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對基礎素描教學的思考與研究

南京市寧海中學 康凱

康凱,男,1988年9月出生,河北省石家莊市人,碩士研究生,南京市寧海中學教師。

摘要:素描作為一種最古老的造型藝術,它表現了一條最重要的審美原則,那就是真實地反映世界。素描有其自身的規律,也有知識的積累。因此它不僅僅是技術訓練,也是觀察方法、感覺、認識和思維的訓練;是藝術表現能力的訓練,更是藝術素質的培養。素描的訓練不僅要求學生畫出“逼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通過研究自然界形象,研究自我的認識和感覺,從而達到主客觀的統一,感性與理性的辯證統一,實現藝術的創造。

關鍵詞:基礎素描 素描教學

一、素描的表現方式與基本原則

(一)素描的表現方式

1.線條

自然界中不存在線條,你所稱之為一種線條的東西,是指在不同色彩或色調匯合的地方,由你的想象力在它們之間補充的那根線條。因此當一個畫家拿起一支筆畫出一個變形人物形象時,他就創作了一個抽象的藝術形體,因為那根線條是從人體形象中概括出來的,或者可以說是在眼睛看到的物體上又增加了的東西。以線條的視角觀察自然界,這種傾向似乎是人類觀察世界的普遍方式,無論何時他們要表現事物時都是這樣的。史前的穴居人,非洲和澳洲的土著居民,哥倫比亞人以前的印第安人,原始的成年人與小孩子,開始時都是用線條來表現他們看到的東西。中國的“曹衣出水”“吳帶當風”更是對線條造型的崇高贊譽。

“線條——這就是素描,這就是一切。”[1]這句話是法國畫家安格爾的名言,在整個繪畫史上,線條是藝術家使用的最重要的繪畫要素之一,也是素描的基本因素之一。素描中所有的點、面、質、量、體積、明暗、空間,都是由線條來塑造的。線條的直曲變化會產生堅強、硬朗、柔美等審美趣味。線條的粗細長短變化可以帶來距離空間上的變化。線條的組合與排列、交叉與重疊,更是可以創造出很多不同的感受。

在素描基礎教學中,線條的作用主要是定位置、起輪廓、劃分比例、表現明暗與體積、刻畫形體特征和表現質感等對比變化。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線條和調子一樣,都是表現物象的方法,它們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密切關系。在寫生練習中要結合實際物體去研究和運用它們,并努力發揮線條的作用。在素描長期作業訓練中,若不理解線條在素描中的造型作用,就容易把素描畫成照片一樣,軟弱無力。尤其是在短期作業和速寫訓練中,更加應該關注和發揮線條的造型作用。

素描中線條的練習大多是根據對物象的觀察理解,用副線(多指用筆的側鋒所畫的虛線)把大體的形狀勾畫出來,經過反復的比較、觀察,再用主線(用筆尖畫出的肯定的線)肯定型體,最后將主線、副線結合表現物象,變化形貌,主線力求一氣呵成,副線可以不成于一筆,一切要遵循實際物象,通過觀察、比較來確定線條。線條一旦脫離了物象的質感、整體感,就會出現松、散、亂的現象。一旦脫離了物象的空間感,脫離了對物象的感受,就會帶來呆滯、死板的結果。

線條在藝術造型中的含義,已經遠遠超出了它本身固有的意義。在一幅優秀作品里,線條充滿了畫家的感受與情感,它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造型美感,隨著物象的變化和畫家的不同感受,要求用不一樣的線條來表現。這條線可以是物象本身固有的,也可以是畫家為強化感受而想象創造的,或是刪除物象本身所固有的線,最終目的都是強化畫家的感受。

2.明暗

明暗的產生是光線作用在物體上的客觀反映,光的屬性決定了明暗變化的規律,由于寫生物象的不同或物象不同方向的面,以及光源的強弱、遠近、集中和分散的差別,物體各部分的明暗變化也不同。因此,在確定明暗的關系時,除了整體觀察比較,還需仔細研究物體質感、光線、形體轉折的特性。素描造型就是利用這種自然的規律,表現自然形態,明暗是表現物象立體感、空間感的重要形式。由于每個人對于明暗的感受不同,因此在明暗的運用上會有不同的反映,有的整體傾向明快,有的傾向深沉,有的追求細致,有的追求概括。

