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八卷

【1】 動物其他方面的自然本性和生成方式有如上述;它們的行為及生活方式則隨其習性及食物而相異。其他諸種動物也大多內含了與靈魂相關的一些跡象,而在人類中才具有了更為明顯的區別。因為,馴順與狂野、溫和與兇暴、勇敢與怯懦、恐懼與無畏、爽直與詭詐以及與思想關聯的知解能力方面的類似特征也內在于許多種類的動物中,這種類似恰如我們論及動物的身體部分時所述。因為有些特征較之于人類有程度多少上的差異,而人類較之于大多數動物亦然(因為這類特征中某一些在人類身上具備得多些,某一些又在其他種動物身上具備得多些),另一些特征則在類比上有差異;比如說,人類中具有技術、智慧與理解,在某些種類的動物中照樣也具有另外某種這樣一類的自然能力。這種現象從童年時期來看最為明顯,因為在兒童身上盡管可以看到其后來將會具有的品性之跡象或淵源,然而在這一時期他們的靈魂可以說與獸類的靈魂毫無差別,所以,若是其他各種動物具備的特征有些同于人類,有些近似于人類,有些可與人類比擬,這絲毫也無悖謬之處。

自然由無生物進展到動物是一個積微漸進的過程,因而由于其連續性,我們難以察覺這些事物間的界限及中間物隸屬于哪一邊。在無生物類之后首先是植物類,在這類事物中一者與另一者的差別看來在于誰更多地分有生命,整個這一類較之于其他物體差不多顯得像是有生命似的,但較之于動物卻又像是無生命似的。從這類事物變為動物的過程是連續的,這在先前已有述及。海中的某些生物可能會讓有的人疑惑,不知其究竟為動物還是植物;因為它們附著而生,若是脫離其附著處,這類事物大多要歸于死亡;江珧便是附著而生的,而剃刀貝被拔起后也不能夠活下去??偟膩碚f,整個一類介殼動物與能夠行走的動物相比就像是植物。

于感覺而論,有些動物全無征象,有些動物僅有晦暗的征象。某些生物的身體物質呈肌肉狀,例如所謂的海鞘及??活?,但海綿于所有方面均像植物。一生物與另一生物之間總是積微漸進地表現出其更多地具有的生命與運動。而且就其生活及行為而論也同樣如此。因為那些通過種子而生成的植物除了產生出與其自身肖似的另一植物來外別無任何功能;同樣地,某些種動物除生殖外也不見有別的任何功能。故而這一類行為對一切生物是共同的,一經有了感覺,它們的生活在交媾方面會由于快感而出現差異,在產育后代方面亦會出現差異。有些動物純粹類同植物,依季節而繁殖自己的后代;另一些動物還會為其幼嗣的食養而操勞,但哺育完成后就與之分開,此后不再有任何聯系;那些知解能力較強的、具有記憶力的動物同它們的后代保持更長時間的聯系,表現得更有社會性。

動物生活之一部分在于繁殖方面的行為,另外一個部分則在于食物方面;因為一切動物的辛勞及生活正好都圍繞著這兩個方面。動物的食物最主要地依據其有什么樣的體質材料而各不相同。因為每種動物的增長合乎自然地來自于與其相同的質料。合乎自然的東西導致快樂,而一切動物都追求那合乎自然的快樂。

【2】 動物以生活地域相區分,即是說,有些動物為陸生動物,有些為水生動物。我們所講的這種差異有兩種含義:有些動物被稱為陸生或水生動物是由于它們吸進空氣或水;另一些動物并不吸進(空氣或水),但天生可以充分地適應上述兩種元素的冷卻趨勢,它們被稱為陸生或水生動物并非因為它們呼氣或吸水,而是由于覓食和度時于兩種中的某一種物質之中。因為,有許多動物盡管吸進空氣并在陸上生殖,卻覓食于水中區域并在水中度過其大部分時日;這些動物似乎算是獨一無二的兩棲動物,因為一個人既可以把它們算做陸生動物也可以把它們算做水生動物。而那些吸進水的動物中,無一可行走或飛行以及從陸上獲取食物,然而為數眾多的陸生和吸進空氣的動物卻相反,還有一些動物依賴水到了這樣的程度:它們脫離了水體便不能夠生活,例如所謂的海龜、鱷魚、河馬、海豹以及一些體型較小的動物如淡水龜和蛙類;所有這些動物過一會兒若不呼吸就會窒息。而且,它們在干地里生殖和育幼——也有一些是在靠近干地的地方,卻在水中消度時日。

而具有一切動物中最為奇特之構造者是海豚以及此類水生動物中和其他鯨類中具有此種特征的另外某種動物,比如須鯨和其他具有一噴水孔的動物。因為若是以吸進空氣為陸生動物,以吸進水為天生的水生動物,那么要把上述每一種動物單單劃入水生或陸生類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它們兼具二者:它們既吸進海水,再經由噴水孔將其排出,又以肺部吸進空氣。它們確有這一部分并進行呼吸。因此海豚被捕在網內時,很快就會由于缺乏呼吸而窒息。而且這動物出水后可以活很長一段時間,低聲吟鳴,就跟別的呼吸的動物一樣;此外,睡覺時它將鼻部露在水面之上以便呼吸。然而把同一些動物同時歸入彼此反對的兩類劃分是荒唐的,其實似乎更應該對水生動物作更進一步的劃分。因為有些動物吸進和排出水與呼吸空氣的動物出于相同的原因,即為了冷卻,另一些動物則是為了攝食,因為它們必須從水中獲取食物,同時就吸進了水,而吸進水的動物又須有排出水的器官。有些以類比于呼吸的方式利用水的動物具有肺,而有血動物中那些由于攝食而吸進水的動物則具有排水的孔道。軟體動物與軟殼動物的情況亦然,因為這些動物也由于攝食而吸進水。

