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共同犯罪的認定
- 法律碩士聯考常考重難點專題講解(非法學與法學通用)
- 白文橋
- 6957字
- 2019-11-19 10:24:22
※【重點難點】構成共同犯罪的條件有:(1)主體條件:有兩個以上的犯罪主體。(2)客觀要件:必須具有共同犯罪的行為。(3)主觀要件: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例8-1(多選):甲為了勒索財物試圖綁架丙,甲找到自己的朋友乙共謀,恰好丙欠乙的貨款2萬元一直沒有歸還。甲、乙便將丙拘禁。關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構成綁架罪
B.乙構成非法拘禁罪
C.甲、乙構成綁架罪共同犯罪
D.甲、乙構成非法拘禁罪共同犯罪
【講解】A項表述中,甲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將丙綁架,構成綁架罪。B項表述中,乙以索取債務為目的將丙非法拘禁,構成非法拘禁罪。C項表述中,乙沒有綁架罪的故意,甲、乙不構成綁架罪的共同犯罪。D項表述中,甲、乙雖不構成綁架罪的共同犯罪,但可在非法拘禁的重合限度內承擔共同犯罪的罪責。
【答案】ABD
例8-2(多選):甲唆使乙(14歲)盜竊金磚一塊,又指使丙(15歲)將20克海洛因賣給吸毒者。關于本案,下列定性正確的是( )。
A.甲、乙構成盜竊罪的共同犯罪
B.甲、丙構成販賣毒品罪的共同犯罪
C.甲是盜竊罪的間接正犯
D.丙是販賣毒品罪的正犯
【講解】A、C項表述中,乙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不對盜竊罪負刑事責任,甲、乙不構成盜竊罪的共同犯罪,甲是間接正犯,乙不構成犯罪。B、D項表述中,丙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應對販賣毒品罪負刑事責任,甲、丙構成販賣毒品罪共犯,甲是教唆犯,丙是正犯(實行犯)。
【答案】BCD
例8-3(單選):甲、乙共謀殺害丙,相約翌日到丙家共同下手將丙殺死;甲如期到丙家,而乙未去,甲一人將丙殺死。關于本案,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甲、乙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
B.甲、乙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
C.甲構成故意殺人罪即遂,乙不構成犯罪
D.甲、乙是故意殺人罪的正犯
【講解】A、B、C項表述中,二人以上共謀實行犯罪行為,但只有一部分人實施了犯罪,沒有直接實行犯罪的共謀人構成所共謀的共同犯罪的行為。對于共謀行為,未參加實行的,也按照共犯處理。此外,根據“一人既遂,整體既遂”的共犯處理原則,甲、乙都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D項表述中,甲是正犯(實行犯),乙不是正犯。
【答案】A
※【重點難點】下列情形貌似共同犯罪,但因缺乏共同故意或故意的內容不一致,不認為是共同犯罪:(1)過失犯罪不構成共同犯罪。但有特例,即《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交通肇事案件解釋》)第5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此為交通肇事罪的“過失共犯”。(2)把他人當工具利用的不構成共同犯罪。這種情形稱為間接正犯或間接實行犯。間接正犯分為兩種情況:①利用沒有責任能力或沒有達到責任年齡的人去實行犯罪的,利用者與被利用者之間不是共犯,利用者為間接正犯。②利用不知情的人的行為。(3)事前無通謀、事后提供幫助的行為不構成共同犯罪。事前無通謀的窩藏、包庇行為及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等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產生收益的行為,不屬于共同犯罪,應單獨予以定罪處罰;但是,如果事前有通謀的,則應成立共同犯罪。(4)過限行為不構成共同犯罪。實行過限行為是指在共同犯罪中,有共同犯罪人實施了超出共同犯罪故意范圍的行為。實行過限行為由實施者個人承擔責任,其他人不承擔共犯責任。(5)“同時犯”不構成共同犯罪。同時犯是指二人以上同時以各自行為侵害同一對象,但彼此之間無意思聯絡的情況。(6)在共同實行的場合,不存在片面共犯。所謂片面共犯,是指對他人犯罪暗中相助的情況。因為受到暗中相助的實行犯不知情,所以不能與暗中相助者構成共犯。但是,對于暗中相助者可按照從犯處理。