明暗交界線,是由受光物體明暗交接面聯結而成,包括明暗轉折交接面和投影范圍的界限。因此明暗交界線并不是一條簡單的線,它是有寬窄、深淺、虛實、軟硬、薄厚等變化的面。明暗交界線的特征是由光源和物象的形體質感決定的。明暗交界線的重要性不僅是它將受光物體的明暗兩大部分分開體現物體的體積和空間,它還體現著物體的內在結構,體現著物體的質量感。

一幅素描作品的明暗是否成功,取決于它的明暗是否體現物象的形、質、色、光以及空間感等方面的內容,脫離了這些內容只去追求明暗變化的豐富,必然會使畫面產生灰、臟、亂的現象。

一般情況下明暗的表現都具有高光、亮部、灰部、暗部、反光五部分。在這五部分之中高光與反光會因不同質感的物象或不同強度的光源產生不同的反應。所有的明暗素描,其局部的明暗變化,必須服從整體明暗變化的關系,保證畫面的統一。達到這種協調性,首先要保證受光部與暗部對比分明,嚴格遵循明暗交界線不可逾越,但是暗部不能只是簡單畫黑,因為暗部會受到反光的影響,暗部要透明(中間亮四周暗)。其次是分開亮、灰、暗三大面的色調,不受物體局部形體限制。最后,不同物體之間固有色不同,明暗的深淺不同,在此基礎上,各色塊之間力求協調統一,在協調之中求變化,達到豐富且統一。

(二)素描的基本原則

1.學會觀察

法國繪畫大師普桑說過:“有兩種觀察方法:一種是簡單地注視它;另一種是專注地觀察它。”[2]眼睛看不到變化,手就畫不出變化;眼睛看不到統一,手就畫不出統一;眼睛看不到本質,手就畫不出本質。所以要學會全面地、整體地、深入地觀察物象,全身心地去感受物象。瞪大了眼睛去觀察物象,畫家的技巧是從觀察中獲得的,而不是苦苦地依葫蘆畫瓢。

為了有利于整體觀察、全面地比較,在素描寫生時不可離寫生物象太近,畫板與眼睛的距離不可太近,視線應與畫板平面呈垂直關系。觀察物象要求仔細專注,但不失整體感,觀察是認識物象的第一步,一是正確觀察對象,二是正確地觀察自己的畫面。在面對物象時,首先訓練自己以直線去概括曲線的能力,用幾何體測定對象的基本形體特征,學會用水平線和垂直線的觀察方法去比較物象中斜線的角度和斜線端點的位置。這種觀察方法是最初級、最基本以及必須掌握的。

垂直線的觀察比較法——從物象的頂端到底端做垂直線,然后比較垂直線上或垂線左右的突出型體的左右關系,任何一個物象從左到右都可以做無數條垂線,因此就有無數個比較的點,比較觀察得越多,就會畫得越準。

水平線的觀察比較法——從物象的左端到右端引一條水平線,再去觀察比較水平線上或其上下的突出形體的上下關系,任何一個物象從上到下都有無數條水平線,比較觀察得越多,畫得也就越準。

2.兩種作畫方法

整體推進法——它是素描教學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就像做雕塑一樣,形體由方到圓,明暗由深到淺。

方法如下:確定構圖;用直線起輪廓(注意要忽視邊緣形的小起伏,用直線連接邊緣的較為突出的點),分出塊面(用直線分出較大的塊面轉折,忽略小的結構),分開明暗(只需要畫暗部,亮部不要出現顏色,強調明暗交界線);從明暗交界線或陰影最真的開始塑造,由深到淺,由實到虛。

局部塑造法——這種方法有兩個極其重要的問題:一是必須具備整體觀察的觀念;二是必須遵循步驟,否則會帶來極大的弊端。

方法如下:確定構圖;用線起輪廓時嚴格按照結構畫;從局部開始塑造;整體調整。前兩個階段要采用與“整體推進法”一樣的方法。

3.突出感受

在動手作畫之前就要將自己對物象的感受做提煉。在作畫過程中一定要遵循自己的感受,不斷去強化對物象的感受。將主要的精力用在自己感受最強烈、最感興趣的地方。也就是畫面中的主次關系。一張畫是否具有生命力,就在于畫者的感受有沒有體現在畫面上。