以另外一種方式即由于身體構成和生活方式為水生動物者包括凡是吸進空氣卻生活于水中的動物,或者吸進水并具有鰓卻走上干地而覓食的動物。后一類動物現今僅僅見過一種,即所謂的水蜥;這動物沒有肺卻有鰓,為四足動物而且原本屬陸生??磥硭羞@些動物的本性似乎都遭受了扭曲,恰如有些雄性變得雌性化或有些雌性變得雄性化一樣。因為動物于微小器官有了變化時,將會表現為其整個身體構形上的重大變異。這在閹過的動物中非常明顯:在身體的一個微小器官受到殘損后,這動物就向雌性轉變;因而很明顯,在動物原初的構造中若有某一細微器官在大小上發生了改變,只要這器官屬原初一類,動物就會或變作雌性或變作雄性,而這器官若是整個地毀壞了,動物就會變得不雌不雄。因而,動物為陸生或水生并循上述兩種方式,微小器官的變化導致一些動物為陸生而另一些為水生。有些動物并非兩棲,另一些則為兩棲,這是由于在它們形成時期的體質構造中分有了些許用以作為其食物的東西,前面我們已經作過這樣的論述。從而動物從三個方面被劃入水生類:由于吸進空氣或水;由于其身體構成;以及第三個方面的由于其食物;動物的生活方式分別與上述劃分相符合。有的情況下以動物的身體構成或食物以及以其吸進水或空氣而定,另一些情況下則只以身體構造和生活方式而定。

有些不能活動的介殼動物攝食于江河淡水——淡水因為稀于海水在混合時可滲入那緊密的部分,正如它們由淡水獲得其最初始的生成。海中有淡水并且它能夠以此種方式滲透是一個明顯的事實,因為已經有人就此做過驗證。即是說,若是有人熔制一個薄薄的蠟質容器,纏上線后再空空地放入海中,一天一夜后其中會充滿了水,這水顯見是淡水。

??杂谓鼈兩砼缘男◆~為食。它們的口生在中央,這一點在體型巨大者身上尤其明顯。它們和貝類一樣具有一條用以排泄食物殘渣的管道。這管道位于上方,因為海葵就好比是貝類動物體內的肉質部分,它們以巖石為其貝殼。?會離開其附著處去四處覓食。

能夠活動的介殼動物中,有的以動物為食,吞食一些小魚,比如紫骨螺;它即是肉食性的,故用這類餌食可以捕獲。還有的以海中的植物為食。

海龜既以貝類為食(因為它們的口部生得格外強勁有力,一旦咬住了什么,無論是石頭還是別的什么東西,它都要咬碎并嚼爛),也出水以草類為食。它們露于水面上被陽光曝曬時會極度難受,常常因而死去;因為它們不能夠順利地再度下潛。

軟殼動物的情況也完全相同,即是說它們也是雜食性的;因為它們吃石頭、木料[1]、海藻和糞穢,比如說巖蟹,而且它們也食肉。小龍蝦甚至對付得了體型碩大的魚類,但這些大魚中偶爾也會有更兇的。比如說章魚就可以制伏小龍蝦,故此小龍蝦若是覺察到同一網中的章魚就在自己近旁時,竟會驚嚇致死。小龍蝦能捕食海鰻,由于其體表粗糙使得后者難于溜掉。然而海鰻卻能吃掉章魚,其光滑的體表使得后者無計可施。一切軟體動物都是肉食性的。小龍蝦吞食在其藏身處旁邊捕得的各種小魚,因為它們出游到遠海中礁石嶙峋的一類地方,在這類地方營建自己的居穴。小龍蝦無論逮住什么,都用雙螯送至嘴邊,就像蟹那樣。當它未受驚嚇時,其自然的行走姿勢是朝前的,其觸角下垂兩邊,一旦受到驚嚇,它們會向后逃竄,將觸角遠遠地投伸出去。它們彼此間以螯互搏,抬起螯爪打擊對方,就像公羊一樣。經??梢钥匆娝鼈儽舜讼喟椋墼谝黄鹣袷且蝗?。軟殼動物的生活方式即如上述。

軟體動物中,teuthides與烏賊甚至能對付得了大魚。章魚尤喜捕獲貝類,剜出其肉質部分吃掉;因而漁人可以憑這些貝殼認出它們的巢穴。關于章魚吞食自身的傳言是虛假的,但它們中有一些的觸角確乎被海鰻啃掉了。

當特定的時節來臨,所有的魚類都會吞食魚卵;然而魚類獲取的其他食物卻并非全都一樣。因為有些魚只是肉食性的,例如軟骨魚類、海鰻、khanna、金槍魚、鱸魚、合齒魚、鰹、海鱸與鰻鱺。紅鯡鯢常食海藻與淤泥,卻也食肉,daskillos以淤泥及糞穢為食。鸚嘴瀨魚和“黑尾”魚以海藻為食,salpe食糞穢與海藻,它也以praision[3]為食,而且是唯一可以用葫蘆餌釣起來的魚類。除灰鯡鯢外所有魚類都自相殘食,尤以海鰻為甚。

頭魚和灰鯡鯢是僅有的完全不食肉的魚類。其證明是,從捉住的這些魚的胃中從未發現過任何這類物質,為它們準備的釣餌用的不是動物的肉而是大麥餅。每一條灰鯡鯢都吃海藻與沙。被某些人稱為kheloon的那種頭魚是一種近岸的魚類,而peraias以自身分泌出的一種黏液為食,因此它總是在挨餓。頭魚常食淤泥,因此體重而多泥;它們壓根不吃魚類。由于其生息于淤泥之中,它們時常躍出來以洗滌周身的泥淖。它們的卵鮞不為任何魚類所吞噬,故此得以大量地繁殖;然而當它們長大后,許多其他種類的魚都要吃它們,特別是猛鱸(arkharnos)?;姻E鯢是最為貪饞的魚類,而且總不知飽足,所以它的胃總是鼓鼓脹脹的;一旦挨了餓,它們的情形就很凄慘。遭受驚嚇時,它們就藏起自己的頭,以為是把整個身體都藏起來了。

