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實力:大數據時代廉實力指數研究
- 黃寶榮
- 1052字
- 2020-11-28 16:55:23
前言
自古以來,“廉”都是最為可貴的品質,也是重要的評價標準。《呂氏春秋·忠廉》中說:“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文中的“廉”是指立身清白、不貪不占,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解釋。該種表述更傾向于對個人品質的考察,但對于治理能力和管理業績的評價要求則不夠全面。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對于“廉”的要求也應與時俱進。
作者基于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對“廉”賦予新的內涵,認為獨善其身遠遠不夠,還必須要大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做到會做事、能做事、做好事、做實事。這些內涵,一方面是對我國傳統歷史文化中優秀成分的吸收和傳承,另一方面也是結合時代發展對其所做的豐富和發展。同時,以我國國有企業監管制度現狀及其實效為切入點,提出了“廉實力”(Integrity Development Power, IDP)這一概念,并對其基本特征、研究意義及其提升途徑等內容進行闡述研究。
“廉實力”是將“廉”作為個人行為、組織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準則,進而獲得在社會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的能力。“廉實力”研究旨在從組織或個人自身發展的要求出發,變“要我廉”為“我要廉”,探索解決不作為、不會為和亂作為的途徑和方法。“廉實力”將量化研究方法引入到廉潔風險研究中來,所考察的不僅是廉潔狀況,更涉及管理水平與工作業績等,在定量分析的基礎上保證考察的系統性和全面性,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積極探索。
本書分析了“廉實力”建設面臨的主要風險,總結歸納了其主要特征,并對其產生根源進行探討;根據科學性、重要性、系統性和通用性原則,構建了國有企業“廉實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而通過量化方法構建了風險預警的層次分析模型,包括“廉實力”指數的計算方法及其數學表達方式,可計算得到“廉實力”的綜合評價結果。該“廉實力”指數可用于分析企業的運行和管理狀況:一方面判斷企業的“廉實力”發展現狀并預測其發展趨勢,及時提出警報和預防風險;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辨識影響企業“廉實力”的指標或元素,并有針對性地去解決。
以國有企業入手開展“廉實力”研究,只是一項初步的探索,“廉實力”理念及方法的應用可進一步拓展延伸至國家、地區和組織等公共領域。作者在書中還探討了大數據技術在“廉實力”建設中的應用,期待其能在黨風廉潔精準化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本書幾易其稿,作者盡量從資料的全面性、分析的科學性、結構的完整性和文字的可讀性等方面加以完善。盡管如此,限于作者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書中難免會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更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與各位專家學者一起就“廉實力”建設與發展的實踐和創新進行深入的探討。
作者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