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推進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歷史壯舉[33]

(一九九七年十月十六日)

《闊端與薩班涼州會談》,是一本論述蒙藏關系和中華民族融合與國家統一進程中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的學術專著。我對蒙藏古代歷史了解不多,但很感興趣。總覺得無論是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現實的角度看,撰寫這樣一本書,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鑒于此,我曾鼓勵作者努力為之,寫好這本書。這或許是在本書與讀者見面之際,作者要我在書前寫點文字的原因。我初意不肯,他們卻執意不棄。是于人盛情難卻?還是于事興味猶存?或許兼而有之,終于還是寫了。

薩班[34]是吐蕃帶有政教合一性的宗教領袖,闊端[35]是蒙古汗國的皇子和西路軍統帥。他們于公元十三世紀中期,在西部重鎮涼州(今甘肅省武威市)舉行了一次歷史性會談。這次會談解決了吐蕃與當時蒙古汗國在政體上的統一問題,后來隨著南宋的滅亡,形成了大一統的元朝政權。這是繼承民族傳統、順應歷史趨勢、符合社會規律的一個歷史壯舉。

藏族,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與中原和邊疆各民族的聯系、交流、融合源遠流長。公元十一世紀流傳在藏族民間的長篇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門嶺之戰》有這樣的記載:“漢藏之間亦有緣,漢地善業傳藏地,藏地善法傳漢地,漢藏如同日和月,彼此之間離不開,因緣相聯成一家?!盵36]這里的“善業”和“善法”,就是指先進的經濟文化和宗教的傳播交流。藏族與內地各民族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結成深厚的民族友誼,藏族人民形象地喻之為一座民族友誼的“黃金橋”[37]。

這座民族友誼的“黃金橋”,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藏族是由西藏高原古代土著居民與黃河上游地區的氐羌族群以及北方草原的古代游牧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融合而成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民族共同體?,F代考古證實,西藏高原東面黃河上游地區的氐羌系統文化、北方草原地帶的游牧文化,從不同方向向西藏傳播,并與當地的土著文化相融合,從而形成藏族文化和傳統。藏族文化與周邊文化的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形成藏族與漢、蒙等民族之間血肉相連的緊密關系,壯大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洪流。遠在奴隸制時代,吐蕃王朝就與中原有廣泛交往。到了大唐王朝,公主與吐蕃贊普通婚,雙方使節更是往來不絕,經濟聯系和文化交流更加頻繁,特別是文成公主入藏,被傳為千古佳話。吐蕃王朝衰亡后,眾多吐蕃部落流散于甘青及川西高原,并逐漸在這一帶定居下來。相繼存在于甘青地區的潘羅支政權、唃廝啰政權,都與宋朝交往甚密,“設茶馬互市”,結臣屬關系。歷史證明,藏族與中原各民族有著深厚的民族友誼和文化傳統上的認同基礎。

從西藏社會內部和藏民族歷史發展的內在因素來看,自最后一位吐蕃贊普達磨被刺后,西藏社會陷入動蕩時期。新興的封建農奴主相互割據,不斷發動戰爭,同時對農牧民加重剝削。伴隨著割據局勢再度弘興的藏傳佛教也教派林立。各教派勢力與各封建農奴主勢力結為一體,割據自立,互不統屬,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矛盾。長期無休止的戰亂與精神世界的分離,使藏族人民備受四百余年的動蕩割據之苦,他們渴望和平統一,以能夠安定地建設美好家園。

正是以民族傳統友誼為基礎,以當時歷史條件下藏族人民渴望和平統一的歷史動因為根據,孕育了涼州會談的歷史性成果,在中華民族的統一、融合、發展史上,樹起一座為世人矚目的民族團結之碑、和平統一之碑。

公元十三世紀初期,我國北方草原上出現了一個內部團結、軍事和經濟實力日益強大的政治勢力——蒙古汗國。蒙古汗國相繼統一西遼、西夏和金。此時,蒙古汗國西路軍統帥闊端,既以軍事戰略家的眼光,又以政治家的睿智,對統一西藏堅定不移。他認為西藏問題解決之后,腐朽的南宋政權必將陷入蒙古汗國的南北軍事包圍之中,大一統的局面即可實現。

如何解決西藏問題?闊端看到,西藏地域廣闊,山高水險,單憑武力非短時間內所能奏效。以藏傳佛教為解決西藏問題的契機,進行和平談判,乃是切合實際的上策。與此同時,一位精通“五明”[38]的智者,吐蕃當時最具影響力的薩迦派宗教領袖薩班,是與藏族人民心脈相通、真正能夠高瞻遠矚、為西藏的前途和命運深思熟慮的政治哲人。他力主和談,挺身而出,并愿為此而獻身。據《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簡稱《致蕃人書》)記載,當闊端的邀請詔書送達西藏時,薩班先送兩個侄子到涼州,以表和談誠意,繼之千方百計,統一西藏內部認識,終于在一二四六年,不辭年邁與路途險遠,“以利益佛法及眾生,尤為利益所有操蕃語之眾”,到達涼州。一二四七年與闊端達成西藏各派與蒙古汗國和平統一的具體方案,它的內容充分體現在《致蕃人書》中。西藏地區的僧俗百姓讀《致蕃人書》后,無不歡欣鼓舞。

涼州會談的成功,反映了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發展的總趨勢。國家的安定統一,民族的友好團結,符合中華大地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作為蒙古族和藏族上層人物的闊端與薩班,順應歷史發展的規律,拋棄個人私利與民族偏見,以統一大局為重,共同促成了這一民族團結統一之盛事。他們為中國歷史大一統的進程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值得后人尊敬與稱贊!

涼州會談的成功,是西藏屬于中國,永遠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歷史見證。按照《致蕃人書》的規定,吐蕃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命,吐蕃要向中央政府繳納賦稅,中央政府對吐蕃實施戶籍管理。這是向世界的鄭重宣告,向歷史的鄭重宣告:西藏是中國永遠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涼州會談的成功,推動了西藏經濟社會的發展。《致蕃人書》頒布實施之后,藏族人民安居樂業,雖經中原王朝明、清之變和中國近代歷史的風風雨雨,西藏與內地各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廣泛,民族團結友誼的“黃金橋”愈加牢固。

《闊端與薩班涼州會談》的編著者,從紛繁的資料中擷取精華,又實地考察,數易其稿,以完備的體例、嚴謹的結構,詳盡書寫了涼州會談的緣由始末,并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審視歷史,以無可辯駁的歷史證據,給民族分裂主義者以有力痛擊。他們歷經數年的辛勤勞動,填補了我國史學研究的一個空白,為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作出了史學工作者的可貴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庆县| 江川县| 通海县| 深圳市| 大同县| 兴化市| 全椒县| 固始县| 金塔县| 怀柔区| 吴桥县| 蓬莱市| 宜君县| 大新县| 阿坝县| 宣威市| 上思县| 托里县| 金山区| 信宜市| 措美县| 松潘县| 茶陵县| 苏州市| 林口县| 长白| 建始县| 高阳县| 通海县| 惠来县| 沈阳市| 新和县| 罗田县| 金塔县| 闸北区| 湟源县| 武义县| 长治县| 长丰县| 贺州市| 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