二、基礎素描的教學方法

(一)基礎素描的課程設置

1.靜物寫生

在這個階段學生開始學習表現不同材料物體的各種質感,不同明暗的物體產生的豐富色調變化的訓練。

(1)擺靜物。需要注意幾點:要有主題;選擇適合主題的物體;考慮各物體豐富的形體變化、大小、黑白灰的層次、質感的區別與背景的關系;光線的安排。

(2)起稿。提醒學生要整體入手,注意物體的造型特點、比例(各物體之間的比例和物體在畫面中的比例)、空間(物體之間的遮擋關系),在畫之前心里要有個大概的安排。用長短直線、弧線概括起形。

(3)明暗。要提醒學生從整體入手,不要摳局部,注意整張畫面的黑白灰關系,注意將整個畫面的明暗對比、虛實、邊線、物體的固有色及物體本身的明暗關系等諸因素逐漸畫出來。

(4)深入刻畫。從主體物的明暗交界線開始畫,提醒學生找出強烈的明暗對比和灰弱的明暗對比,強烈的邊線與虛無微妙變化的邊線對比,豐富的黑白層次過渡,注意物體與周圍其他物體的關系。注意物體本身的質感。

(5)調整。主要調整主次關系、黑白灰關系(不要過多地修改)。

(6)示范作業點評。在靜物寫生初,每一個步驟都要給學生做課堂范畫演示,在每一步演示完之后,盡量讓學生獨自去完成作品。在每張作品結束后可以集體看一些優秀作品進行詳細講解。

2.石膏像寫生

(1)構圖。借助于整體觀察的方法,找出石膏像上下、左右形狀最突出的部位,用長短直線把大致的比例、斜度同時在畫面上輕輕地確定,(之所以要用輕輕的線是因為下一步還要微微調整)在確定這些時注意石膏像的形要感覺舒展、均衡、飽滿。這一步是確定其他步驟的基礎,要盡量保證準確。很多學生都有過越畫越大或越畫越小的經歷,就是因為大幅度地變動了剛開始的幾個點或線的位置(在此主張學生在起形時少用橡皮,留下最初的線作為參考。若是發現了錯誤一定要先畫出正確的,再擦掉錯線,過早地用橡皮就會擦掉參考點,造成錯誤)。起形時盡量用松動的直線(筆的側鋒畫線)去概括頭、頸、肩、底座外輪廓的形。再去畫內輪廓較大的形,此時需注意“三庭五眼”的規律、五官之間的關系、透視等。

(2)塑造大的明暗關系。在這一步要了解形體間的凹凸關系,凹得進去,凸得出來,如此我們就可以立體地去觀察形體了。讓學生謹記一句話“只要有顏色深淺的變化就一定有形體在轉折”。畫出來的明暗也就有體積、有空間了。畫明暗要整體,不要只畫頭或身體或底座,要一起去畫、去比較。先畫面積較大的暗部,受光面包括:高光、亮部、灰部;背光面包括:明暗交界線、暗部、反光、投影。(特別注意反光的處理不要超過受光面)這一步只畫背光面。

(3)深入塑造。抓住最感興趣的某個部位或者從黑白對比最強烈處開始深入塑造,盡量選擇視覺中心或五官,提醒學生任何地方的深度和豐富程度都不能超過視覺中心,注意虛實關系。

(4)調整。要求學生用多觀察、少動筆的方法從整體到局部進一步地調整。因為很多學生在調整時會在暗部或亮部統一加重或提亮,這樣很容易就把之前塑造的很豐富的細節毀掉,還有學生因為畫的細節太豐富而舍不得調整。這時候讓學生把畫放到較遠的位置,從整體上觀察,冷靜地找出需要加強或減弱的地方。

(5)示范作業點評。課堂演示、集體點評、優秀作品講解。

3.人物肖像寫生

肖像寫生與石膏像寫生步驟大體相似,在此著重談論一下它們之間的不同和畫人物肖像該注意的要點。

(1)畫的石膏像是以前的大師做的雕塑的翻模。石膏像本身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藝術性,在畫石膏像時也就相當于臨摹大師作品。

(2)石膏像顏色單一,對于初學者來說比較容易控制。人物肖像會面臨很多固有色之間的區分,人物肖像面對的是真人,就會出現模特動的情況,對象稍微一動,整個結構、明暗關系就會發生變化,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應變能力及造型能力。