合齒魚也是肉食性的,它們吃軟體動物。這種魚與khanna追逐小魚時,其胃常常外翻出來;這是由于魚類的胃緊接于口腔,而且它們沒有食道。

如上所述,有些魚只是肉食性的,例如海豚、合齒魚、金鯛、軟骨魚類及軟體類。另一些魚通常吃泥土、海藻、海苔、所謂的長莖海草及水中植物,例如小黑 虎、 虎和巖魚;但小黑 虎盡管不碰其他肉食,卻要捕食真蝦類。如前所述,它們常常也互相殘食,并且往往是大魚吃小魚。它們食肉的一個證明是它們常常受釣于這一類的餌食。鰹、金槍魚及鱸大多數時候均食肉,但也會吃海藻。sargos魚侵食紅鯡鯢,當紅鯡鯢攪動淤泥(因為它能夠掘挖)后離去時,sargos魚便趁機潛入以得食,并阻止比自己弱小的魚類一道來攪和。

所謂的鸚嘴瀨魚被認為是唯一一種像四足動物一樣反芻的魚類。

通常情況下,其他魚逐捕口前的小魚時徑向前游,這乃是它們自然的泳姿。而軟骨魚類、海豚和一切鯨類捕食小魚時卻是背部翻轉朝下仰泳,因為它們的口生在下面。于是小魚們更有可能幸免于難,若是換一種情況,它們活下來的機會恐怕是微乎其微;因為海豚的敏捷與胃口按說是驚人的。

海鱔中盡管有一些品種在某些地方既吃淤泥也吃偶爾有人投到其身邊的食物,但大多數的品種均以淡水為食。養鱔人很在意這一點,即盡可能地保持池內清潔,時常讓水流動,流到平整的石板上,或者是用石膏敷抹鱔池。因為倘若池水不清,它們很快就會窒息,原因是它們的鰓甚為窄小。所以人們釣鱔時要攪渾水,在斯特魯蒙河,人們在昴星當空時捕鱔,因為那時候河中的水與泥為相反方向刮來的風所翻激;若不是在這種時候,最好不要去打攪鱔魚。鱔魚死后并不像大多數魚類那樣漂浮于水面,甚至不會上浮,因為它們的胃甚小。盡管少數鱔魚生有脂肪,絕大多數都無脂肪。從水中撈出后它們可活5至6天,若遇北風可活得更長些,遇南風則活得短些。在夏季里鰻鱔若是由池塘移入鱔池很快就會死亡,但在冬季就不會。再就是它們承受不了劇烈的變故,比如說在運送過程中把它們投入涼水之中;那常常將大批量地置其于死地。若是將其喂養于少量的水中它們也會窒息。其他種類的魚亦會發生同樣的情況,在少量的水中即或只有少數的魚也總會發生窒息,正如呼吸的動物在只有少量的空氣又處于封閉狀態時那樣。有一些鱔魚竟然可活7至8年。

河鱔得食于自相殘食或吃草、植根以及它們在泥里覓得的任何東西。它們更多時候是在夜間進食,在白天則蟄入深水處。

關于魚類的食料就講這么一些。

【3】 在鳥類中,凡是生有鉤爪者都是肉食性的,即使用手喂以谷物它們也無法下咽,例如所有種類的鷲、鳶與兩種鷹,即鴿鷹與雀鷹(這兩種鷹在大小上彼此差得很遠),還有雕;雕之大小同于鳶而且它全年可見。此外還有phene與兀鷹;phene的大小超過了鷲,其顏色灰暗;兀鷹有兩個品種,一者體小而偏白,一者體大而偏灰。在夜鳥中也有一些帶鉤爪者,如夜烏、鸮與鷲鸮。鷲鸮外觀上類似于普通鸮,其大小則絲毫不遜于鷲。此外還有eleos、aigolios與鴟鵂。這些鳥中eleos比公雞大一些,aigolios與前者差不多大,而兩者均獵食?鳥。鴟鵂比普通鸮要??;所有這些鳥看起來均相像,并且都是肉食性的。也有一些不具鉤爪的鳥類為肉食性的,比如說燕子。

另一些鳥捕食蛆蟲,例如磧、麻雀、batis綠鶯與小山雀。小山雀分三個品種,雀體型最大(因為它與磧一般大),其次要數山雀,它因棲息山中而得名,這鳥生有長長的尾巴;第三個品種肖似于前兩者,但在大小方面有所不同,因為它體型最小。還有小鳴鶯、黑頂雀、照鶯、紅襟鳥(知更)、epilais、蠅鳥、金冠鷦鷯;最后一種鳥大小上略微勝過蝗蟲,生有一亮紅色的冠頂,怎么看都是一種優雅悅目的小鳥。還有所謂的“花”鳥,其大小同于磧。至于山,肖似于磧,在大小上相近,只不過頸部帶有藍色;它也棲息于山中。此外還有“王”鳥、拾谷鳥。上述這些以及諸如此類的一些鳥就是完全或大多數情況下捕食蛆蟲的鳥類。

下述鳥類食用刺實:紅雀,thraupis,還有所謂的金。所有這些鳥都得食于刺叢間,它們絕不吃蛆蟲或任何活物。它們睡在其獲取食物的同一地方。

另外一些鳥專吃樹蟲,它們最主要地賴食樹蟲為生,例如大小兩種列鳥鳥。有些人把這種鳥都叫做啄木鳥,它們彼此相像,其聲音也有些相似,只不過大者聲音較大,這兩種鳥都飛向樹木覓食。還有綠啄木鳥,其大小同于鳩鴿,其顏色則通體碧綠;它啄木甚勤,主要得食于樹木間;其聲音高亢;這種鳥最多地出現于伯羅奔尼撒一帶。另一種被稱為“拾蠹鳥”,在大小上與懸巢山雀一樣?。黄漕伾野刀鴰О唿c,其聲音輕微;這種鳥也會啄木。

