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西游阿曼散記

阿曼(阿曼蘇丹國,Sultanate of Oman)之行雖然一波三折,卻是我首次到中東,短短6天的所見所聞牢牢地刻在了我的記憶里。

出發前的準備

收到阿曼簽證之前,我一直在糾結如何到阿曼駐華使館換取出國證明。其實很簡單,只需要護照復印件和簽證復印件即可,費用90元,兩個工作日便能辦好。為了這件事我專門跑一趟北京肯定不合算,求朋友幫忙意味著他需要跑兩趟使館,完了還需要幫我寄回來,很麻煩。

9月5日,我收到Yasser發來的電子簽證,馬上便給阿曼駐華使館打電話,希望可以把材料和相關費用寄過去,然后使館再把辦好的出國證明快遞回來。但工作人員回答沒有這項業務,不過倒是給了中介周先生的電話。我立即聯系周先生,要了他的電子郵箱,把兩個復印件發過去,周先生馬上回復“資料收到,馬上去辦”,我頓時松了口氣。兩日后辦好,9日就收到了快件。費用總共500元,雖說貴點,但總比自己跑一趟北京劃算得多,也比求朋友幫忙安心得多。第一次發現中介太可愛了!

我雖然為這次阿曼之行準備了很長時間,查了許多資料,自以為很充分,但因為這些工作大都是訂過機票之后才做的,難免還有許多缺憾:一是對阿曼了解越多,越覺得返程機票訂早了,應該在阿曼多待幾天才好。二是出發當天上午才了解到,如果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轉機時停留時間超過5小時,就可以申請多哈半日游,而我訂機票時,只知中轉不讓出機場,只留了兩小時。

我9月17日15:30出發,坐機場大巴到鄭州,先飛北京,再飛卡塔爾首都多哈,然后轉飛阿曼首都馬斯喀特(Muscat)。當地時間10:30從馬斯喀特機場出來,順利坐上布賴米大學接機的小車,下午兩點到達布賴米賓館(Al Buraimi Hotel),前后近27小時,實際飛行時間不到11小時,回程同樣花二十七八個小時。滿打滿算,我在阿曼待的時間不到6天5夜,其中七八個小時在馬斯喀特到布賴米的往返路上,途經漂亮的海濱城市蘇哈(Sohar)。

千堡之國

盡管我只在布賴米和馬斯喀特待了6天,但對阿曼千堡之國的美卻深有感觸。

阿曼位于阿拉伯半島東南部,面積30.95萬平方千米(2/3為沙漠),與阿聯酋、沙特、也門等國接壤,瀕臨阿曼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達1700千米。人口277萬(2010),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貨幣為阿曼里亞爾(Rial),一里亞爾約合17元人民幣。除東北部山區外,均屬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分兩季,5月至10月為熱季,氣溫高達40℃。阿曼是阿拉伯半島唯一擁有海灘、山地和沙漠的國家,加上原汁原味的中東風情,是中東游的理想勝地。

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廣泛進行海陸貿易活動,并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公元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508—1650年被葡萄牙統治,1742年波斯人侵入,后來被英國殖民主義者長期掠奪和控制。1973年,英國軍隊撤出阿曼。

阿曼現存古堡要塞500多座,因此有千堡之國的美稱。布賴米市中心就有一座古堡,可惜大門緊鎖,只能從外面觀賞。首都馬斯喀特是一座中世紀的古老港口城市,老城周圍光禿禿的山頭上,古堡、要塞、瞭望塔更是隨處可見,無言地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滄桑。葡萄牙統治時期所建的米拉尼(Mirani)和杰拉里(Jalali)兩座軍事堡壘是馬斯喀特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古跡,只可惜米拉尼正在修繕之中,我未見其完整風貌。繞著米拉尼古堡轉了大半圈,我發現其背后是一個海灣,不遠處的海灣盡頭,又是一個古堡。于是我沿海邊步道一直往西走,但在一個大門前被攔住了去路,原來那里是軍事重地。

