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朋友提醒,不要讓小孩子乘車坐在副駕駛座,但是我執(zhí)行得并不好,我開車的時候,孫女坐前排的現(xiàn)象屢有發(fā)生,好在還沒有出現(xiàn)過險情,之所以一直保持安全狀況,我想最重要的是心理原因。多少年來,只要是孫女坐在車上,我頭腦里行車安全這根弦尤其繃得緊。俗話說隔輩親,當(dāng)爺爺?shù)陌褜O女當(dāng)命根子一樣疼愛,想想吧,命根子坐在車上,這開車還不得多加小心啊。孫女在與不在車上,我的感覺絕對不一樣,通常情況下,假如孫女不在車上,我是能開多快就開多快;但是如果孫女坐我的車,我必須謹(jǐn)慎又謹(jǐn)慎,保證百分之百的安全,車速快不到哪里去。
當(dāng)然,朋友的提醒并不多余,這小孩子坐前排,會分散開車人的注意力,遇到緊急情況增加處理難度,尤其不安分的孩子坐前排,就更要時刻小心了,我就曾經(jīng)遭遇過“亂擋分子”。
“亂擋分子”不是別人,正是我的小孫女。
小孫女5歲那年我?guī)哂H戚,走著走著,忽然感覺車慢下來了,踩一腳油門也無濟于事,漸漸地,車似乎要停下來,而發(fā)動機動靜還不小。這是怎么回事?疑惑中我看了看變速桿,卻是在空擋位置。不用說,是剛剛小孫女在座位上一陣不老實,一腳蹬在變速桿上,把變速桿蹬到空擋上去了——自動擋的車所有擋位在一條直線上。我順手給那個小屁股一巴掌:“你個‘亂擋分子’!”緊接著停車重新掛擋起步。
雖說是亂擋,好在沒造成什么惡果,也就當(dāng)個笑話說說罷了,但是,這個“亂擋分子”搗亂的事還是沒有杜絕。
有一次我從學(xué)校接孫女回家,走過一個路口時,孫女說要吃肉夾饃,吃就吃唄,這好辦,我把車停在路旁,囑咐孫女在車上老實待著。一會兒工夫,我買回肉夾饃遞給孫女,再拿車鑰匙發(fā)動車,卻覺得鑰匙孔不通暢,使勁捅進(jìn)去又捅不到底,這車是沒法開了。我問怎么回事,坐在車上的鄰家女孩告訴我,趁我買肉夾饃的時候,“亂擋分子”拿透明膠帶貼住了鑰匙孔,而我又沒發(fā)現(xiàn),楞把透明膠帶戳進(jìn)鑰匙孔里了。你說氣人不氣人,小姑娘家家的這么調(diào)皮。我嚇唬“亂擋分子”:“這車開不動了,今天晚上你就在這里看車吧!”老停在那里也不是個事啊,我只好打電話求援,最后還是鄰家女孩的爸爸,找了硬硬的細(xì)鋼絲,把鑰匙孔里的膠帶摳出來,才解決了這個難題。
如今我孫女已經(jīng)過了“七歲八歲狗也嫌”的年齡段,坐車也很少在前排,“亂擋”的可能性基本排除,但是我還是提醒一些喜歡讓小孩子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朋友小心一點:切實提防“亂擋分子”,并且一定按照要求,讓孩子坐在后排的兒童專用座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