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跨界人生(第二卷):講述51位跨界人士的故事
- 跨界俱樂部
- 4035字
- 2020-11-28 16:55:46
每個決定都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王蕭淇

跨界關鍵詞
形象顧問 個人品牌規劃 健康零食品牌 療愈級精油品牌
我,王蕭淇,水瓶座,愛做夢!
我有很多的夢想,音樂人、作家、設計師、心理咨詢師,還有能讓世人用一輩子的產品品牌創始人。有些是兒時的夢想,比如作家。有些是經歷之后的頓悟,比如心理咨詢師。人生是由無數個當下組成的,而每個當下的選擇都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熱愛藝術的理科生
我出生在一個文藝世家,爸爸是文工團作曲、演唱兼化妝師,姥爺是京劇表演藝術家。在這樣強大的藝術基因下,小時候我就已經表現出了很強的藝術天分。爸爸說在我剛剛能站立的時候,只要聽到音樂,身體就會有節奏地跟著扭動。在我四歲的時候,歌曲聽一遍就會唱。從小學到高中,無論是歌唱比賽、舞蹈比賽、書法比賽我都拿過很多獎項。按照常理,這樣的我應該學習文科,考入藝術院校。可是在那個特長并不值錢的年代,由于我的學習成績不錯,加上爸爸認為自己曾經在這個行業里,也沒什么出息,不想讓我走他的老路,說有“理”走遍天下,于是我就這樣被逼著成為一名理科生,并考入東北大學計算機系,接受了四年與藝術毫無關聯的,對我來說枯燥無比的教育。
這樣一位“多才多藝”的理科生實屬稀有,所以我在進入大學后很容易地就成為了學校的文藝骨干。“校園歌手”更滋生了我身體里原本就存在的藝術細胞。就在大四快要畢業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個歌唱比賽,并被唱片公司看中,當時的我真的有種熬出頭了的感覺。那種欣喜至今回想起來都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可是當我了解到出一首單曲要20萬元的時候,我猶豫了,因為我是家中的老大,當時還有一個在讀高中的妹妹,爸爸媽媽也只是拿工資的公務員。而且那個時候也確實是家里最困難的時候。于是我放棄了那次機會,決定先賺錢。
從制藥業到美容業
大學畢業后,我進入了“東藥集團”,在當時是被同學們羨慕的“鐵飯碗”。我被安排在總經理辦公室,負責擬訂合同、打印文件以及端茶倒水。大概工作了半年左右,日復一日的工作,讓我覺得無聊透頂。我甚至已經看到了自己十年以后的樣子,我開始思考,我到底是要在這里浪費生命,還是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那時的決定是,我必須要尋找屬于我的天地。既能發揮我的特長,又能讓我賺很多錢。我開始留意一些與藝術相關的工作,2004年的一個周末,在人才市場中心我看到了一家美容公司的招聘廣告。我毅然決然地辭去了“鐵飯碗”,跑去那家臺資企業做起了總經理助理。在做助理期間,我的老板發掘了我營銷策劃與銷售的天賦,他把我調入公司旗下的連鎖店中出任店長的職務。入店后我運用了我的計算機知識,將店里的所有人員、物品、客戶全部信息化管理,又發揮了我的藝術天分,用有限的資金將旗艦店重新布置,并策劃一些藝術活動來吸引客戶。那個時候,還沒有幾個商家搞這種我們現在所謂的“沙龍”,由于我們的客戶多是女性,這個方法馬上就見效了。在短短半年的時間里,我把這家店的月營業額從2萬元提升到20萬元。接下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一年之內我就成為了東北區的大區經理。那時我24歲,大學畢業僅僅兩年。
在這個美麗的行業越發地刺激到我體內的藝術細胞以及對美的強烈欲望與追求,我開始不滿足于只是讓客戶的皮膚變好,我開始關注每一位客戶的整體形象。而形象在我看來不僅僅是服裝、化妝、發型的一個綜合概念,而是一種在流動中給人們留下的一種印象,那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它包括了行為舉止,甚至是表情與聲音。當我清晰了我的目標后,我再一次辭掉了工作,只身一人去了北京,做起了“北漂”一族。由于在這個行業我是一個新人,我去一家形象管理集團,主動要求不要工資,什么活都干,白天給前輩們打下手,晚上回到我那個不足7平方米的家里練習繪畫,辨識五官與身材特征規律。出乎我自己的意料,一個月之后,領導竟然主動要給我工資,告訴我,以我的水平已經完全可以獨自接待客人做設計了。一年以后,我的客戶滿意度是全集團最高的。現在回顧這些的時候,我才發現,客戶給我的評價高是因為我特別能夠了解客戶的需求,而這份能力其實源于我做店面經理的經驗。
因此,你所有的經歷與體驗都是你寶貴的財富。不要覺得自己走了很多的彎路,正是那些彎路才能夠讓現在的你走得更筆直、坦蕩。
從打工者到創業家
