加了員工個人收入,而且提高了企業總體營業額。
(三)斯坎倫計劃
斯坎倫計劃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約瑟夫·斯坎倫提出,它融合了參與管理和績效薪金制兩種概念,被稱作“勞資合作、節約勞動支出、集體獎勵”的管理制度。斯坎倫計劃的主張是:組織應結合為一體,不可分崩離析;員工是有能力而且愿意貢獻出他們的想法和建議的;效率提高后所增加的獲利,應與員工分享。
斯坎倫計劃有兩項不可缺少的要素:一是設置一個委員會;二是制定一套分享成本降低所帶來利益的計算方法。委員會由勞資雙方推選代表組成,其職能是審核員工所提出的建議,找出最佳方案予以實施。同時委員會還負責計算實施建議后節約了多少成本,并按75%歸員工、25%歸公司的方式分配節約下來的這部分成本。
斯坎倫計劃實施的成敗,關鍵在于勞資雙方是否能夠彼此相互依賴,以及整個組織中的所有員工是否對這一制度具有強烈的認同感。
【例1-16】 A公司董事長每年年底都會與員工談話,目的是了解員工過去一年的工作狀況。對公司的態度以及未來的打算。在今年的談話中,員工小李說,自己很喜歡公司的工作環境,跟大部分同事的關系也很好。但是自己工作非常努力,卻不被領導認可,升職希望渺茫;而同辦公室的小王工作沒有自己努力,卻總被領導夸獎,上個月還漲了工資,這讓自己深受打擊,工作動力沒有以前那么大了,甚至萌生了辭職的念頭。董事長詢問小李原因,小李認為,這是由于公司為員工設置的工作目標不合理造成的。領導給小王調協的工作目標比自己的容易達到,所以即使自己非常努力,領導也不認可;然而,工作目標是領導設定的,自己沒有發言權。董事長聽后表示在今后公司管理中會考慮小李的意見。(2015年案例分析題)
1.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小李在工作中沒有得到滿足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實現需要
【解析】C 尊重的需要,包括內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權、成就感等需要,以及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認同、受重視等需要。
2.根據雙因素理論,讓小李感到不滿的主要因素包括(?。?。
A.工作目標設定的政策
B.晉升
C.別人的認可
D.人際關系
【解析】ABC 雙因素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提出的,此理論又稱“激勵—保健因素理論”,簡稱為“雙因素理論”。雙因素理論分為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勵因素是指成就感、別人的認可、工作本身、責任和晉升等因素。保健因素是指組織政策、監督方式、人際關系、工作環境和工資等因素。
3.小李感到不公平時所采用的恢復平衡的方式是(?。?/p>
A.改變自己的投入或產出
B.改變對投入或產出的知覺
C.改變參照對象
D.尋求社會兼取
【解析】A 感到不公平的員工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來恢復公平:改變自己的投入或產出、改變對照者的投入或產出、改變對投入或產出的知覺、改變參照對象、辭職。小李的行為屬于改變自己的投入或產出,即感到報酬不足時降低自己工作努力程度或要求加薪。
4.小李反映的不公平問題,表明目標管理中的(?。┮爻霈F了問題。
A.目標具體化
B.參與決策
C.限期完成
D.績效反饋
【解析】B 目標管理有四個要素:目標具體化,參與決策,限期完成,績效反饋。參與決策指在制定工作目標時,要求涉及目標的所有群體共同制定目標,并共同規定如何衡量目標的實現程度,而不是由上級單方面地指定下級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