例8-4(單選):甲、乙共謀盜竊丙家,甲在外放風,乙入戶盜竊。乙盜竊得手后被室主丙發現,乙為抗拒抓捕將丙打死。則( )。
A.甲、乙構成搶劫罪共犯
B.甲構成搶劫罪,乙不構成犯罪
C.甲、乙構成必要共同犯罪形式
D.甲、乙成立盜竊罪共犯
【講解】A、B、D項表述中,甲、乙共謀盜竊,甲構成盜竊罪,乙入戶盜竊,為抗拒抓捕而使用暴力將丙打死,乙構成轉化型搶劫罪,對于乙的實行過限行為,甲不負搶劫罪的刑事責任。此外,由于盜竊罪與搶劫罪二罪在盜竊罪的部分出現重合,故認為二人在盜竊罪的范圍內成立共同犯罪。其他類似在重合部分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形如: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罪重合于故意傷害罪;強奸罪與強制猥褻、侮辱罪重合于強制猥褻、侮辱罪;綁架罪與非法拘禁罪或者敲詐勒索罪重合于非法拘禁罪或者敲詐勒索罪;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與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國家秘密罪重合于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等等。C項表述中,甲、乙構成任意共犯形式。
【答案】D
例8-5(單選):甲想通過廣告、征訂等方式推銷其侵犯著作權人乙編寫的考研教材,甲還指使事前與甲通謀的經銷商丙幫助銷售考研教材的復制品,獲利達60萬元。則( )。
A.甲、丙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共同犯罪
B.甲構成侵犯著作權罪,丙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
C.甲、丙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和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共同犯罪,實行數罪并罰
D.甲、丙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共同犯罪
【講解】A項表述中,對于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的,構成侵犯著作權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規定,“復制發行”包括復制、發行或者既復制又發行的行為。侵權產品的持有人通過廣告、征訂等方式推銷侵權產品的,屬于“發行”。可見,甲構成侵犯著作權罪。丙與甲事前通謀,甲、丙構成侵犯著作權罪的共同犯罪。B項表述中,由于甲、丙事前通謀,丙不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倘若甲、丙沒有事前通謀,丙對甲侵犯著作權的作品予以銷售的,才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C項表述中,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實施侵犯著作權犯罪,又銷售該侵權復制品,構成犯罪的,應以侵犯著作權罪定罪處罰,銷售侵權復制品的行為不再獨立評價;實施侵犯著作權犯罪,又銷售明知是他人的侵權復制品,構成犯罪的,應當實行數罪并罰。從本題表述的情形分析,丙銷售的侵權復制品并非“他人”的侵權復制品,而是事前通謀行為,丙銷售侵權復制品的行為被侵犯著作權罪吸收,不再獨立評價。D項表述的情形,其理由在A、B、C項解析中已述及。
【答案】A
例8-6(單選):甲明知乙正在追殺丙,由于甲與丙有仇,便暗中設置障礙物將丙絆倒,乙乘機趕上丙,將丙殺死。甲在角落里目睹了丙被殺的全過程。對于本案,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甲、乙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
B.甲是主犯,乙是幫助犯
C.甲是實行犯,乙是片面幫助犯
D.甲、乙都是實行犯