由于客戶滿意度高,我開始在業界小有名氣,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地方的一些晚會、大公司集團等開始點名叫我去為他們做整體形象設計,在北京不到兩年的時間,我就被中國專業人才教育專家委員會破例吸收為專家組里年齡最小的形象禮儀專家委員。在形象設計行業里,大部分都是專業院校畢業的,像我這樣半路出家的非常非常少,這本來是我的劣勢,可到后來卻成了我的優勢。因為我更多的是站在整個行業看待問題而不是糾結在專業上。我愛做夢的特質又開始發揮作用了,如果在中國我們這些專業人士不只是為演藝界的人服務,而是為普通人、老百姓服務,那么我們的國民素質是不是會提高呢?他們并不是不需要,而是沒有意識,服務費用的門檻也太高。要想普及,就必須讓更多的人來從事這個行業,更多的人去推動這個事業。于是我開始創業,公司業務涉及培訓、形象管理服務、服裝定制等。從包裝明星到包裝商界人士,從形象設計到個人品牌規劃,不知不覺,我已經在這個行業里摸爬滾打了十年。我希望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夠重視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無論是外在的形象還是內在的修養,走出國門的時候,面對的不再是嘲笑,而是能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這一次跨界的成功,離不開那份努力與堅持。這個世界沒有奇跡,如果有也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每一次選擇你都要相信它是對的,并為此而努力堅持。
當然,選擇也就意味著取舍。我們之所以很多時候無法做出選擇或者說害怕做選擇,那都是因為我們對未知的事情是恐懼的。既然是未知的,那就意味著會存在風險,所以我們必須做好準備為自己選擇的結果買單。
2014年,我的公司被一家有著雄厚資金實力的集團公司看中,集團的董事長找到我希望共同出資做一個關于美、關于女性的互聯網項目。把公司做大,從而能夠影響到更多的人,這一直都是我的夢想。難得有這么大的一個集團愿意做我的后盾,我當然選擇了合作。可是這一次我卻忽視了“合作”這兩個字。我忘記了自己羽翼尚未豐滿,還并不足以讓我在那么大的天空下翱翔。慢慢地,我的堅持變成了對方的負擔,對方的支持與信任也變成了我的負擔。最后,因為我的不妥協使我們分道揚鑣,我忍痛收回了所有股權。而這時的項目早已擱淺。之前擴大的場地、人員我已負擔不起。這一次摔得我頭破血流。之前投入的幾百萬也是打了水漂。這一次的失敗讓我開始反思。這么多年我因為太拼命工作,從來沒有好好地享受過生活,沒有關心過我身邊的親人,更沒有關注過自己的身體。這件事情的發生,讓我有機會停下來,關注自己的健康。各種各樣的信息告訴我,我累了、病了。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身體出現了問題,才讓我有了后面的這兩個品牌。
我真正的跨界人生才剛剛開始。2015年年初,我籌備已久的健康零食品牌“好雞凍”誕生了。我將我的文化公司轉型,很多人都看不懂,也不能理解我為什么要去做零食。從來沒有做過實業的我,為什么要丟掉文化公司不做,而去做產品?這個想法在三年前,就開始不斷地冒出來。研究了十年的“人”,從心理學到形象學,從形象設計到個人品牌規劃。我一直提倡的一個觀點就是:你就是品牌。每個企業家都要像經營產品一樣去經營自己。個人品牌規劃的最終目的就是把你自己營銷出去。如果用包裝人的手法去包裝產品,產品會更加的生動和人性化。近年來,每當我在做個案的時候,我心中一直都有一個聲音在問我,如果這是一件產品,你將會如何包裝?你將賦予些什么給它?要親手打造一個品牌的想法越來越強烈。于是2014年年初,我開始默默籌備這個項目。為什么會選擇這個行業?也是我的使命感使然。我的小外甥女只有3歲,很喜歡吃零食,可是市面上很難買到讓人放心的零食,我妹妹只能去買國外的進口零食產品。我很納悶,為什么我們中國就沒有一個可以叫得響的健康零食品牌?既然沒有人去做,是不是真那么困難?我可不可以做這個第一人?于是我做了一年的市場調研,走訪了各個盛產美食的地方,目的是發掘那些本來不起眼但卻特別美味的產品。
經過幾番調研后發現,由于健康的食品對食材、調料、包裝等各個方面的要求很高,成本非常高,而國產品牌又賣不出好的價格,所以這么多年沒有多少人可以堅持。我想這就能夠發揮我的優勢了,我們的團隊最擅長包裝策劃,更擅長做文化營銷,我們可以通過這些讓產品本身的價值提高。于是我將產品定位在普通的東西,高級地做,定位在中高端市場,對產品有要求的人。想要建立好的口碑一定要將產品本身做到極致,大營銷時代早已過去,未來一定是產品的時代。無論營銷做得有多好,產品不好終究無法做強做大。只有好的產品才能夠走得更遠。
“好雞凍”我們用了半年的時間來研發,為了讓產品更健康,我們堅持不添加防腐劑及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不達到標準絕不上架。在品牌誕生的那天,我就賦予了“好雞凍”人格、色彩、造型以及不將就的人生態度。我們在產品的研發及生產上也從來都不會將就。曾經有2噸的葵花籽生產出來不符合我們的標準,直接毀掉。沒有防腐劑的鹵味存放與運輸會存在更大的困難。我們只有給高額的加工費,付出高額的成本才能保證我們“不將就”的品牌文化。我們用心做產品,客戶是感受得到的。借助客戶贊不絕口的口碑相傳,我們6個人的團隊,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實現了近千萬的業績。沒有花過一分錢的廣告,就靠我們的產品品質、創意文化以及營銷策劃,通過客戶的口碑一次次的裂變,創造了很多個奇跡。
2015年下半年,由于我們以前文化公司經常策劃影視項目,在影視業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我們開始參與影視投資,出品網絡劇和網絡電影,并將我們自己的品牌植入。當發現植入的效果好過任何廣告時,我們開始聯合其他優秀的品牌共同開發電影衍生品,孵化整個原創IP,搭建影視衍生品平臺。
跨界感悟
夢想沒有界限,勇敢地去追求你想要的吧。人生苦短,何必將就!人的生命豈能用長短來衡量,如果沒有盡情地燃燒過,又怎能稱之為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