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基本理論研究

李斯特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中說“國家力量是一種動力”,“任何一個國家,對于工業工作如果能代代相傳,歷久不懈,把前一代留下的工作由后一代緊接著繼續下去,這個國家的生產力就必然會發展”。我國工業創新就體現了這種國家的力量和堅持。新中國自成立以來,建立了完善的工業基礎,并且一直強調自主創新,其中改革開放前期主要以引進技術為主,后期特別強調自主創新和建設創新型國家,如今進一步調整國家戰略,建立以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尤其是隨著中國工業4.0的出臺,中國領導者抓住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命門。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自主創新的中國必然開出原創之花,成為世界制造業的奇葩。

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不只是這個國家在知識創新、產品創新、工藝創新等領域的創造能力有多高多強,而且是確保這個國家與創新相關的組織能夠自動自發自覺地努力與合作,追求世界最高水平的能力有多強。無論國家、區域還是企業、組織的創新能力都是一種管理能力。彼得·德魯克指出:“創新是一種可以組織,并需要組織的系統工作”。因此,管理創新的能力決定一個國家、一個區域、一個企業、一個組織的知識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等能力,尤其是創造力。要提高創新績效,建立創新驅動的經濟,就必須建立好有關如何管理創新的系統。

國家創新體系是國家管理創新的一個系統,這個系統是分層次的:國家層面必須權力高度集中,不能九龍治水,群龍無首,權力必須集中于國家科技領導小組,執行于科技部,其他都應是輔助角色。主要權力是制定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和科技發展政策,重點在營造國家技術創新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真正承擔科技創新任務的是以省為單位的區域創新體系,本研究建議建立以省為邊界、以城市為核心的“一體兩翼”,即以企業為中心,以高校、科研機構為支撐的區域創新體系來承擔技術創新的具體任務,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國家創新體系以區域創新系統構建為核心,在區域創新系統中,以企業研究與開發(以下各章節中簡寫為R&D、研發中心簡寫為R&D中心)為主體,政府、大學、科研機構、中介組織為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形成各個方面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格局。以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為中心能夠更好地建設大學、科研機構與企業的合作關系,尤其是大學在發展特色學科上既考慮到理論研究又考慮到應用,在為區域產業提供知識支持的同時提供技術與人才的支持,能夠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協調。區域體系的管理者是省級科技部門,其核心是各個層面的管理與協調能力。管理的基礎是創新的組織網絡建構與運行規則的制定,在管理上表現為垂直的組織管理與橫向的組織協作。管理的目標是確保組織有創新成果、創新成果能夠有渠道及時地轉化為市場所需要的商品。

因此,國家必須將科技創新放在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位置,在當今時代必須將科技創新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結合起來,形成創新的文化與環境,建立多種研究與開發的投入機制。創新是一個累積發展的過程,需要資源、精力、意志的長期堅持投入,才能從漸變到突變,實現從追趕到跨越的轉變。

本篇在探討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企業R&D活動管理模式問題。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是管理問題,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核心同樣是管理問題。一個企業只有解決好創新管理問題才能夠有充分的決心和充足的投入,去組織科研人員和企業的運營體系,針對市場客戶的需求開發產品,為客戶創造價值。因此,一個企業能否實現從追趕到跨越的轉變,關鍵是看企業R&D活動的管理能力。這種管理能力首先表現為科技創新的戰略決策能力。如在中國工業4.0的背景下如何決策,企業如何實現智能化制造的轉變,都需要企業做出決策。其次表現為對技術創新組織、過程、資源、市場、激勵、合作等與技術創新密切相關的環節的協調與管理。再次表現為在企業形成鼓勵創新、認同創新、參與創新的文化與環境。這一切都是創新的保障,因此,創新能力其實是管理能力的最高體現。

本篇共分五章,第一章到第三章研究國家創新體系理論的演變和形成、國家創新體系的基本框架等理論問題。第四章和第五章探討企業R&D中心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定位問題,最后研究企業R&D中心如何進行管理,提出一個一般的管理模式,從決策到組織,從計劃到運營,共10個方面對企業R&D活動的管理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論述。

國家創新體系系統龐大,但是,無論多么復雜的系統總是由各個要素組成的。最后落到一個一個的企業單元,其必須建立自己的R&D能力才能適應市場、引導市場、創造市場。企業研發做好了,創新能力增強了,國家創新能力也就增強了。所以,在國家創新體系的龐大結構中,最應該關注的是企業研發能力的建設。沖鋒陷陣占領全球市場必須依靠企業;為客戶創造價值,滿足客戶需求,立于不敗之地的是企業。企業的創新就是國家的創新,企業創新就能促進國家經濟的增長與發展,只有構建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才是可持續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宁县| 吴桥县| 泗阳县| 武乡县| 河间市| 横峰县| 招远市| 安阳市| 邓州市| 高淳县| 建平县| 杭锦旗| 象州县| 石渠县| 丹寨县| 克东县| 梅河口市| 房产| 仁怀市| 崇义县| 固安县| 年辖:市辖区| 久治县| 中牟县| 栖霞市| 通道| 韶山市| 夏河县| 苏尼特右旗| 定安县| 荔浦县| 建宁县| 莲花县| 锡林郭勒盟| 临澧县| 文安县| 青阳县| 新兴县| 兴隆县| 闽侯县|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