其他鳥類以食果實及草莖為生,如林鴿、普通鴿、巖鴿與鳩鴿。林鴿及普通鴿四季皆有,鳩鴿則只在夏季出現;冬天里看不見它們的身影,因為它們蟄居起來了。巖鴿出現與被捕獲最主要地是在秋季。在大小上巖鴿大于普通鴿而小于林鴿,捕捉它最多是在其飲水的時候。它們攜雛來到這片土地,而所有其他鳥類都在夏天到來;就地筑巢,并且大多是以活體喂養雛鳥,唯有鴿類例外。

可以說一切鳥類的情形是有些受食于陸地,另一些生息于江河及湖泊,還有一些生息于海洋;那些蹼足的鳥類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在水中打發掉的,而分趾足的鳥類則在水畔過活,其中有一些以水中植物為食,即非肉食性者。例如生活于湖濱或河濱的鷺及白鷺;后者在大小上遜于前者,其喙扁而長。此外還有鸛與鷗;鷗的顏色屬灰色。還有skholniklos、kigklos與truggas,這些小鳥中最大的是最后提及的一種,其大小如鶇;它們全都頻頻搖尾。再就是skalidris,此鳥體色斑雜,但總體上呈灰色。翠鳥一族也棲息于水濱。它們剛好分為兩種,一種安坐在蘆葦上鳴唱,另一種則啞口無聲;后者要大一些,而兩者背上都帶藍色。還有trokhilos(鱷魚鳥)。翠鳥和kerulos都住在海邊。烏鴉也捕食沖上海灘的活物,因為它們是雜食性的。此外還有白鷗,kepphos、鳧水鷗與鸻。

蹼足鳥類中身體較重的是居住于江河與湖澤濱畔的那些鳥,如天鵝、野鵝、禿、??與小鳧——這鳥似野鴨,但小些,還有所謂的鸕鶿;鸕鶿大小上與鸛相仿,只不過其腿要短一些;它蹼足而善泳,顏色為黑色;它停棲于樹枝上并在那兒筑巢,乃是這類鳥中唯一如此者。此外還有鵝、群居小鵝、狐鵝、“山羊”與紫紋雁。

海鷲既棲息于海濱又時常攫食于湖澤。

許多種類的鳥都是雜食性的,生有鉤爪的鳥類獵取其他各種動物,包括凡是它們制服了的鳥類;不過它們不在親種之中互相殘食,不像魚類那樣經常自相捕食。

鳥這種動物一律很少飲水,而具有鉤爪的鳥類更是絕對不飲,僅少數種類例外,而且飲得也極少。這類鳥首先要數茶隼。鳶飲水盡管很少,但確有人見過其飲水。

【4】 生有角質棱甲的動物,例如蜥蜴與其他四足動物及蛇類,均為雜食性動物;因為它們既食肉又食草。蛇類是一切動物中最為貪饕者。以上這些動物連同其他一些具有海綿狀肺部的動物也都很少飲水;而一切少血的動物與卵生動物的肺均呈海綿狀。蛇類還十分貪酒,因此有些捕蛇的人把酒倒入陶碟再置之于石墻內,它們喝多了就被逮住了。作為肉食動物,蛇榨干它們捉住的任何動物再將這整個動物從排泄口排掉。其他諸如此類的動物大致也如此,比如蜘蛛;但蜘蛛是從外面吮吸獵物的體液,蛇類卻是在自己的腹內。蛇攫食于它在任何地方碰到的現成的東西(即是說它們既吃小鳥及獸類,又囫圇吞卵);它攫住獵物便引身上挺,直到直直地挺立于尾尖之上,然后再蜷攏其身體,縮成小小一團直到這樣的程度:當它再次挺身時,吞下的東西已經倏然下肚了。它這樣做是由于其食道生得又細又長。毒蜘蛛與蛇在不進食的情況下都可以活很長一段時間,這從喂養于藥販那里的動物中即可觀察到。

【5】 胎生的四足動物中,那些野生且具鋸齒者全部都是肉食性的:例外的是狼在挨餓時據說會吃某種泥土,它是唯一這樣做的動物;然而它們平時是不會去吃草的,除非是在患病期間,這就像獵狗生病時所做的一樣,它們吃下草再嘔吐從而治愈疾患。獨自徘徊的狼吃起人來比群集的狼更兇狂。一些人稱做glanos而另一些人稱做鬣狗的那種動物在大小上不遜于狼,它生有馬一般的項鬃,其鬃毛則更為剛硬和濃密,布滿整個脊椎一線。它覬覦并獵捕人類,而且模仿人類嘔吐以誘捕家犬;它還挖掘墳墓以食人肉。

熊是雜食性的。因為它既吃果實——它能夠憑借身體的柔軟爬上樹去——又吃豆子;它還弄碎蜂巢取食蜂蜜,吃蟹與蟻,且屬肉食動物。仗著其蠻力它不僅襲擊鹿而且也敢襲擊野豬——若能乘其懈怠不備之機的話,還會襲擊公牛;即是說,它徑直從前面走近公牛,縱身跨上牛背,當牛以角相抵時它便用前蹠把捉住牛角,再噬咬牛肩并用嘴把牛掀翻在地。它能短時間雙腳直立行走。它所吃的肉一律要先行腐化。

獅和其他所有野生的鋸齒動物一樣是肉食性的。其吞食姿勢甚為兇猛,它吞下的大多數食物都未經咬開,然后兩三天里不吃東西;它能夠餓這么久是由于腹中已經過于饕足了。它也甚少飲水。它極少排泄穢物,總是隔一天或者不定隔多久才排泄;其排泄物干燥而硬固,跟狗糞似的。獅發出的氣息極為腥臭,其尿也十分難聞;由于這種緣故,狗常嗅于樹根;獅溺尿時就像狗一樣抬起它的腿。它還通過呼氣于其上將濃烈的氣息植入其正在吃的東西,因為把它剖開時它的體內會散發出濃烈的濕氣。

