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理由的追尋:道德推理理論研究(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當代中國社會道德理論與實踐研究叢書)
- 楊宗元
- 828字
- 2019-12-13 18:55:36
第二章 道德推理的價值依據
任何一個推理,必須首先有一個大前提,有一個進行推理的價值依據或理由。對于道德推理而言,道德的理由是我們的前見,是我們基本的道德觀念、價值觀點。我們在生活中可能面對各種各樣的道德選擇,運用各種各樣的道德推理,但是,單純的理性推理只是技術手段,如果沒有一定的價值觀點作為依據,我們便會陷入混亂之中。因此,倫理學所探討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進行道德推理時所依據的理由。圖爾閔在他的《理性在倫理學中的地位審察》一書中指出:
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我們做出一個道德抉擇,我們就會掂量所涉及的相關事實,然后再下定決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從事實的理由(factual reasons,R)到倫理的結論(E)。這時,我們會問自己,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嗎?從我所知道的事實的理由來看,我是應該做出這樣的選擇、得出這樣的倫理結論嗎?這個理由是這個結論的正當理由嗎?當我們從倫理學上一般地考慮這個問題時,我們自然地對這樣的問題感興趣:是什么使一系列特定的事實,R,成為一個特定的倫理結論E的正當理由?在倫理學上,什么是正當理由?而這又激起我們對更深層次的問題的興趣:如什么是對“正當”的分析,是快樂更善,還是知識更善?[1]
道德推理的正當理由的問題是進行道德推理的前提,同時,它也是一個深入的理論問題,是倫理學得以確立的理論基礎,正如斯圖亞特·雷切爾斯所說:“如果我們想理解倫理學的性質,我們一定要聚焦于理由?!?a href="#jz_1_50" id="jzyy_1_50">[2]在倫理學史上,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倫理學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論框架,尋求能夠對我們的全部行為都具有充分解釋力的理論體系。
道德理由的根據在哪里,這是古往今來倫理學家們不斷思索的問題,圍繞著這個問題在倫理學史上形成了兩大流派,即目的論與道義論。關于目的論與道義論的論爭由來已久,時至今日,人們對討論二者孰是孰非仍舊孜孜不倦,對這一問題的反省能夠為我們提供重要的思想資源。
注釋
[1]Toulmin S E.An Examination of the Place of Reason in Ethics.Cambridge: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3.
[2]斯圖亞特·雷切爾斯.道德的理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