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基金組織結構與制度背景

一、基金組織運作機制

證券投資基金的法律本質是信托,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結構的完善,證券投資基金已經演化出與原來的信托原理具有不同特征的法律構造。主要特征體現在:基金資產的經營和保管是由管理人和托管人兩個相對獨立的主體分別承擔。而在傳統的信托關系中,信托資產的經營和保管是由同一個主體來負責。經營權與保管權的分離,使得在傳統信托關系中受益人與受托人二者相互制衡的基礎上,又增添了基金管理人與托管人兩者之間的制衡機制。

從現代經濟意義上講,不能把證券投資基金僅僅看作一種金融投資工具,而應把其視為一種投資機制,它具有權責明確、相互制衡、相互關聯的顯著特征。通過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圍繞基金資產,把投資者、管理人和托管人三者維系起來,這也是由基金的內在機制所決定的。三者之間的關系可由圖2—1簡單地表示出來:

圖2—1 證券投資基金組織體系框架

2-1

由圖2—1可見,基金投資者持有基金資產,并將資金資產的經營權和保管權分別賦予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充分體現了基金資產的三權分立,即所有權、經營權和保管權的分立。三方當事人從而形成了一種權責明確、相互制衡、相互關聯的關系,這是證券投資基金治理結構中最重要的一環。

基金資產由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做出投資決策。因此,需要對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資決策進行了解,這樣對于我們了解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社保基金的交易行為以及可能產生的利益輸送非常重要。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資決策流程如圖2—2所示:

圖2—2 基金家族投資決策機制

2-2

一般的基金投資決策流程是先確定一個股票池以及投資標的物,而這個過程的參與部門為投資決策委員會、投資部以及研究部。然后研究部根據基金管理公司制定的投資風格和投資范圍,從宏觀、行業、上市公司等角度撰寫研究報告,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和建議。投資部的職責是為各個基金制定具體的投資方案?;鸾浝砀鶕顿Y方案選擇具體投資對象,根據個人經驗選取最佳的投資時機,并下達至中央交易室。而這樣通過基金經理下達的具體的投資指令會通過交易員進行獨立的操作。在進行交易的同時,交易員會把在交易中面臨的問題和出現的風險情況上報投資部,投資部匯總這些情況后把報告通知給風險控制委員會。風險控制委員會根據交易員上報情況以及市場的實際情況提出風險控制意見。

根據圖2—2我們發現,雖然說像基金管理公司這樣的資金管理公司都有嚴格的“防火墻”的要求,但是在國內許多的基金管理公司都存在一個總攬全局的“靈魂”:投資決策委員會。投資決策委員會是整個基金管理公司投資決策的核心,其成員往往是總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其他的部門往往成為一種擺設。家族內部的基金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它們的投資決策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基金管理公司的影響甚至是操縱。這樣,基金家族為了自己的利益,就可能操縱旗下基金把旗下部分基金的利益輸送給其他基金或者利益相關方。

二、基金組織委托代理關系

對一般公司來講,股東利益最大化是公司的最終目標。但基金管理公司的目標不僅僅是追求股東利益的最大化,更重要的是滿足基金持有人這一重要利益相關者的要求。這是由基金管理公司資產的特殊性決定的。由于基金管理公司是服務性公司,其業務屬于“代客理財”,因此,造成公司有兩種不同類型的資產:一種是基金管理公司股東投入的資本。這一投入總額往往比較低,我國基金管理公司的資本金一般是一個億左右。另一種是基金投資者投入的資產。投資者將資產交由基金管理人投資管理后成為基金持有人,由基金管理公司代為理財。這部分資產往往是幾十、上百乃至上千億元,遠遠高于基金管理公司股東的投入。股東投入的資產用于基金管理公司發起基金或投資國債,相對于基金持有人投入的資產來說具有風險小、投入少的特點。股東以其投入的資本金為限承擔風險,風險主要來自當基金管理公司運作收不抵支或發生對基金投資者的高額賠償時出現的虧損。而基金持有人必須承擔投資失敗的風險,以及代理人的道德風險。按照狹義公司治理的原理,公司治理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運作的資產的絕大份額是基金份額持有人的資產,而非股東投入的資產,因而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結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對代理人的行為進行必要的激勵、約束和監督,從而實現基金持有人收益的最大化。當股東利益與持有人利益發生沖突時,應以持有人利益為重。因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才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根本,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最大化才是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的目標。