有些野生的四足動物覓食于湖澤及江河一帶,但除海豹之外無一覓食于海洋。前一類包括所謂的海貍、satherion、saturion、水獺與所謂的水貍。水貍體型比水獺更寬扁,其牙齒生得硬朗;因為在夜間出水時它常常用牙齒咬斷河邊的白楊。水獺也會咬人,而且不松口,據說它要聽到了骨裂聲才肯罷休。水貍的毛粗硬,外形上介于海豹毛與鹿毛之間。

【6】 鋸齒類動物舔著喝水,有一些不具鋸齒的動物也是這樣,如鼠類。而齒列齊合的動物啜吸而飲,如馬與牛。

熊則既不吸也不舔,而是吞飲。其他鳥類大多啜飲,唯有長頸鳥不時停飲而昂伸其頭,而紫是唯一吞飲的鳥類。

有角的動物,無論其為馴養的還是野生的,以及一應不生鋸齒的動物,除非受極度饑餓煎熬,全部都吃果實與草莖,豬卻要除外。這種動物最不肯吃草莖與果實;然而豬是最愛吃植根的動物,這是由于它的鼻子天生適合于用來干這種事情;而且它也是最容易將就各種食物的動物。以其身體大小而論,豬還是上膘最為迅速的動物,因為它60天內即可上膘。至于增膘的重量,那些從事這一行當的人稱量餓著的豬而得知。上膘之前豬先要餓上三天;幾乎所有其他動物上膘之前都須餓上一陣子。這三天過去后,那些育膘的人遂又飼之以豐盛的食料。色雷斯人在育膘時第一天允許豬喝水,隨后先是間隔上一天,此后再隔兩天,之后再隔三天,四天,直至隔到七天。育膘時人們給這動物吃大麥、粟米、無花果、橡實、野梨與胡瓜。給這些動物及其他一些腸胃良好[4]的動物育膘最當緊的是不要驚擾它們;而豬在泥里打滾也有助于上膘。它們喜歡按年齡段就食。豬竟然敢跟狼斗。它活著時稱得的重量中有六分之一要歸于毛、血及諸如此類的東西。哺仔期間,豬與其他一些動物都會趨于消瘦。關于上述動物就講這么一些。

【7】 牛吃果實與草莖,增膘時則吃那些引起腸胃脹氣的植物,如苦豆、碾碎的豆類及豆莖,對于較老的動物則須切開其外皮并向里吹氣,在此之后方才飼之以食物;此外,育膘時還給它們喂囫圇的或碾磨過的大麥,還有甜的食物如無花果、葡萄干、酒、榆樹葉等;而最有益的莫過于陽光和溫水浴。幼犢的角若是以蠟熱敷便可輕而易舉地朝人所想的任何方向彎曲,而且若是以蠟、松脂或油涂抹牛角,其腳疼就可以減輕。牛群因霜凍被迫遷徙時比因降雪被迫遷徙更為難受。多年不行交配的牛體型將會見長,因此在埃比羅斯所謂的“赤牛”在成長期間9年內都不被允許受配,人們稱之為“處牛”。這些牛的數量據說在400只左右,為君王們所私養,而且在其他地區不能夠存活;有人確曾嘗試過。

【8】 馬、騾及驢吃果實與草料,其長膘最主要地靠的卻是飲水;因為馱重動物飲水情況如何與它們喜好食物的程度正相對應,而且飲水讓它們越覺可口的地方即是越加肥美的牧場。正在結籽的青黍能使牧畜皮毛光滑,但是在芒刺硬扎時卻不相宜。頭一次刈割的波斯草(紫苜蓿)質地較次,而且凡是氣味難聞的水所灌的苜蓿草都不行,因為它們沾染上了這種氣味。牛飲水時要覓清水,而馬卻跟駱駝一樣;駱駝高興喝泥濁而濃稠的水,而且不先把河水攪渾就不肯喝。它可以一連4天不喝水,此后再飽飲大量的水。

【9】 大象一頓最多可以吃下9個馬其頓米迪姆諾[5]的食料,然而給它一次喂足這么多是危險的;一般它吃6至7個米迪姆諾,5米迪姆諾的小麥,5馬里斯的酒(馬里斯等于6個科圖來)。曾經有一頭象一次喝下了14個馬其頓米特瑞太的水,而且晚些時候又喝了另外8米特瑞太。大多數駱駝可活30年左右,有一些則活得長得多;即活到了100歲。有的人說象的壽命在300歲左右,有的說是200歲。

【10】 綿羊與山羊均吃草,但綿羊吃起草來專心而且固定在同一個地方,山羊則急切地躥來躥去,只吃一些草尖。綿羊主要靠飲水增肥,故而人們在夏季里每5天都要給羊群吃鹽,100只羊給1米迪姆諾。因為這能使羊群變得更健康和更肥壯。由于這個緣故,人們在給它們的大多食料中都摻入了鹽,比如說在糠麩中摻入大量的鹽(因為羊群渴了就會更多地飲水),而在秋天里又在胡瓜上撒鹽;因為這樣做可使羊產更多的奶。而且,假若午間它們一直在運動,日暮時它們就更想喝水。臨近分娩時,給鹽能使羊乳更為脹大。嫩橄欖枝、野橄欖、山藜豆和任何種類的糠麩都能給綿羊催肥,而若是先給這所有食物澆上鹽水催肥效果就會更好。這些動物先餓上3天后也可以長更厚的肥膘。在秋天,北方來的水比南方來的水對綿羊更加有益;而且朝西的牧場是有利的。遠跋與疲乏都會使羊群消瘦。