實際上,在我看來,阿曼千堡之國的美稱之所以名副其實,不僅僅因為這些古堡要塞,更因為阿曼人對古堡深入骨髓的熱愛。其一,古堡造型是阿曼人裝飾點綴的元素之一,極具特色。在會議代表居住的布賴米賓館樓前的圓形花池里,就赫然矗立著一座小型古堡,從大街上就看得清清楚楚,遮擋著大半個賓館大樓。離賓館不遠,兩條主干道之間的綠色隔離帶中,同樣有一座古堡模型。而在馬斯喀特老城Bait Al Zubair博物館的袖珍花園里,有一個袖珍古堡王國,大概是阿曼各地古堡的集錦,非常令人震撼。其二,布賴米及馬斯喀特街道兩旁的建筑物,大都墻厚窗小,結實大氣,加上部分房屋圓形瞭望塔式的造型,酷似古堡。可見,阿曼人對古堡確實情有獨鐘。

乳香之邦

乳香(frankincense)是阿曼的特產,堪稱阿曼的國寶,阿曼因此有乳香之邦的美稱。阿曼人對乳香及相關香水產品喜愛有加,乳香已滲透到阿曼人生活的各個角落,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

乳香是從奇特的野生天然乳香樹上分泌出來的樹脂。公元前450年,歷史學之父、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他的傳世名作《歷史》中,就曾提到過乳香:“舉國上下到處飄蕩、散發著絕妙的甜香?!痹诼L的4000年歷史中,乳香貿易一直是阿曼的經濟支柱,直到1939年,乳香貿易仍占阿曼出口額的75%。據說乳香還有許多實際的功用,可以用來治病和美容,因為它有解毒功能,當地人一直用乳香入藥,幫助消化和祛痛。

在馬斯喀特老市集——馬特拉市場(Mutrah Souq)里,不乏專門經營各色乳香及相關產品的小店。該市場由一條小街和兩旁發散出去的無數條狹窄的小巷組成,無論是小街還是小巷兩旁,滿是經營各色商品的小店鋪,有琳瑯滿目的阿曼傳統銀飾及阿拉伯工藝品,有色彩斑斕的克什米亞長裙和披肩,有穿著黑白兩色長袍的熙熙攘攘的阿拉伯人群,空氣中則總是彌漫著乳香的濃濃香味。

阿曼男人尤其酷愛乳香,“聞香識男人”是阿曼的特色。在布賴米賓館大廳,身穿白色長袍的阿曼朋友Said當眾把煙霧繚繞的乳香爐塞在長袍下,身體力行地為大家展示阿曼男人對乳香的鐘愛。我上前湊熱鬧,沒有長袍可熏,只好熏熏我的雙肩背包了。

在馬斯喀特的三天,我們在Said的帶領下逛了兩次馬特拉市場,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收獲。最后Said又特意把我安頓在市場旁邊的Naseem賓館,使我在最后一天半的阿曼行里,得以多次在市場里閑逛,更多地感受阿曼人的衣食住行。

為了讓歐洲文化課的學生對阿曼乳香之邦的美稱有一點感性認識,我特意買了一袋乳香、一個香爐和一袋焚香用的木炭,可惜好像沒幾個學生感興趣,許多學生甚至都懶得看一眼,大大出乎我意料。

除了乳香,阿曼還盛產玫瑰、茉莉等香料作物,首都馬斯喀特歷來就是經銷這些香料的地方。因此,在阿曼,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空氣中就有濃郁的香料氣息。乳香之邦的美稱確實名不虛傳。

搭便車

阿曼的旅游業很不發達,出行也不方便。首都馬斯喀特和布賴米都沒有公交車,出租車雖然不算貴,街上跑的卻不多。對我這樣的游客來說,要么步行,要么出租,還有一種途徑,那就是搭便車。據說在阿曼搭便車非常普遍,從未嘗試搭陌生人便車的我,這次有了三次搭便車的經歷。

