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JavaScript的數據類型

本節介紹JS中常見的5種數據類型,包括字符串、數值、布爾、對象和數組。

1. 字符串

字符串是JS中的一串字符,用英文的雙引號或單引號括起來,可以嵌套,例如:

        "This is String"
        'This is String'
        'This is "really" a String'
        "This is 'really' a String"

2.數值

數值類型用來表示JS中的數字,支持小數點,例如:

        1235
        12.45
        0.35

3.布爾

布爾型在JS中只有true或flase兩個值,用來表示真或假,通常用于條件判斷。字符串或數字也可以出現布爾型結果,空字符為真(true),0為真(true),其他字符和數字均為假(false),例如:

        true          // 結果為true
        false              // 結果為false
        0              // 結果為false
        1              // 結果為true
        ""             // 結果為false
        "hello"           // 結果為true

4.對象

學習過面向對象的讀者要注意,這里的對象和面向對象編程的class有區別。這里的對象不需要任何關鍵詞(如class)定義,例如:

        var emp = {
          name: "王曉",
          age: 20
        };

對象只需要用{}括起來,每個屬性中間用逗號間隔,屬性和屬性值中間用冒號間隔即可。對象的調用也比較直接,例如:

        emp.name  // 結果是 王曉
        emp.age   // 結果是  20

我們還可以直接為對象中的某一個屬性賦值,例如:

        emp.name = "劉文"
        emp.age  =  21

5.數組

數組在JS中用來表示一組相關的數據,可以是字符串或數字。定義數組時,可以先賦值,也可以后賦值。數組用[]標記,其中的內容被稱為數組元素,例如:

        var x = [];
        var y = [1, 3, 5,7, 9];

獲取數組中的某個值時,用y[index]獲取,index的值從0開始計算,也就是y數組的第1個值用y[0]獲取。

對于已經賦值的數組,要獲取數組中的每一個值,我們可以使用for循環,然后利用數組的lenth屬性判斷數組的長度(也就是有多少個數組元素),例如:

        var y = [1, 3, 5,7, 9];
        for (var i = 0; i < y.length; i++) {
          alert(y[i]);  //輸出數組中的每個元素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蒙山县| 宜兴市| 禹城市| 云林县| 苏州市| 淄博市| 惠安县| 墨玉县| 宿州市| 阳东县| 房山区| 乌兰浩特市| 乐都县| 罗源县| 陵水| 彭州市| 韶关市| 马鞍山市| 南华县| 神木县| 庆元县| 秦安县| 南木林县| 镇安县| 巴中市| 渭南市| 银川市| 扎兰屯市| 天水市| 四川省| 仲巴县| 来宾市| 河间市| 柳林县| 湟源县| 南漳县| 封丘县| 宜君县| 当雄县|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