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譯者序

《設計問題:創新模式與交互思維》主要圍繞兩大主題展開,一是設計與創新;二是具身知識的培養、維持和應用。



創新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鮮明的主題。2016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先后61次使用了“創新”一詞,創新是絕對的高頻詞之一。報告指出,我們要“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提高實體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大力弘揚創新文化,厚植創新沃土,營造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充分激發企業家精神,調動全社會創業創新積極性,匯聚成推動發展的磅礴力量”。我們這一輯的翻譯正是在這樣的宏大背景下進行的,響應了全社會對創新的熱情和期盼。

設計學領域國際權威期刊《設計問題》(Design Issues)的主編們在2014年第1期的卷首語中也是開宗明義。他們指出,創新是當今社會無法回避的熱詞。在管理、教育、娛樂和公共政策等領域,人們都在研究如是的問題:如何促進“創新思維”?如何“化危為機”?為此,我們應該如何培養我們的思維習慣?如何提高我們的專業素養和技能?

因此,本緝從《設計問題》2014年第1期所選擇的六篇文章都以設計與創新為主題,作者從不同的視角研究了創新問題,并進行了很多饒有意義的比較及剖析。例如,我們可以從實踐或學術的視角研究創新;創新可以呈現為最終用戶主導的過程或設計主導的過程。我們可以對比市場驅動的創新與生產驅動的創新,意義創新與技術創新,激進性或突破性創新與漸進性或連續性創新,等等。所選文章可謂精彩紛呈,高潮迭起。下面我們對這六篇文章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馬可·比迪奧爾和斯蒂法諾·莫切里在《設計鮮為人知的一面:匠藝的關聯性》一文中提出了設計創新根源于匠藝文化的觀點,并把匠藝視為復雜的生產系統的一部分。匠藝在這一系統中扮演著雙重角色,一是探索新的理念;二是通過具體的技能與工業生產合作。

在《不同敘事框架下的設計策略》一文中,弗朗西斯科·左羅和卡比日奧·考特拉從“敘事”的角度提出了設計師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架構。在企業的創新實踐中,他們需要采用不同的敘事內容和敘事方式,他們的設計戰略因而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作者在文中區分了四種類型的敘事,即以用戶為中心型敘事、探索型敘事、挖掘型敘事和技術型敘事。在不同的敘事框架下,設計過程和工具都會發生變化,因而需要不同的設計管理方式。

亞歷山德羅·戴賽迪和弗蘭西斯卡·里佐的論文《設計與企業文化》指出,由于企業的現行文化和實施創新所需的文化之間可能會產生矛盾,因此開發顯著性創新的產品可能會對企業文化帶來意想不到的變革。作者因而提出了自下而上的組織變革觀點,對包括設計思維在內的自上而下的變革管理方法提出了批評,同時呼吁消除設計思維的神秘色彩。

埃齊奧·曼齊尼的《創事:社會創新與設計》一文討論了社會創新現象,認為社會創新是設計應用的新興領域。曼齊尼提出了三種類型的創新過程,包括自上而下的創新過程、自下而上的創新過程和混合型的創新過程。在第一種創新過程中,社會創新由戰略設計驅動;在第二種創新過程中,社會創新由地方社區驅動;而第三種創新過程則是第一種創新過程和第二種創新過程的混合體。

圖麗·馬特爾馬基、克斯卡·瓦加卡里奧和艾爾坡·科斯基寧的《移情設計研究進展如何?》對移情設計的演變過程進行了述評。他們指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無論是設計師的角色還是用戶的角色都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設計師的任務已經從傳統的產品設計轉移到其他形式的應用領域。

唐納德·A.諾曼和羅伯托·韋爾甘蒂的《漸進性創新與激進性創新:設計研究與技術及意義變革》一文,基于不同的理論建構了自己的框架,深入闡述了與設計相關的創新過程的原動力,認為以人為中心的設計非常契合于漸進性創新,但不大可能帶來激進性創新。激進性創新通常與技術變革或意義變革有關。



本輯從《設計問題》2014年第2期中選擇了八篇文章,主要涉及具身知識,即通過人之體驗與物理情境之間的交互,培養、維持和應用具身知識。

在《阿波羅的可視化:人機關系的圖形化探索》一文中,雅尼·亞歷山大·路凱薩和大衛·敏德爾運用阿波羅11號登月的數據可視化,闡述了技術人員在技術操作中的行為模式。

如果我們把建筑學理解為設計學科,那么我們對研究會有很多不同的理解。馬金·范·德·維杰、康拉德·范·克里坡和希爾德·海嫩在《研究及設計在學界和業界中的定位問題》一文中,對這些不同的理解進行了探討。他們以基于實踐的研究為基礎,提出了一種混合生產形式,從而調和了傳統的“研究實踐”和“設計實踐”之間的對立關系,將它們統一為“基于設計的研究”。

F.赫斯特·歐森在《轉型模式:創造和諧幸福的交互產品設計》一文中探討了產品作為人的終身伴侶的潛質,產品因而具有調節人與人以及人與世界之間關系的能力。她在文中特別指出,一個人對顛覆性變化的應變能力會嚴重影響到他在身體、心理、社會和精神上的健康與幸福。

在《靈感與構思:數字時代的手繪》一文中,帕姆·申克研究了設計師在商業環境下運用手繪的情況,指出并不存在新發明驅逐經世致用技術的現象。經世致用的技術將以其新的用途繼續為人所用。

海蒂·歐弗麗爾在《蘋果派空間關系學:廚房工作三角區中的愛德華·T.霍爾》一文中重新審視了美國家庭經濟學家克里斯廷·弗雷德里克在1913年提出的廚房“工作三角區”,指出在廚房布局設計中,不僅要考慮廚房工作空間設計的人體工程學,還要考慮動態的人自身的空間需求。

在《樂器設計:通過基于實踐的研究盤活理論》一文中,阿爾瓦羅·西勒羅斯、帕特里西奧·德·拉·夸德拉和羅德里戈·加的斯探討了一種新的設計方法。在深入了解用戶群體的期望、感覺、需求、姿態和意見的過程中,造物漸漸地成型了。

陶菲克·巴爾喬格魯和巴哈爾·埃姆金在《土耳其創新設計最新動態:身份訴求》一文中指出,設計讓古老文化在現代世界中煥發出新的光輝。物體在時間上的連續性有助于加強對自身性和國家身份的認識。

科瑞·泰爾奧格雷、奧烏茲汗·厄茲詹和安提·伊柯寧在《新媒體和設計學中的聲音》一文中對聲音設計和諧波合成進行了區分。他們認為,聲音設計是很多創意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產業包括交互藝術、計算機游戲、電影、廣告和移動電話娛樂應用,等等。

行文至此,譯者深切地感到,本輯內容必將給廣大讀者帶來有益的啟迪。

當然,由于譯者的水平和時間有限,翻譯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譯者

2016年6月12日于江南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乡县| 洛阳市| 渝北区| 龙门县| 翼城县| 信丰县| 武山县| 长宁区| 琼海市| 镇宁| 锡林浩特市| 连江县| 天台县| 绥滨县| 汤原县| 新沂市| 平定县| 抚顺市| 凯里市| 八宿县| 周口市| 游戏| 日喀则市| 高陵县| 盐源县| 巴东县| 龙泉市| 昭觉县| 柳河县| 新源县| 南京市| 合江县| 呼伦贝尔市| 调兵山市| 和田市| 临海市| 慈溪市| 福泉市| 遂川县| 石渠县|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