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思考對身體行動的影響
- 避開思維陷阱:跟心理學大師克蘭學習正向思維
- (美)阿倫·馬丁·克蘭
- 4104字
- 2019-11-19 17:15:11
心智始終都處在一種思考的狀態中。思考,就是心智處在運動狀態時的一種活動。思想就是心智活動最后的結果。這只是對心智活動的一種闡述,絕對不是對心智本身的一種描述或者定義。我們都知道一點,那就是心智只能夠通過自身對行動的意識去進行感知。但正是因為這樣的一種意識,我們可以知道,當我們在談論心智或者別的我們正在思考的東西時,我們能夠知道自己到底在說些什么。
在追尋人類活動的各種起源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在人類所有的活動當中,從順序上來說,思考是最早出現的活動。也就是說,人類如果不是首先產生了第一個念頭的話,他是不會做出任何舉動的。
即便是在我們最懶散或者最習慣的情形下,不管我們對此是否有所察覺,在我們用發音器官說出某個詞語的時候,這個詞語必然已經首先存在于我們的思想當中了。思考活動可能是在我們發出聲音之前極短的時間里就出現了,以至于我們根本察覺不到這樣的思考是否存在過,雖然在我們說出這個詞語之前,關于這個詞語的思想就已經存在于我們的腦海之中了。同樣的情況也適用于我們其他所有的表達方式,無論表達的形式如何,只要是表達,就必然需要我們發出聲音,以一種外在的方式去呈現自身的某種意圖、情感、思想或者感覺,而我們發出的聲音是絕對不可能走在思想之前的。因此,我們做出的每種行為都不可能超過或者跑贏我們自身的思想,而只能永遠追隨著思想的腳步。
機械師首先會做出計劃,然后按照這樣的計劃去進行構造,當然他的這些計劃都是自身思考的結果。建筑師可能會在他所建造的房子里找到一些缺陷,然后將其拆掉,再按照另外一個計劃去做,這樣的情況更加佐證了上面所提到的事實,那就是思想必然是走在行動之前的。因此,建筑師在建造房子之前,必須事先就對此進行思考,而他之后之所以要拆掉那間存在缺陷的房子,其實也是思考之后做出的行為。在這之后,他又重新想出了一個建設計劃,于是開始了重建的工作。“如果說世界上還有一樣東西對人類來說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人類的意志在決定事情的走向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意愿本身就是選擇的結果,而無論是選擇還是意愿,都是思考的一種模式而已。
這種行為出現的順序,也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行為進行充分的闡述,就以我們舉起自己的手作為例子。肌肉的收縮會引起手的運動,神經所傳遞出來的沖動會造成肌肉的收縮,大腦的一些活動也會沿著神經將這些沖動傳遞出去。思考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動機的能量,要是沒有了這樣的能量,那就不會出現大腦、神經或者肌肉所表現出來的任何活動。而心智的能量則控制著大腦、神經與肌肉的能量,要是沒有心智的允許,我們身體這架機器也是不會允許我們提起手臂的。正如要是沒有了燃燒的火,水就不可能變成蒸汽,而要是沒有了蒸汽的驅動,活塞就不會有任何運動,而要是活塞不運動的話,那么工廠里的機器就不會運轉。
通常來說,心智之外的一些事情也會引起心智做出一些行動。但如果心智本身沒有產生某些行動的話,就不會讓我們的身體產生任何的行動。或者說,如果我們的心智沒有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去表現出來的話,身體的活動也不會做出任何異常的行為。正是心靈的活動才讓我們做出身體的活動,從而展現出我們自身的特殊品格。但是,就心智本身而言,它是可以在不受任何外在刺激或者影響的情況下運轉的,而身體的活動此時也會依照心智進行改變,展現出心智活動本身就是整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這一點。
如果我們說所有外在的影響都能夠對心智產生影響,那么心智依然是身體做出一系列行為背后的“始作俑者”,要是沒有了心智的允許,我們的身體幾乎不會做出任何的運動。另外一個強有力的證據可以從這樣一個事實里找到,那就是如果我們失去了心智,就好比那些死人一樣,是根本不會移動的。神經、肌肉、韌帶以及骨頭——這些身體的組成部分——都是非常神奇的組織,但只有在接收到了心智的命令之后,才能夠做出該有的活動。就這些身體組成部分而言,要是沒有了當事人心智所發出的指令,那么它們所具有的能量不會超過一根鐵棍。
“人的所有行為都源于動機的刺激,這也是行動當事人展現出自身想法的一種表現。無論是動物所表現出來的最簡單的還是最復雜的動作,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行為,都是如此。無論是政治家的外交手腕還是科學家的科學研究,都是受到了內在動機的影響。”但是,我們需要明白一點,那就是動機也屬于一種思考的形態或者心智的狀態,因此,正如柯普所說的,所有動物表現出來的一切動作都可以歸納為一點,即它們都是受到自身想法的影響做出某種行為的。
生理學家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發現了心智所具有的能量與手部的運動存在著直接的關系,而且這還是從物質本身的角度去進行觀察的。從機械學的角度去看我們身體的前臂的話,可以認為這是一個杠桿。杠桿的支點距離給力點只有1英寸,距離另一端的重物則有15英寸左右。因此,按照機械原理,肌肉傳遞出來的力量是它自身的15倍。一個正常的成年人應該能夠提起50磅重的物體,這意味著我們的心智通過作用于肌肉,產生了超過物體重量本身15倍的能量,也就是750磅的重量。這樣的能量以磅為單位呈現出來,就是心智能量的一種表現方式。