在布賴米有過一次被動搭便車的經歷,想來有點后怕。

布賴米不大,報到的那天晚上,我先后搭Said和Yasser的車在布賴米轉了兩圈,主要看街景和周圍與阿聯酋的邊境線。但在布賴米的兩天時間里,我兩次獨自一人出來參觀布賴米的店鋪和街道。最喜歡的還是其富有特色的古堡般的建筑,當然還有隨處可見的清真寺。為了近距離欣賞布賴米最大的清真寺,在布賴米的最后一天早上,我起了個大早,獨自往不遠處的清真寺走去。遠遠看見清真寺的塔樓,大概只剩四五百米遠時,一輛小車在我身旁戛然而止,開車的老先生示意我上車。短短幾分鐘車程,和老先生有簡單的交流,他的英語詞匯不多,我當然對他的阿拉伯語一無所知。到教堂門口,我表示感謝,準備下車,這時讓我吃驚的事情發生了,老先生捻捻手指,然后伸出三個指頭,示意要我付費。我尷尬之極,告訴他我身上一分錢沒帶,手里只有一個相機,一副眼鏡和一把房門鑰匙。他指指我的相機盒子,原來他把它當錢包了。我打開盒子,給他看看相機。沒辦法,他只好讓我走了。無論他要的是3還是0.3個里亞爾,都夠貴的。

在馬斯喀特兩次搭便車的經歷就愉快得多。馬斯喀特由馬斯喀特、馬特拉(Mutrah)和魯威(Ruwi)三個區組成。我在阿曼最后一天半住宿的Naseem賓館位于馬特拉區古老的馬特拉市場旁邊,窗外就是船只往來頻繁的港口,港口里停泊著兩只大型游艇,據說是以前的皇家游艇。22日晚飯后,我獨自沿著海濱大道往東走,希望能夠走到馬斯喀特城門博物館(Muscat Gate Muse Gum),一路走,一路欣賞兩邊的夜景。走出去一個小時,還不見城門的影子,倒是發現一個漂亮的海濱公園Riyam Park,只好決定放棄。正好有輛車從公園停車場出來,我決定試試運氣。車上兩個小伙子很爽快地讓我上了車,路上我們聊得很愉快。第二天早上我6:30從賓館出發,繼續去馬斯喀特區尋找城門博物館,再次順利坐上順風車。聽說我對博物館感興趣,小伙子很熱心地過了城門博物館,把我放在另兩個博物館中間。那天上午,我在馬斯喀特老城逛了5個半小時,四個博物館、三座古堡、兩座城門、四五座清真寺,當然還有莊嚴氣派卻又不失俏麗典雅,色彩斑斕、極具特色的阿拉伯式宮殿——阿曼皇宮,都使我流連忘返。除了在Bait al Zubair博物館里見到兩對夫婦外,無論街上,還是在景點,我都是唯一的游客。中午12點,為了趕回去參觀賓館旁邊的Bait al Baranda博物館,我攔了一輛出租車返回賓館,花了200Baisa(1里亞爾=1000Baisa)。這是我在阿曼第二次坐出租車,與前一天一樣,司機并不漫天要價,盡管阿曼的出租車沒有計程器,盡管我一看就是個外國人。

前一天下午,為了修那個糟糕透頂的松下相機,我16點從賓館出來,先是在馬特拉市場逛了1個小時,無意中見識了空蕩蕩的市場里一家家店鋪嘩啦啦開門營業的景象。好不容易等到幾家電子維修部17點鐘開門,但問了三四家,都修不了,每個老板都建議我去4千米外的魯威區。我截了一輛出租車,司機是個黑人小伙子,要價3里亞爾。我試圖還價,但他說不能再少了,往返價,我沒想到他說的是往返價,立馬成交。從馬特拉區到魯威區,拐了無數彎,鉆了無數小胡同。問了四五家電子修理部,最后終于找到修相機的地方,老板說最少需要兩三個小時。我在馬斯喀特只有一天時間了,實在等不起,于是臨時決定買個新相機。小伙子又拉我去一個大超市。隨著時間的一點點流逝,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主動提出多付他一個里亞爾。但回到賓館,我發現前后用了整整一個半小時,就給了他5里亞爾,問他夠不夠,小伙子表示滿意。兩次打車、兩次租車給我的感覺,阿曼的小伙子很有紳士風度。但第三次租車,碰上個精明的印度小伙子,在阿曼做生意6年了,晚上開黑出租。因為是賓館老板幫忙聯系的,不好再說什么,一路上聊得也很愉快。但之前說好8里亞爾,到機場后他說沒零錢,硬是少找我1里亞爾。