【講解】A項表述中,甲、乙屬于片面共犯,片面共犯不能認定為共同犯罪。B、C項表述中,認定為幫助犯須以構成共同犯罪為前提,不能將任何幫助行為都認定為共同犯罪中的幫助犯。既然不存在共同犯罪,也就無所謂主犯、幫助犯。甲、乙的情形屬于片面共犯,乙是片面幫助犯。D項表述中,甲是實行犯,乙并非實行犯,而是片面幫助犯。
【答案】C
例8-7(單選):下列選項中,構成共同犯罪的有( )。
A.乙欲對丙實施強奸行為時,甲在乙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暴力將丙打傷,乙得以順利實施奸淫行為
B.醫生甲與住院患者丙有仇,甲指使不知情的護士乙給丙注射毒藥,致丙死亡,甲、乙構成共同犯罪
C.甲試圖入室盜竊,但苦于無法入室,便求助于乙,并說明用途。乙給甲提供一把萬能鑰匙,甲憑借這把鑰匙,入室竊得大量錢財
D.甲、乙互不相識,都和丙有仇,碰巧一次同時殺丙,甲開槍沒有命中,乙將丙打死,甲、乙是故意殺人罪既遂
【講解】A項表述的情形為片面共犯,片面共犯不構成共同犯罪。B項表述中,護士乙不知情,甲利用乙犯罪,甲是間接正犯,不構成共同犯罪。C項表述中,甲是盜竊罪的實行犯,乙沒有實施刑法規定的盜竊罪的實行行為,不是實行犯,但甲提供了幫助,是幫助犯,甲、乙構成共同犯罪。D項表述中,甲、乙都是實行犯,但沒有共同犯意,屬于同時犯,同時犯不構成共同犯罪,甲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乙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
【答案】C
例8-8(多選):甲教唆乙殺丙,乙將丙殺死后,為了焚尸滅跡,放火燒毀了丙家并導致附近多戶居民房屋著火,但甲對乙的放火行為毫不知情。則( )。
A.甲構成故意殺人罪
B.乙構成故意殺人罪、放火罪
C.甲、乙構成故意殺人罪、放火罪的共同犯罪
D.對甲應當從重處罰
【講解】A、B、C項表述中,甲、乙二人只成立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就放火罪而言,只能由乙個人單獨承擔刑事責任,因為乙實施的放火行為屬于實行過限行為,甲對放火這一實行過限行為不承擔責任。針對D項表述,根據《刑法》第29條第1款,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可見,乙并非不滿18周歲的人,對甲不能從重處罰,只能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
【答案】AB
例8-9(單選):甲、乙為索債共同將丙非法拘禁,乙外出時,甲單獨向丙催債,并將丙打成重傷。則( )。
A.甲構成非法拘禁罪,乙構成故意傷害罪
B.甲、乙構成非法拘禁罪的共同犯罪,甲還構成故意傷害罪
C.甲、乙構成故意傷害罪的共同犯罪
D.甲、乙構成非法拘禁罪和故意傷害罪,對二人應實行數罪并罰
【講解】甲、乙構成非法拘禁罪的共同犯罪。甲單獨使用暴力致使丙受重傷,甲的行為轉化為故意傷害罪(轉化犯),但乙外出,并沒有傷害的實行行為,乙的非法拘禁行為不轉化,乙不構成故意傷害罪。
【答案】B
※【重點難點】共同犯罪的形式有:(1)根據共同犯罪是否能夠任意形成為標準,可以將共同犯罪分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任意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構成法律沒有限制主體數量的犯罪。刑法分則條文規定的犯罪一般是以單個人犯罪為基準的,所以刑法分則中規定的大多數犯罪都是任意共同犯罪形態。必要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構成法律規定其犯罪主體是二人以上、必須采取共同犯罪形式的犯罪,包括對向犯和眾多犯。對向犯是指以存在二人以上相互對向的行為為要件的犯罪,包括:雙方的罪名與法定刑相同的對向犯,例如,重婚罪、代替考試罪;雙方的罪名與法定刑不同的對向犯,例如,賄賂罪中的行賄罪與受賄罪;只處罰一方行為的片面對向犯,如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只處罰販賣者,不處罰購買者。嚴格地說,由于片面對向犯只處罰一方,因而不是共同犯罪形式。眾多犯是指以多人實施向著同一目標的行為為構成要件的犯罪。眾多犯包括兩種聚眾性共同犯罪和集團性共同犯罪。(2)根據共同故意形成的時間為標準,可以將共同犯罪分為事前通謀的共同犯罪和事前無通謀(事中通謀)的共同犯罪。事前通謀的共同犯罪是指共同犯罪人在著手實行犯罪前就已經形成共同故意的共同犯罪。事前無通謀的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共同故意在著手實行過程中才形成的共同犯罪。