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溝在白楊坡之西約半里路遠,是大溝南沿凹進去的一個小溝,地方很小,溝底大概不到半畝地大,然后是斜坡,緊接著是懸崖,溝口有兩株柿子樹,直直地站立著,好像是老虎溝的門戶。
老虎溝平日是陰暗、潮濕的,溝底野草青青,斜坡上一個挨一個地長著老虎花和貓兒眼。老虎花是一種野草,肥厚的葉子上紅黃相間,仿佛是老虎身上的斑紋。不過老虎花豬不吃、羊不吃,孩子們對它一點也不感興趣。貓兒眼也是一種野草,但據說根莖有毒,所以孩子們也不敢動他。
老虎溝平時沒有人去,水庫修好后,水面一直淹到老虎溝口,堵住了通往里面的小路,那里面就更無人光顧了。仲秋時候的一個禮拜天,一群孩子橫游過水庫,到老虎溝口的柿樹上采摘蛋柿,忽然發現老虎溝內的斜坡上白花花一片,眾孩子大為驚奇,一齊入內去看,卻發現過去的老虎花沒有了,斜坡上密麻麻全是胖乎乎的蘑菇,當然,是可以食用的、湯香肉嫩的野生蘑菇。
孩子們如得珍寶,興奮極了,光著屁股爬上斜坡,就瘋狂地就采了起來,他們后來用柿樹枝做了一個木排,將蘑菇小山一樣堆在上面,兩腳撥水,手推木排,將蘑菇運送到對岸,然后大家一個個滿載而歸。
后來孩子們又發現老虎溝大量生長地軟,那是一種類似木耳但比木耳薄得多、也美味得多的菌類,生長于潮濕的坡地上,是農家過年必備的美味。老虎溝從此名聲大噪,游泳的孩子下水的第一目標便是它,初學游泳的孩子無力橫渡水面到達老虎溝,往往一臉沮喪,對能輕松來去的人佩服且羨慕,自認沒有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