三次搭便車,三次坐出租,使我有幸與更多的阿曼本地人交流。聽說我來自中國,他們都知道那是個遙遠的國度,但都表示我并非他們所見的第一個中國人??梢娫诎⒙@么一個旅游不發達的小國,也有中國人的身影。

阿拉伯男子

“傳統的阿曼穆斯林女性是養在深閨,即使嫁為人婦之后,也是身入深海侯門,不用外出工作。但是畢竟到了現代,女人不工作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對網友博文《阿曼的穆斯林女人》中的這兩句話,我體會更深的還是第一句。

在阿曼六天,除了布賴米大學教職工,我只在布賴米賓館前臺見過一個女性工作人員。許多在我們看來傳統女性的工作,都由阿拉伯男性做著,這大大顛覆了我的固有觀念。賓館房間服務員,清一色男性小伙子,嫻熟地整理著亂七八糟的床鋪,看我慌慌張張地回去拿空禮品盒,羞澀地告訴我跑錯了房間;布賴米街邊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成衣店里,都坐著兩三個正在縫紉機邊忙碌的男裁縫,看到我進門,無不好奇地停下手中的活計,悄悄打量我這個來自遠方的游客;各類飲食店里,年齡各異的男服務員彬彬有禮,熱情周到,麻利地跑進跑出;馬特拉市場形形色色的店鋪前,男店員熱情地招攬顧客,不厭其煩。埃及的Marwa選了一條披肩,從35里亞爾還價到8里亞爾,最后還是沒要,小店員不惱不火,照樣禮貌地歡迎我們再來?;貋砺飞?,Marwa果然買了它。

羞澀、友好、熱情、禮貌、勤勞,是我對阿曼男人的初步印象。在布賴米街邊綠化帶,一個穿著綠色制服的工人正在驕陽下用水龍頭為花草澆水,他顯然聽不懂英語,但我搖搖手里的相機,問他可否照相,他羞澀地點頭同意,并很認真地看著我的鏡頭。在馬斯喀特城門博物館,兩個工作人員看我等在城樓上,主動提前開了博物館大門。等我出來,他們正在用水龍頭沖洗外面的樓梯,想到沙漠中水貴如油,這么嘩嘩流著著實令人心疼,于是我再次舉起照相,他們同樣很配合。盡管覺得浪費,但卻明白了沙漠之國為何那么干凈整潔。

其實只要看看我的幾個埃及老朋友,就明白工作的確不是阿拉伯女人的第一要務。2006年我在洛杉磯訪學時,結識了三個埃及朋友:Yasser,Said F.和Mansour,他們的妻子都是碩士畢業,但結婚后相夫教子就是她們唯一的工作。三家如今有七個孩子,最大的10歲,最小的剛出生幾天,Yasser的第二個孩子馬上出生。不過他們一致認為,等孩子大了,妻子還是會出去工作。一個男人養活全家四五口,甚至更多,想起來都替他們捏把汗。難怪三個埃及朋友除了Said剛回埃及開羅工作,Yasser如今在阿曼,Mansour在離阿曼很近的阿聯酋工作。不過這也是讓我非常羨慕的一點,對他們來說,出國工作似乎是家常便飯。

阿曼之行已成歷史,但阿曼卻永遠留在了心里。

2012年10月1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东县| 伊金霍洛旗| 贵港市| 灵武市| 宝山区| 望江县| 拉孜县| 屏边| 武功县| 和田县| 大厂| 卢氏县| 集安市| 会昌县| 潞西市| 教育| 光山县| 萨嘎县| 阿尔山市| 五河县| 雅江县| 高碑店市| 彭水| 宜宾县| 金溪县| 临夏市| 佛山市| 鹿邑县| 黑山县| 旬阳县| 徐水县| 米林县| 土默特右旗| 竹山县| 黄龙县| 沧源| 安达市| 南安市| 含山县| 阳江市| 革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