在基金契約當中,由于委托代理鏈較長,因而使得在基金運作中容易產生嚴重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在基金行業中,“道德風險”是指基金管理人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不利于投資者的行為,基金家族的利益輸送行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首先,基金投資者與管理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極易導致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的產生。眾所周知,證券投資基金實際上是一種代客理財的制度,代客理財制度有效運行的前提條件是基金管理人要講誠信。而誠信是一種道德上的要求,這種要求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由于受到經濟利益的誘惑,會變得非常脆弱。道德風險存在于基金運作的各個環節,凈值操縱、內幕交易、關聯交易等現象都是道德風險的表現形式。

一般而言,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對自己的能力水平、偏好和努力程度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比較了解,而投資者并不了解,只是根據他們過去的一些情況進行推測。一旦投資者購買了基金,從基金開始運作起,投資者就處于信息弱勢,因為投資者不可能對基金運作的全過程進行全面了解,而基金管理人則居于信息強勢的地位,此時,基金家族內部的利益輸送行為有可能以隱蔽的方式進行著,這也是投資者無法察覺的。另外,金融市場環境變化莫測,這就更進一步增加了投資者搜尋信息的難度和成本,從而使其不可能做到對基金運作的外部情況進行及時、全面的了解。這樣一來,基金投資者與管理人之間就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這種信息的不對稱有可能發生在簽約之前,也有可能發生在簽約之后,前者所導致的代理問題稱為“逆向選擇”,后者產生的代理問題稱為“道德風險”。不論哪種代理問題產生,都對基金投資者不利。

其次,在基金運作中,投資者與管理人的效用函數并不相同。投資者的效用函數是基金預期增值收益的增函數,而管理人的效用函數則是勞動投入的減函數和預期基金管理費收入的增函數,并且二者效用函數不是相互獨立的,管理人效用的增加意味著投資者效用的減少。由此可見,二者的利益是相互沖突的、不一致的。對于基金投資者而言,追求資產增值的最大化是其根本目標;而對于基金管理人而言,基金管理費用收入能否實現最大化是其最關注的。更嚴重的是,在基金實際運作過程中,投資者不能直接觀察到管理人的行動,基金管理人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會采取機會主義行為,比如進行利益輸送、扶持明星基金,而嚴重侵害投資者的利益。

最后,從對基金管理人的監督程度方面來分析,如果對基金管理人的監督不到位,那么道德風險問題會進一步強化。在基金發行后,所有投資者就組成了一個集體,那么在監管基金管理人方面就有可能會導致“集體行動悖論”現象的產生。因為單個投資者不可能做到對基金管理人進行有效監督,即使能夠做到,因此而付出的監督成本也是巨大的,投資者作為一個理性的“經濟人”也不會選擇這樣做。另外,又因為監督強化而帶來的收益是由全部投資者共享的,在這種情況下,監督成本完全內化而投資收益完全外化,投資者就會產生“搭便車”的心理,即希望他人監督,自己坐享收益?;谝陨显?對基金管理人弱化的現象極易發生,其道德風險行為卻得到了強化,而這又是投資者不想看到的。也正是因為對基金管理人監督力度不夠,才導致利益輸送現象時有發生。

綜上可知,委托代理問題產生的根源,一是委托人與代理人目標利益的沖突,二是信息的不對稱。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通過完善基金治理結構,加強外部監督,才能切實做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三、基金家族利益輸送問題的制度背景

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發展越不完善,基金家族利益輸送問題就越嚴重。如果說,一般的利益輸送是基金家族作為“經濟人”的自利行為,那么在我國,基金家族利益輸送問題則更多地體現為一種制度設計的結果。

(一)基金治理結構不完善

目前,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實行的是基金持有人、管理人和托管人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相互關聯的治理結構,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治理制度。然而,由于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在設立之初就存在諸多弊端,因此,在實際運作中,相互制衡的宗旨沒有得到很好的實現,產生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基金治理結構不健全?,F有的大多數基金管理公司都是由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發起成立的,同時,股權結構也經歷了由絕對控股、相對控股到目前的分散均等控股的轉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目前的分散均等控股的股權結構與之前的股權結構相比,有很大的優點,那就是其杜絕了控股股東“一股獨大”的弊端,有助于形成合理的法人治理結構,從而可以更好地規避基金管理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關聯交易和利益輸送的風險。但是分散均等的股權結構也有不足之處,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董事長職位形同虛設、經理人權力過大等。

