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節 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特定經濟目標而采用的控制和調節貨幣、信用及利率等方針和措施的總稱,是國家調節和控制宏觀經濟的主要手段之一。貨幣政策由貨幣政策目標和貨幣政策工具兩部分構成。本節主要介紹貨幣政策的目標與工具,以及貨幣政策工具的傳導機制。

考點1 貨幣政策目標與工具

(一)貨幣政策目標

貨幣政策目標包括最終目標、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首先必須明確貨幣政策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即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直接引起操作目標的變動,操作目標的變動又通過一定的途徑傳導到整個金融體系,引起中介目標的變化,進而影響宏觀經濟運行,實現貨幣政策最終目標。

1.最終目標

《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我國的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幣值穩定分為對內幣值穩定和對外幣值穩定兩個方面。這一政策目標既規定了穩定貨幣的第一屬性,又明確了穩定貨幣的最終目的;既充分遵循了貨幣政策目標選擇的一般規律,又符合我國現階段國情與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

2.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

在具體實施貨幣政策時,從中央銀行認識到需要采取貨幣政策,然后制定并實施貨幣政策,到所采取的貨幣政策發揮作用、對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產生影響,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被稱為貨幣政策時滯。為了縮短貨幣政策時滯,提高貨幣政策的效果,需要在最終目標的框架內,進一步確定更便于中央銀行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

現階段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是基礎貨幣,中介目標是貨幣供應量。

基礎貨幣又稱高能貨幣,指具有使貨幣總量成倍擴張或收縮能力的貨幣,由中央銀行發行的現金通貨和吸收的金融機構存款構成。我國基礎貨幣由三部分構成:金融機構存入中國人民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流通中的現金和金融機構的庫存現金。

現階段,我國按流動性不同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

M0=流通中現金

M1=M0+企業單位活期存款+農村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銀行卡項下的個人人民幣活期儲蓄存款

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單位定期存款+證券公司保證金存款+其他存款

其中,M1被稱為狹義貨幣,是現實購買力;M2被稱為廣義貨幣;M2與M1之差被稱為準貨幣,是潛在購買力。

【例1--1】貨幣政策目標包括()。

A. 最終目標

B. 中介目標

C. 操作目標

D. 實際目標

E. 以上都正確

【答案】ABC

【解析】貨幣政策目標包括最終目標、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首先必須明確貨幣政策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即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二)貨幣政策工具

貨幣政策工具是中央銀行為實現貨幣政策的目標而采取的具體手段和措施。主要包括:

1.一般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是中央銀行較為常用的傳統工具,主要包括存款準備金、再貸款與再貼現和公開市場業務,被稱為貨幣政策的“三大法寶”。

(1)存款準備金。存款準備金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金融機構按規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供應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

(2)再貸款與再貼現。再貸款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也稱中央銀行貸款,是中央銀行調控基礎貨幣的渠道之一。中央銀行通過適時調整再貸款的總量及利率,吞吐基礎貨幣,促進實現貨幣信貸總量調控目標,合理引導資金流向和信貸投向。自1984年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以來,再貸款一直是我國中央銀行的重要貨幣政策工具。近年來,適應金融宏觀調控方式由直接調控轉向間接調控,再貸款所占基礎貨幣的比重逐步下降,結構和投向發生重要變化。新增再貸款主要用于促進信貸結構調整,引導擴大縣域和“三農”信貸投放。

再貼現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持有的未到期已貼現商業匯票予以貼現的行為。在我國,中央銀行通過適時調整再貼現總量及利率,明確再貼現票據選擇,達到吞吐基礎貨幣和實施金融宏觀調控的目的,同時發揮調整信貸結構的功能。作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的再貼現政策,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再貼現率的調整,影響商業銀行以再貼現方式融入資金的成本,干預和影響市場利率及貨幣供求;二是規定再貼現票據的種類,影響商業銀行及全社會的資金投向,促進資金的高效流動。

(3)公開市場業務。公開市場業務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賣出或買進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以改變商業銀行等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可用資金,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和利率,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種政策措施。

當中央銀行需要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可利用公開市場操作買入證券,增加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通過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的創造功能,最終導致貨幣供應量的多倍增加。同時,中央銀行買入證券還可導致證券價格上漲,市場利率下降。相反,當中央銀行需要減少貨幣供應量時,可進行反向操作,在公開市場上賣出證券,減少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引起信用規模的收縮、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市場利率的上升。

【例1--2】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是中央銀行調控基礎貨幣的渠道之一的是()。