(3)根據共同犯罪有無分工為標準,可以將共同犯罪分為簡單共同犯罪和復雜共同犯罪。簡單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均參與實行某一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即每一個共同犯罪人都是實行犯的共犯形態,故又稱為共同實行犯或共同正犯。復雜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有所分工,存在著教唆犯、幫助犯和實行犯區別的共犯形態。(4)根據共同犯罪人之間有無組織形式為標準,可以將共同犯罪分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是指共同犯罪人之間無特殊組織形式的共同犯罪。特殊共同犯罪是指3人以上為多次實行某種或幾種犯罪而建立起來的犯罪組織,又稱為有組織犯罪或犯罪集團。
例8-10(單選):甲教唆乙、丙盜竊銀行,丁為乙、丙提供打開銀行大門的鑰匙。甲、乙、丙、丁的犯罪屬于( )。
A.必要共同犯罪
B.簡單共同犯罪
C.特殊共同犯罪
D.復雜共同犯罪
【講解】簡單共同犯罪的共犯人都是實行犯,復雜共同犯罪的共犯人有實行犯,還有幫助犯、組織犯、教唆犯等其他共犯形態。本案中,甲是教唆犯,乙、丙是實行犯,丁是幫助犯,因而是復雜共犯。
【答案】D
例8-11(單選):下列選項中,構成共同犯罪的有( )。
A.甲從小販手中購買100張淫穢光碟
B.國家工作人員乙向鄭某索取巨額賄賂
C.丙聚集多人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和交通秩序,情節嚴重
D.丁答應嚴某,待竊得5部手機后,幫助其尋找銷路
【講解】A項表述中,對向犯包括只處罰一方行為的片面對向犯,如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只處罰販賣者,不處罰購買者,因而不構成共同犯罪。B項表述中,對向犯包括雙方的罪名與法定刑不同的對向犯,如行賄罪與受賄罪。受賄罪包括收受賄賂型受賄罪和索賄型受賄罪,對于索賄的,無所謂行賄,因而不構成共同犯罪。C項表述中,在聚眾性共同犯罪中,除了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刑法》第291條)和聚眾阻礙解救被收買的婦女、兒童罪只處罰首要分子外,刑法分則規定的其他聚眾犯罪(如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都既處罰首要分子,又處罰積極參加者(聚眾淫亂罪處罰的是首要分子和多次參加者)。D項表述中,丁與嚴某事前通謀,構成盜竊罪的共同犯罪。
【答案】D
例8-12(單選):甲、乙夫婦因8歲的兒子嚴重殘疾,生活完全無法自理而生活痛苦。某日,甲往兒子要喝的牛奶里放入“毒鼠強”時被乙看到,乙說:“這是毒藥吧,你給他喝呀?”見甲不說話,乙嘆了口氣后就走開了。毒死兒子后,甲、乙二人一起掩埋尸體并對外人說兒子因病而死。關于甲、乙行為的定性,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甲與乙構成故意殺人的共同犯罪
B.甲構成故意殺人罪,乙構成包庇罪
C.甲構成故意殺人罪,乙構成遺棄罪
D.甲構成故意殺人罪,乙無罪
【講解】甲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乙明知甲往兒子的牛奶中放入毒藥將會發生兒子死亡的后果,作為監護人的乙并沒有制止,沒有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而掩埋尸體是甲、乙二人犯罪后隱藏罪行的行為。甲、乙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其行為方式是作為和不作為的結合。
【答案】A
例題拓展
例8-13(多選):下列選項中,構成共同犯罪的有( )。
A.甲、乙共謀殺丙,但屆時由于乙肚子疼痛而沒有前往犯罪地點,由甲一人殺死丙
B.甲為了勒索贖金而扣押丙,甲的朋友乙得知后幫助甲勒索
C.甲竊取他人財物后被被害人追趕,乙使用欺騙手段使甲擺脫被害人的追趕,使甲最終獲得財物
D.甲扶著乙的手在樹林里的射擊場練習射擊,結果有一發子彈不小心擊中了路過樹林的農民丙,致其死亡
