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凝固的美
  • 丁方
  • 1579字
  • 2019-12-13 20:10:49

前言

美被時間所凝固,方才使我們得以自由地品味與欣賞它。那么凝固的美究竟是什么呢?它是怎樣為時光雕刀所刻,被大地斫斧所鑿的?

當我們漫步在雅典衛城,徜徉于提洛島海岸,微觸多立克柱凹槽的尖銳棱角,撫摸愛奧尼亞柱舒展繁多的卷渦紋柱頭,琢磨它們怎樣從粗糲的石塊變為優美的柱體,又如何坍塌退回原形,就像讀一首石頭雕刻的史詩,它鑄就了永恒。更重要的是,它向我們揭示了美產生的奧秘。

當第一塊石頭在雜草叢生的曠野上被人們有意識地豎立起來的時候,審美便悄然降臨。文明開始積蓄力量。巨石經過悉心打磨而改變了自身的粗糲界面,經過挑剔眼光的精選而緊密結合起來,不可思議地出現在地平線上時,它們便彌合了暗窟與大地之間的裂隙,形成了碩大空間。但它們仍然是暗窟。直到第一根石柱被雕鑿出并且豎立起來,方才標志著文明的蘇醒。

石柱從簡單的圓柱體變為呈彈道曲線收分的柱形,經歷了漫長的艱辛過程,這一過程亦是人類認識自己的過程,因此德002凝固的美爾斐大理石的石碑上刻有“認識你自己”的銘文。因此德爾斐也擁有最優美的石柱。它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阿波羅光輝后面留下一抹優雅的投影。人們循著這投影繼續追尋,美麗的雕像相繼出現——從“克萊”(Kore)的純真笑靨到“尼克”(Nike)的凌空舞態,從阿波羅的英俊立姿到雅典娜的端莊胴體,愛琴海的波濤將沾滿泥沙的雙足洗濯,使之呈現出高貴的質地。

在一個歷史刻意選擇的特定時刻,地中海文明造就的雕像精華,隨著希臘化狂飆突進而向東向東再向東,終于在宏偉的山脈、高原與河流之間留駐腳步,與佛教慈悲情懷相遇。佛像的誕生是這一歷史性相遇的結晶,由此,一位偉大戰士的理想——“建立東西方文化聯合體”,終于有了形象的體現與物質的展呈,并留下了豐厚的遺產。我們如今在云岡石窟、龍門石窟以及青州龍興寺、鞏縣石窟、響堂山石窟那些美不勝收的佛家族雕像中,仍然能看得到東西方文明相遇時留下的激動人心的痕跡。

歷史證明,唯有信仰,方才是高級審美的搖籃。因為它所開啟的垂直向度空間,使得人們不僅為了生存而環顧四周,更為了靈魂超越而抬首仰望。從此,人類從敬拜諸神居住的奧林匹斯山,從翹首瞻望創世英雄的昆侖山/不周山,躍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仰望天國:從燦爛星空到昏暗大地,從晶瑩雪峰到湛藍海洋……信仰者們為了洞悉美的奧秘,從“學術之都”巴比倫、“智慧之源”雅典那里汲取思想精粹,終于在亞歷山大城完成了決定性的升華,創化出“新柏拉圖主義”哲學思想,以及從中提升出的神學美學。一個偉大的理念橫空出世——“絕對的美來自對神圣原型的模仿”。何為神圣原型?神圣原型就是天國,就是上帝之光!這就是普羅提諾所說的“下降之途與上升之路”的精髓。

只有親臨現場、實地體驗,我們才能真正看清高級審美來自信仰的路線,即普羅提諾的“下降之途與上升之路”。精神如何化為物質?這里均是歷史的嘗試與解答。抬眼望,林立的拱券均勻地切割空間,一系列靈魂呼吸孔洞的元件——窗戶,以各自的身段迎來從天而降的漫射清光,它們構成一首繁復的光之圣詠,自渾厚的低音至縹緲的高音,每個聲部與承納不同光線的各個窗戶形成嚴謹對應。這種被粗糲石墻小心護衛的圣靈涌動之流,悄悄邁過拱廊而坦對萬里晴空。夾竹桃、三角梅紅綠相間的鮮艷色彩與低色度質樸材料各自成形,甘當光的仆人,在咫尺之間完成了從塵世到天國的驚天轉換。

我鄭重申明,這是一本從生命體驗出發的書,是一本攫取創造亮點而穿透藝術史的書,文字與圖像交織,意象與理性融匯,為的是說明一個道理:美是怎樣凝聚在歷史之中,并沿著時空隧道而向我們呈現的。

在此,我要感謝所有為本書做過貢獻的人:獨立策劃人朱麗女士,參與這本書的總體出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顧生蓉博士,負責圖片的前期整理、文圖排版與編輯;還要感謝對圖片整理做過輔助工作的陳靖、王恒、嚴夢陽。

此外我還要特別感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編輯黃海飛、劉靜的熱情支持。

丁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内黄县| 通海县| 平乐县| 鄂托克前旗| 乌拉特后旗| 平昌县| 鹤岗市| 乳山市| 大兴区| 海城市| 沙洋县| 长治市| 台州市| 永和县| 尼勒克县| 广丰县| 广宁县| 卢龙县| 哈尔滨市| 共和县| 新和县| 广西| 萨嘎县| 金秀| 榆林市| 安塞县| 射洪县| 南汇区| 扎赉特旗| 怀安县| 博客| 凯里市| 济宁市| 乌海市| 温州市| 疏勒县| 新丰县| 洪洞县| 扶沟县|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