在冬天里牧羊人可以識別出健壯的羊來,標志在于它們身上披著霜,而其他羊身上卻沒有;因為那些不健壯的羊由于體弱便抖去了身上的霜。每一種四足動物生活于低洼牧地時要比生活于高地時肉質差。扁尾綿羊比長尾綿羊更耐冬寒,其毛緊貼的羊比其毛蓬松的羊更耐冬;山羊則甚難耐寒。雖說綿羊比山羊更健康,山羊卻比綿羊更強壯。被狼咬殺的綿羊的皮與毛以及用它們做出的衣服超乎尋常地招虱。

【11】 蟲類中生有牙齒者是雜食性的,而那些僅具一舌者賴液汁為食,用這舌從一切可能的地方吮吸液汁。其中一些也是雜食性的(因為它們遍嘗一切液汁),如蠅類;另一些則是吸血動物,例如馬虻及牛虻;還有一些賴植物與果實的汁為生。唯有蜜蜂不肯駐足于有任何腐物的地方附近,它也不以任何含甜汁的東西為食;再就是蜜蜂愛給自己覓得無論是從什么地方涌冒出來的甘飴泉水。

以上述及了各種動物攝用的食物。

【12】 動物的一切行為均和性配與生殖有關,或與食物的及時供應有關,或是為了防備冷熱及季節的變換。一切動物對于暖寒變化均有與生俱來的感應,恰如人類中有的冬天蟄入居室,有的因邑土廣闊而于暑天避于涼邑,寒天避于暖所,動物中那些能夠變換其居處者也正是這樣。

有些留居于其慣熟了的同一地區的動物能找到有用的抵御辦法,另一些則要遷徙;秋分過后它們離開滂沱及一些寒冷的地區以躲避即將到來的冬天,春分后它因畏懼炎熱又從暖處遷入涼爽的地區。有些動物是從附近地區遷徙而來的,另一些卻可以說是遷自于世界的盡頭,鶴即是這樣做的;它們從斯居泰平原遷至埃及境內尼羅河由之發源的上游沼地;蒲洛邁人(侏儒人)就生活在這一帶地區;因為這并不是一個神話,事實上有一個如人們所傳的真實的矮小種族為依據,既包括小矮人也包括他們的小矮馬;他們生活在洞穴之中。鵜鶘也作遷移,它們從斯特魯蒙河飛抵伊斯特河并在那里生娩。它們成群結隊地飛離,由于飛越山嶺時飛在前頭的諸鳥漸漸看不清飛在后面的諸鳥,領頭者會停下來等候其落后的同伴。

魚類也會以相同的方式遷徙,一些魚遷徙時游出或游入滂沱海,另一些魚在冬天從深海游向近岸處以取暖,在夏天又從近灘游向遠海以避暑熱。

鳥類中體質弱者在冬季及霜期會降飛到平原,在夏季又因炎熱遷居飛上山陵。體質愈熱的動物于每一種超常的天氣情況下總是愈先遷徙,例如鯖魚之先于金槍魚以及鵪鶉之先于鶴;前者在波愛德羅米翁月遷移,后者在邁馬克特里翁月遷移。所有動物從寒冷地區遷出時均比從暖熱地區遷出時更豐肥,例如鵪鶉在秋天就比在春天更肥腴。動物從寒冷地區遷出時正好逢上夏季末了時。動物交配的欲求在春季更加旺盛,而這正是它們從暖熱地區遷出的時候。如前所述,鳥類中鶴類從世界的一端遷徙至另一端。它們迎風飛翔。關于那石子的故事是不真實的,即它們飛行時攜含一塊石子以保持平衡,這石子落出時可用來作試金石。

林鴿與巖鴿也會遷飛,它們不在這里過完冬天;燕與鳩鴿也是如此,但普通鴿會留下來。同樣,鵪鶉也要轉徙,只不過有一些會滯留在暖和的地帶,鵪鶉中與鳩鴿中都有。林鴿與鳩鴿無論是抵臨時還是在季節到來再離去時均是群集而翔。鵪鶉著陸后,若遇晴和天氣或值北風它們就成雙地散開,安靜地棲息;倘逢南風它們就難受了,其原因在于它們不善飛翔;因為南風潮濕而沉重。所以獵人們要待南風起時方去捕捉它們。然而天氣晴和時它們也不怎么飛翔,這是由于其身體笨重之故;因為它們軀體龐大,所以飛行中時時鳴叫,表明它們飛得很吃力。當它們從海外飛抵時沒有領飛者,然而當它們離去時,“長舌鳥”會與之相伴,還有“鶉母”、耳鸮與花秧雞;花秧雞在夜間擔當了它們的召喚者;獵人們聽見它的聲音便知道鵪鶉們就要離去了?!谤嚹浮痹谕庑紊辖朴跐渗B,而“長舌鳥”有一條能伸出相當遠的舌頭。耳鸮與貓頭鷹(鸮)相像,在耳部旁邊生有羽簇,有些人稱之為夜烏。這是一種詭詐和愛模仿的鳥,在它模仿捕鳥者而起舞時,另一位捕鳥者可趁機從后面上來捉住它;用同樣的辦法也能捉住貓頭鷹(鸮)。

總的說來,一切生有鉤爪者均為短頸、扁舌且喜模仿。印度鳥即鸚鵡被說成是賦有人舌;而且它們喝了酒后會變得更加恣縱。

群飛的鳥類中有鶴、天鵝、鵜鶘與小鵝。

【13】 魚類中間,有一些如前所述從遠海游向近岸或自近岸游入遠海,以躲避過度的寒冷或炎熱。近岸的魚類較遠海魚類味佳,因為它們享有更豐足和更優良的食料;因為,在太陽照射的地方植物生長得更豐茂和更優良,例如在園畦中。而且黑泥(藻)生在靠近陸地的地方,而其他地方的泥(藻)類似于荒原中的野泥(藻)。此外,近岸的海域冷與熱恰到好處地得到了調和,因此這一類魚的肌肉生得更為緊密,而遠洋魚類的肉質多水而松弛。