A. 再貼現

B. 再貸款

C.存款準備金

D. 公開市場業務

【答案】B

【解析】再貸款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也稱中央銀行貸款,是中央銀行調控基礎貨幣的渠道之一。中央銀行通過適時調整再貸款的總量及利率,吞吐基礎貨幣,促進實現貨幣信貸總量調控目標,合理引導資金流向和信貸投向。

2.新型貨幣政策工具

(1)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2013年1月,立足現有貨幣政策操作框架并借鑒國際經驗,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 SLO),作為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必要補充,在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臨時性波動時相機使用。這一工具的及時創設,既有利于央行有效調節市場短期資金供給,熨平突發性、臨時性因素導致的市場資金供求大幅波動,促進金融市場平穩運行,也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和有效防范金融風險。

(2)常備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的主要特點:一是由金融機構主動發起,金融機構可根據自身流動性需求申請常備借貸便利;二是常備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與金融機構“一對一”交易,針對性強;三是常備借貸便利的交易對手覆蓋面廣,通常覆蓋存款金融機構。

(3)中期借貸便利。2014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 MLF)。中期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對象為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可通過招標方式開展。中期借貸便利采取質押方式發放,金融機構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發揮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過調節向金融機構中期融資的成本來對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和市場預期產生影響,引導其向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實體經濟部門提供低成本資金,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4)抵押補充貸款。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第43次常務會議精神,支持國家開發銀行加大對“棚戶區改造”重點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2014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創設抵押補充貸款(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 PSL),為開發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長期穩定、成本適當的資金來源。抵押補充貸款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社會事業發展而對金融機構提供的期限較長的大額融資。抵押補充貸款采取質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等級債券資產和優質信貸資產。

3.存款保險制度

存款保險制度,是一種金融保障制度,由符合條件的各類存款性金融機構集中起來建立保險機構,各存款機構作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繳納保險費,建立存款保險準備金,當成員機構發生經營危機或面臨破產倒閉時,存款保險機構向其提供財務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從而保護存款人利益,維護銀行信用,穩定金融秩序的一種制度。

實踐證明,存款保險制度在保護存款人權益、及時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各國普遍實施的一項金融業基礎性制度安排。目前,世界上已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

《存款保險條例》規定的存款保險具有強制性。在我國境內設立的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含外商獨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都應當參加存款保險。同時,參照國際慣例,規定外國銀行在中國的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以及中資銀行海外分支機構的存款原則上不納入存款保險,但我國與其他國家或者地區之間對存款保險制度另有安排的除外。

【例1--3】新型貨幣政策工具包括()。

A. 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

B. 中期借貸便利

C. 抵押補充貸款

D. 存款保險制度

E.短期借貸便利

【答案】ABCD

【解析】根據貨幣調控的需要,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開展公開市場業務工具創新。主要包括: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常備借貸便利等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也包括中期借貸便利、抵押補充貸款等中長期流動性調節工具。

考點2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一)存款準備金率的傳導機制與運用

存款準備金包括法定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法定存款準備金指商業銀行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銀行繳存的存款,這個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銀行決定的,被稱為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超額存款準備金指商業銀行存放在中央銀行、超出法定存款準備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頭寸調撥或作為資產運用的備用資金。

(二)基準利率的傳導機制與運用

利率政策是我國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貨幣政策實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國人民銀行根據貨幣政策實施的需要,適時地運用利率工具,對利率水平和利率結構進行調整,進而影響社會資金供求狀況,實現貨幣政策的既定目標。

中央銀行基準利率主要包括:再貸款利率,指中國人民銀行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貼現利率,指金融機構將所持有的已貼現票據向中國人民銀行辦理再貼現所采用的利率;存款準備金利率,指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繳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支付的利率;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繳存的準備金中超過法定存款準備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

【例1--4】中央銀行基準利率主要包括()。

A.再貼現利率

B. 再貸款利率

C. 存款準備金利率

D. 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

E. 定額存款準備金利率

【答案】ABCD

【解析】中央銀行基準利率主要包括:再貸款利率,指中國人民銀行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貼現利率,指金融機構將所持有的已貼現票據向中國人民銀行辦理再貼現所采用的利率;存款準備金利率,指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繳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支付的利率;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繳存的準備金中超過法定存款準備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阡县| 自治县| 镇坪县| 怀仁县| 扎赉特旗| 墨江| 孟连| 宜兴市| 保定市| 瑞安市| 长治市| 庄浪县| 云龙县| 崇州市| 屯昌县| 柳州市| 社旗县| 永丰县| 阳曲县| 福建省| 湟源县| 通州市| 遂宁市| 大港区| 临颍县| 邳州市| 甘孜| 南郑县| 岢岚县| 新乐市| 金堂县| 登封市| 永新县| 紫金县| 玉溪市| 济南市| 蒙阴县| 陆良县| 常州市| 九龙县|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