(3)畫人物肖像要注意你塑造的是一個活人,要有骨有肉,生動傳神。

(4)示范點評。范畫演示、集體講評,大師作品賞析,以大師作品為參考進行講解,指引學生的思考方式及繪畫方法。

4.風景寫生

風景寫生在于培養學生對自然景物的觀察能力,發現自然中的美并表現出來的能力。要深入研究自然風景的內部結構、形態特點、空間氣氛,以黑白灰不同層次變化來表現自然景象。

(1)感受自然,認識自然。到自然中去觀察、感受、體驗、選擇景物。

(2)由簡到繁,由易到難。風景畫的領域極其廣闊,物象之間極其復雜,可以從單獨物體開始畫(樹木、石頭、房屋、橋梁、花草等),待掌握了一定的透視關系和表現技巧,再去接觸比較大的場景。

(3)構圖。風景的場面較大,景物多,必須經營各物體位置,合理巧妙運用透視(透視較為復雜,下文單獨介紹)。風景寫生構圖時視平線有很關鍵的作用,它的高低決定著景物的平遠、深遠、高遠的表現,構圖取景分為近、中、遠三種景深。構圖時可根據自己感受的需要,改變景物的距離位置,不要受客觀真實的制約。主觀進行適當的調整安排,使其構圖更加完美,感受更加突出。

(4)表現方式。注意點、線、面的運用,以感受為主,找到符合自己感受的表現方法。

(5)示范作品點評。范畫演示、集體講評,大師作品賞析,去學習研究大師作品里面的構圖和表現方法。

(二)透視現象在基礎素描教學中的運用

根據物體的空間位置可以分為平行透視、成角透視,根據消失點的聚散可以分為焦點透視、散點透視,根據光影可以分為陰影透視、反影透視,根據物體的形體可以分為方形透視、圓形透視。這些透視在基礎素描教學中運用比較多,需要學生認真研究。這些透視種類的含義在透視學的書上都有詳細解釋,在此不再做深入解釋。下面談一下在基礎素描教學中透視的運用。在擺靜物時有意識地選擇物體,從一種透視的練習到多種透視的練習循序漸進,由簡到繁。例如,幾何體中的立方體可以解決平行透視、成角透視、方形透視。圓柱形物體可以解決圓形透視。利用燈光和日光在物體上的不同映象,可以練習陰影透視。在風景寫生過程中可以練習焦點透視、散點透視和反影透視。在這些訓練過程中要向學生進行詳細的透視講解。

(三)解剖學在基礎素描教學中的運用

基礎素描中所需要的解剖學知識主要是胸部以上(頭、頸、肩)、手臂、手這三大部分的內在結構,這三部分的骨骼和肌肉是學生應該仔細研究的,尤其是骨骼。筆者并不主張在學習解剖的時候讓學生抱著解剖書去死記硬背,應該在素描靜物課程尾端就有意識地去讓學生寫生頭骨,對頭骨的每個角度進行深入研究,能夠熟練地掌握每個角度頭骨的每個結構點的位置和結構面的大小(在成年人的頭骨中雖然每個頭骨都不同,但基本構造一樣,只是有的人某個結構點更加突出或有大小微差)。熟悉每個結構型的開始與結束。在進入石膏像寫生階段初期要以肌肉人的訓練為主,仔細研究,記住每條肌肉的位置、肌肉的穿插關系、肌肉的形狀(大小和厚度)。在學生充分了解了頭、頸、肩的骨骼與肌肉之后再訓練其他石膏像。在人物肖像課程開始之前必須讓學生充分地、深入地了解結構。在石膏像訓練的過程中要在石膏像旁邊同時放一個肌肉人石膏和頭骨的模型,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所畫石膏像的結構。這樣持續到人物肖像訓練中,學生自然會對結構有極其深入的了解。

參考文獻:

[1] 范夢.中外畫家談素描[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87:19.

[2] 范夢.中外畫家談素描[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87: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柳江县| 镇宁| 鄂伦春自治旗| 延长县| 瓦房店市| 宝应县| 凤庆县| 天柱县| 永平县| 汝阳县| 成都市| 塘沽区| 遵义市| 中宁县| 云南省| 九寨沟县| 房产| 儋州市| 东阿县| 顺昌县| 镇原县| 红安县| 娄烦县| 威远县| 会昌县| 定襄县| 犍为县| 冷水江市| 兴文县| 秦安县| 许昌县| 台湾省| 宾川县| 怀远县| 天柱县| 衡山县| 望都县| 洪雅县| 沁源县| 安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