近岸的魚類有合齒魚、黑鯛、海鱸、金鯛、灰鯡鯢、紅鯡鯢、瀨魚、龍 、 虎以及所有種類的巖魚。遠海魚類有刺 、軟骨魚類、白海鰻、khanna、紅魚、glaukos等。但是赤鯛、黑海鰻、鰻鱺與魴可以兼算兩種魚類。這些魚類還會因地區而出現差異,例如在克里特周圍的 虎與各種巖魚全都長得十分肥胖。而金槍魚于大角星升起后重又趨于肥美,因為到了那個季節它們不再罹受寄生蟲之困擾,在夏季里正是由于這個緣故它們的身體情況才很差。

在海上湖泊內生活著許多種魚,如salpai魚、金雕、紅鯡鯢以及差不多是大多數種類的其他魚。鰹也出現在這里,比如說在阿落伯科內索斯周圍;而在貝斯通尼斯湖內也有著數種魚類。

大多數花鯖均不游入滂沱海,而在普羅滂提斯過夏并產卵,冬天則在愛琴海中度過。金槍魚、pelamus及鰹于春季里游入滂沱并在此度過夏天,大致上大多數的群集及聚生魚類亦是如此。大多數魚類都是聚生的,而聚生魚類有著自己的頭領。

所有游入滂沱海的魚類既是為了食物(因為淡水使得食料更充足和更優良),又是因為這里兇猛的大魚相對要少些。因為除了海豚和鼠海豚外此中別無大魚,而這海豚尚屬小魚;但是一出滂沱海立刻就會遭遇巨大的魚類。它們游入滂沱既為了食物也為了產卵。因為那里是適于產卵的好地方,而且淡水或偏甜的水哺育了新生的胚魚。當它們產完卵而新生幼魚已有所增長后,它們于昴星沒去[7]后隨即游出滂沱。假若冬風為南風,它們就游得較慢,若換了北風,由于風兒相送它們游得就快多了。這時候在拜占庭附近捕到的幼魚尚且很小,說明它們在滂沱海中過活的時間還不算長。其他魚類游出及游進時都是清楚可見的,唯有trikhiai只在游進時捕得到,而在游出時未被看見過。事實上,若在拜占庭周圍捕得那么一尾,漁人們便會細細清察捕網,因為游出的這種魚頗不尋常。其原因在于,它們是唯一溯游入伊斯特河的魚類,隨后又在其分叉處順游入亞得里亞海。一個證明是,相反的事情發生了:它們在游入亞得里亞時捕不到,而在游出時卻捕得到。

金槍魚游入滂沱海時總是靠右側海岸而行,游出時卻靠著左岸;有的人說它們這樣做是由于其右眼看得更清晰些,而它們天生視力就欠佳。

群聚魚類在白日里行進,晚間若無月照它們就歇息和進食;但若是有了月光,它們就會繼續行進。一些濱海的居民說它們一到了冬至便不再行進,停歇于它們正好滯留的任何地方,一直呆到春分時。

花鯖在游入黑海時常被捕獲,而在游出時較少被捕獲。它們于產卵前在普羅滂提斯海中時最為肥美。其他種群聚魚類在游出滂沱時卻要被捕獲,而且這時候它們更極顯肥美。魚類游入時,于愛琴海[8]附近捕到的最為肥腴,而于更遠處捕得的魚總是要瘦一些。常常,當南風逆吹游出的花鯖及鯖魚時,在拜占庭以下的捕魚量比在其附近的要多。

魚類遷游的方式即如上述。

陸地動物同樣會經歷蟄居,在冬天它們蟄居一穴,于較為暖和的季節又離之而出。但動物蟄居也是為了求庇于任何一端超常的季節。有些動物是整個種類蟄居,有些則是其中一些蟄居另一些卻不。所有的介殼動物均作蟄居,例如海中的那些,即紫骨螺、法螺以及任一這樣的種類。但在能自由活動的動物中蟄居現象更為彰著(因為它們隱藏自身,如海扇,也有一些于表面覆有一厴,如陸蝸),而在那些不能自由活動的動物中這種變化就不那么明顯了。其蟄居并不在同一個季節,而是蝸類在冬天,紫骨螺與法螺在天狼星升起約30天左右的期間,海扇大約也在同一時間。它們中大多數均是既在極度寒冷的時候又在極度炎熱的天氣里轉入蟄居。

【14】 蟲類幾乎全都要蟄居,但不包括同人類一起生活于居宅中的某種蟲類和活不滿一年即死去的蟲類。蟲類于冬季蟄居。一些蟄居很多天,一些只在最寒冷的日子里,例如蜜蜂;這種動物也是要蟄居的。一個證明是,沒有一只蜜蜂出來食用為它們而陳放的食物;而且假如它們中有那么一只爬出來了,它顯得幾近透明,腹內顯然沒有任何東西。自昴星沉降直至春季蜜蜂一直靜息著。

動物蟄居時藏身于暖和的地方或它們平常習慣于去其中躺臥的地方。

【15】 有血動物中有許多也作蟄居,例如被有角質棱甲的各種動物,即蛇、蜥蜴、壁虎、河鱷等,它們于隆冬中蟄居4個月時間,不吃任何東西。其他種類的蛇蟄伏于地下,而蝮蛇卻于巖石下面隱藏其身。

許多種魚類也作蟄居,最明顯的要數冬季里的馬尾魚與鴉魚;這兩種魚在任何地方都捕不到,除非總是在某一固定不變的特定時節,在其余的時間里它們幾乎一無例外地蟄居起來了。鰻鱺、海鱸與漁鰻也要蟄居。巖魚雌雄相伴、成雙成對地游去蟄居,就像去產仔一樣;例如瀨魚、“鳥”與鱸魚。