【講解】A項表述中,甲、乙已有共謀,形成了共犯故意,甲、乙均有實行的意圖,實行犯罪的只有甲,沒有乙,但乙并沒有切斷自己的事前共謀行為與甲的實行行為之間的聯系,應當認定為共同犯罪。B項表述中,事前無通謀共同犯罪的內容中有承繼共犯之說。承繼的共同正犯,是指前行為人已經實施了一部分正犯行為之后,后行為人以共同實施的意思參與犯罪,并對結果的發生起重要作用的情況。構成承繼共犯,必須在犯罪終了之前(如果是狀態犯,則在犯罪既遂之前;如果是繼續犯,則在繼續狀態消除之前)。綁架罪屬于繼續犯,如果人質仍處于控制狀態,這意味著犯罪行為沒有終了,因而構成承繼的共同犯罪。C項表述中,甲的盜竊行為已經既遂,盜竊罪屬于狀態犯,乙再行加入幫助(不論甲是否知道乙在提供幫助),不構成共同犯罪。D項表述中,過失犯罪不構成共同犯罪。
【答案】AB
例8-14(案例):2016年5月,方某、魏某共謀到方某工作的單位盜竊職工工資。同年6月4日,二人在一飯店內再次預謀盜竊事宜。6月5日零時,方某騎摩托車帶魏某竄至A建筑公司盜竊。魏某在方某的幫助下翻墻入院,進入員工宿舍竊取王某、文某人民幣1000余元,后翻墻出院,與在外等候把風的方某會合。方某認為偷的錢太少,就讓魏某再次入室盜竊,途中方某將一把匕首交給魏某。魏某再次翻墻入院,在進入另一員工宿舍盜竊時,驚醒了睡覺的員工陶某。魏某被陶某抓住后為逃脫抓捕,遂用匕首朝陶某胸腹部連刺數刀后翻墻逃跑。陶某因心臟、脾臟、肝臟被刺后,失血性休克而死亡。8月15日,方某向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所實施的行為,公安機關在方某的協助下,將魏某抓獲歸案。
請結合案情分析下列問題,并說明理由:
(1)方某、魏某的行為性質。
(2)方某、魏某的量刑情節。
【參考答案】(1)方某、魏某的行為性質:①方某與魏某共謀盜竊,從宿舍竊得人民幣1000余元,屬于入戶盜竊,二人構成盜竊罪的共同犯罪。②方某與魏某共同構成搶劫罪。魏某在盜竊被發現后,為抗拒抓捕而使用暴力致使被害人陶某死亡,其入室盜竊和攜帶兇器盜竊的盜竊行為轉化為搶劫罪。在實施第二次盜竊前,方某為魏某提供兇器匕首,其意圖在于一旦盜竊被發現時使用匕首拒捕或劫取財物,表明其已考慮到在盜竊時可能被發現,需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脅的方法抗拒抓捕,主觀上至少對持匕首實施暴力導致他人傷亡存在放任心態。因此,方某主觀上存在轉化型搶劫的故意。二人具有共同故意的認識,魏某實施的搶劫行為沒有超出方某主觀故意的范疇,不屬于實行過限,方某、魏某構成搶劫罪的共同故意。③對方某和魏某,都應以盜竊罪和搶劫罪實行數罪并罰。
(2)方某、魏某的量刑情節:①魏某是主犯,對于魏某,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方某為魏某搶劫提供幫助(匕首),是從犯,對方某,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本案適合從輕)。②方某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構成自首。③方某協助公安機關抓捕同案犯,構成立功,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 華東師范大學考博英語歷年真題及詳解
- 2015年成人高考專科起點升本科《民法》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東北財經大學考博英語歷年真題及詳解
- 2019年成人高考高中起點升專科、本科《英語》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7年法律碩士聯考專題講座
- 中國人民大學考博英語歷年真題及詳解
- 2017年法律碩士聯考重要法條釋解
- 2016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數學精選500題(20套全真試卷及詳解)
- 北京大學考博英語歷年真題及詳解
- 2015年藝術碩士全國聯考高分突破 英語閱讀理解
- 2016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試題歸類解析及知識點清單:邏輯分冊
- 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聯考標準化題庫·數學分冊
- 2020年宏觀經濟學考博真題與難題詳解
- 2016年全國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模擬試卷
- 2015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考試綜合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