但事實也并不完全是這樣的。如果相同的肌肉群在750磅的重量下進行活動,我們就需要用一根木頭將物體掛在兩邊,讓物體到身體的距離實現等距,從而分散物體重量給身體所帶來的壓迫感。這說明了我們的心智不僅能夠傳遞出背起重達750磅物體的能量,而且能夠讓身體肌肉累積同等的能量。相似的情況也存在于身體的肌肉活動當中。
心智行動、大腦活動、神經組織與身體的其他器官都存在著緊密與神奇的關系。正是通過這樣的緊密聯系,心智的某些行動能夠讓神經與肌肉都處于活動狀態。沒有人知道心智到底是以怎樣的一種方式去影響或者控制大腦的活動的,也沒有人知道神經到底是如何影響肌肉的收縮或者放松的。沒有人知道心理與身體系統之間聯系的媒介是什么,也沒有人知道是否真的存在著這樣一種媒介。我們只是知道一點,那就是心智能夠按照某種恰當的方式運轉,從而驅動其他活動按照順序去進行。
關于這方面的內容,許多專家都進行了深入的闡述,他們提出了許多不同的理論與解釋。一些專家堅持認為,心靈與物質之間根本不存在任何聯系,因此他們認為,說這些活動之間的關系就是互為因果的關系,就顯得太過了。但在現實的研究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專家都認可一點,那就是如果心智沒有處于一種活動狀態的話,身體肌肉或者身體的其他部分是不會有任何反應的。專家們之所以認同這一點,是因為心智能夠準確地發出某些指令,而身體則嚴格地遵循這些指令,毫無保留地完成。因此,一些天文學家說,正是太陽引起了太陽系其他星球的轉動,但他們卻始終不能找到太陽與其他星球之間存在具體聯系的證據,甚至對這樣的現象本身也無法給出讓人信服的證據。
即便我們認為這樣的關系并沒有產生因果關系,而只是統一的次序方式所表現出來的假設是正確的,那么接下來必然會有許多相同的形態或者次序表現出來,用來表現這樣的因果關系。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我們稱之為一串反應次序或者一串因果關系,叫什么關系都不大。因此,我們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點,那就是這場討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認識到一點,即心靈活動可以造成身體的活動,而身體的活動則始終追隨著恰當的心靈活動,它永遠不可能在沒有心智引導的情況下自行出現。
幾乎所有人都會認可一點,那就是感知的事實可以證明身體的行動作用于心智。類似地,我們所產生的意愿,其實也能夠以一種結論性的方式證明心智的行動可以作用于身體。比方說,疼痛可以被稱為身體運動的一種表現,但是在疼痛與運動之間,卻是心智行動對疼痛的感覺,并且直接作用于身體的行為。有了這樣的指引與適應,疼痛本身才會與我們自身沒有任何關系。有人可能會說,人之所以要吃東西是因為人會感到饑餓,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就受到了生理感知的影響。但對這種感知的察覺其實就是感知的心理能力,要是沒有這樣的感覺能力,人就不會感到饑餓,當然接下來也不會出現諸如腸胃消化或者物質吸收等復雜的身體活動。因此,在進行了上述分析之后,我們可以看到,正是心智的活動讓我們的身體作出一連串的反應與活動。
對正常人來說,心靈對身體肌肉活動的控制能力已經得到了神奇的發展。這樣的肌肉能夠完全按照心靈的指引去做事,正如我們可以看到的一些運動細節以及精確度方面,都可以發現運動所具有的力量與能量。請注意那些寫在紙上的文字,或者注意藝術家用畫筆在帆布上所畫的,或者觀察一下音樂家的手指在鋼琴上的彈奏,都是非常精確的,因為他需要按照內心的想法去演奏,正是這樣的想法指引著他的手指演奏出他想要聽到的樂曲。幾乎在所有人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身體的肌肉按照心智的指令,去完成一些精細與美妙的動作。有人稱之為肌肉訓練的結果。事實上,這是我們訓練自身肌肉去服從心智的過程。如果心智對身體肌肉的活動有了這樣的控制力,那么為什么心智對身體其他功能的控制就不能具有相同的影響力呢?
有人非常清楚地認識到,就是這樣明顯的區別反而經常遭到人們忽視。手臂的運動并不是意志能量作用的結果。一個人可能會通過意志能量讓手臂按照他的意愿運動,但如果心智不按照同樣的方式去做的話,我們是不會這樣做的——除非心智所想的東西與意志的思想截然不同——否則,我們的手臂依然處于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盡管如此,還是會有一些人認為,手臂的運動是由意志能量造成的,這樣的事實依然擺在我們眼前,那就是意志能量其實就是心智能量,因為意志本身就是心靈活動的一種表現形態,也是自身選擇的一種表現形態。而選擇這樣的行為本身就屬于一種心靈活動,因此一般人認為身體的活動就是心靈活動的結果,這樣的想法依然是正確的。
幾乎所有人都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這些事實,這本身就說明了心智并不單純只是身體狀況或者行為的集合,也不是這些狀況或者行為所產生的結果,而是某些與身體系統完全相反的東西,對身體進行控制與施加影響。當我們認識到身體的各種活動都能夠按照上述思考去進行考察,就會發現它與心智的關系是完全一樣的,于是這樣的說法就完整了。
具有思考能力的心智同時具有移動、指引或者控制的力量。這集合了大腦、神經、肌肉、韌帶以及骨頭——最終構成了一具由心智建構與使用的、完美的人體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