2.基金托管人職責缺失,地位缺乏獨立性。在基金契約中規定,基金托管人(主要指商業銀行)不但要保管基金資產,還要負責監督基金管理人的行為。但是從目前的監督效果來看卻不盡如人意,因為在我國,基金的發起人也是基金管理人,其有權決定和選任誰來擔任基金托管人,并且只要經由中國證監會和銀監會的批準,基金管理人還有權撤換基金托管人,可見,基金管理人的權力要遠大于基金托管人。這樣看來,由于基金托管人的地位缺乏獨立性,從而導致其對基金管理人監督效果的弱化,就容易理解了。加之目前基金托管業務已成為商業銀行的利潤增長點,為了獲取更多的收益,提高自身競爭力,商業銀行不可能付出較高的監督成本去監督基金管理人,反而有可能去縱容基金管理人的違法行為。

3.獨立董事的意愿沖突。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治理結構中設立獨立董事制度,其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然而獨立董事制度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內部治理制度,獨立董事只對基金管理公司負責,并不對投資者負責。獨立董事的目標是和基金管理公司保持一致的,這就違背了監管當局為了維護投資者的利益而設立獨立董事的初衷。

4.基金持有人大會缺乏操作性。目前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屬于契約性基金,投資者只能通過基金持有人大會來行使對基金管理人的監督權,然而由于投資者人數眾多,意見難統一,加之大部分投資者易產生“搭便車”的心理,因此,很難發揮基金持有人大會對基金管理人的監督作用。

(二)證券投資基金監管體制不健全

我國《基金法》就證券投資基金的監管主體、內容做出了一系列的規定,但是從目前的實施情況來看,監管體制依然存在弊端。

監管層次不完善,監督力度不夠,是目前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監管體制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鸨O管分為外部監管和內部監管兩個層次,就外部監管而言,我國從最初實行的人民銀行和證監會的雙重監管,轉變為目前由證監會統一實施監管,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是在監管體制上取得了一個重大進步,但是證監會的監督力度還不夠,并且沒有到位,其監管的核心是基金行業的進入門檻以及基金業績,而在基金信息的披露上監管力度缺乏,沒有做到從根本上保障投資者的利益。近幾年接連出現的“基金黑幕”——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現象的原因也在于此。從內部監管來看,目前我國基金內部的監管只是停留在內部的稽核上,缺乏對基金托管機構監管以及二者之間相互監督的機制,這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總之,由于基金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每只基金只是作為基金家族的一部分,因此,其投資行為、業績以及在家族內資源的分配,必然受其所在基金家族治理結構及特征的影響。目前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組織形式以契約型為主,基金行業的發展程度還不夠成熟,基金管理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存在著嚴重的治理失衡,基金投資者與管理者之間存在巨大的代理成本和嚴重的信任缺乏,委托人、代理人和管理者三者之間沒有形成良性的相互制衡關系,那么由此產生的高代理成本將滋生各種利益侵害行為,尤其對投資者的利益侵害最大。由于我國基金的治理結構存在持有人利益代表缺位、發起人和基金管理人重疊等問題,這就給基金家族實施利益輸送提供了機會。而外部監督機制的不健全則使得基金家族利益輸送問題屢禁不止?;鸺易謇孑斔托袨榈姆簽E,會直接影響到證券市場交易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最終會導致投資者對基金管理者的信任缺失。若不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那么這種行為將嚴重制約我國基金業的發展壯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阳信县| 沽源县| 洛浦县| 望江县| 江达县| 乌恰县| 临江市| 铜鼓县| 遵义市| 桂阳县| 中牟县| 阳朔县| 浪卡子县| 吉木乃县| 土默特右旗| 方城县| 沂南县| 宁安市| 大同市| 石家庄市| 澜沧| 江油市| 临沭县| 富裕县| 泸定县| 华安县| 视频| 甘谷县| 锡林郭勒盟| 乡城县| 七台河市| 昭觉县| 教育| 九江市| 永昌县| 当涂县| 巴南区| 扎兰屯市| 岑巩县| 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