金槍魚在冬季里潛藏于深水中,蟄藏之后它們變得極其肥腴,其捕撈季節自昴星上升時開始最多延續到大角星沉降為止,其余的時間里它們靜靜地蟄居著。然而它們中的一些連同其他種蟄居的魚類也可能于蟄居期內被捕上來,這是由于逢上其蟄居處太暖和或異乎尋常的好天氣時它們游動了;因為它們離開了其蟄居略作浮游以覓食;在月盈時分它們也會這樣做。

大多數魚類都是在蟄居期間最為肥美。

primadial(雛金槍魚)藏身于泥土中;其證明是捕不到它們了。而它們再出現時滿背是泥并且鰭也擦傷了。但在前曾提及的那一時節它們開始活動并朝陸岸游去,同時交配和生殖,被捕撈上來時滿懷著卵。這時候被認為是正當季節,而到了秋天及冬天它們的形質就較差了;在這同一時期里,雄魚體內可見充滿了生殖液。當其體內所含的卵尚小時不大容易捕到它們,然而一旦這卵進一步增大后,就能大量地捕獲,這是由于它們染上了寄生蟲。有些魚隱藏于沙中,有些藏于泥中,僅把嘴露在外面。

大多數魚類在冬季里確要蟄居,但軟殼類動物與魚類中的巖魚、 以及軟骨魚只在最寒冷的日子里蟄藏;這可由在天氣寒冷時捕不到它們而表明。有一些魚也在夏季里蟄伏,如格勞科斯;這種魚在夏季大約蟄伏60天左右?!绑H”(鱈魚)與金鯛也會蟄居,“驢”的捕撈期要間斷很長一段時間,似乎說明它們要蟄伏很長一段時間。魚類于夏季亦作蟄伏可從這一事實得到說明,即捕魚集中在眾星辰升降期間,尤其是在天狼星升降期間;因為在這些期間大海洶涌翻騰。這種現象在博斯波羅斯看得更分明:泥泛上了水面而魚又飄在上面。人們還說當拖刮海底時用同一張網打第二網時常常比頭一網撈到的魚要多。而且在秋季,歷經巨大的暴雨后,許多先前完全未曾為人見過或者不常為人看見的動物紛紛露面了。

【16】 很多種鳥也會蟄居,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認為的那樣僅有少數鳥類蟄居或者鳥類都遠飛至暖和的地區。事實上,有些鳥類如鳶與燕之常久居留的地方即離上述一類地區不遠,它們于是移趨那里;另一些鳥類離這類地區較遠,它們便不作遷徙,而是就地藏身。曾經發現許多只燕羽毛殆無地躲在庇穴中,而且初次露面時鳶也會從這種地方飛出來。在蟄居方面具有鉤爪的鳥類與直爪的鳥類沒有任何差別,因為蟄居的鳥類中有鸛、鳥、鳩鴿與百靈;而且在這方面鳩鴿是一切鳥類中最得到公認的,因為可以說無人敢聲稱他在冬天里于某某地方看見過一只鳩鴿。它開始蟄居時十分肥腴,盡管于蟄居期內褪羽,它依然保持豐滿。某些林鴿也蟄藏,另一些不作蟄藏,而與燕子一同飛離。鶇與椋鳥也作蟄居,而在鉤爪鳥類中鳶及貓頭鷹只蟄居少許天數。

【17】 胎生四足動物中,豪豬與熊均作蟄居。野熊之蟄居是一個明顯的事實,然而這是由于寒冷還是由于別的什么原因尚在爭論之中。因為這時候其雄性與雌性都變得極其肥胖,因而行動甚不方便。雌熊還在這時節生產,并一直蟄伏到領出幼熊的季節到來;它在春季里即約于冬至后的第三個月這樣做。熊至少蟄伏40天左右,而其中有兩個7天期間據說它們完全不動,但于此后的大多數日子里它們雖仍蟄居但活動著和醒著。有孕的熊要么絕不可能要么極少數時候可以捕得。在這期間它顯然不吃任何東西,因為它們既不外出,而且在被捕獲時可見其腸胃空空。據說由于全不進食,熊腸差不多攏成了一團,因此當它剛剛出來要嚼吃一些白星海芋以開解其腸。睡鼠也蟄藏于樹木間,并在那時變得極其肥碩;還有滂沱白鼠。

有一些蟄居的動物要蛻去那所謂的“老齡”,此乃最外面的一層皮,以及環裹正在成長的動物的囊套。在陸生的胎生動物中,熊蟄居的原因尚在爭論之中,這正如先前所述。而在被有角棱的動物中幾乎大多數均作蟄居,其中凡是為軟皮而無龜那樣的甲殼者均要蛻去其“老齡”,比如說壁虎、蜥蜴以及尤是如此的所有蛇類;因為它們于春季露面時蛻皮一次,到了秋季還要再蛻一次。蝮蛇也于春季與秋季蛻去其“老齡”,而不像有些人所講的那樣為蛇類中唯一不蛻皮的一種。蛇開始蛻皮時,據說首先始于眼部,因而在那些不明白這種現象的人看來它們似乎變成了盲眼;這之后蛻出頭部,它處處都顯露白色。它差不多花一夜和一天來蛻去整張“老齡”,自頭部開始一直蛻到尾部。蛻皮之后里面的皮成了外皮,因為這就像嬰兒蛻去其胞衣一樣。

蟲類中凡是蛻皮者均以同一方式蛻去其老皮,例如蟑螂(負盤)、“盾甲蟲”[9]和那些具有鞘翅的蟲類,如糞甲蟲。所有這些蟲類都于發育完成后蛻皮;因為恰如胎生動物的胞衣那樣,蚴生動物的殼套也會歸于散裂,蜜蜂與蚱蜢也同樣如此。蟬出殼后歇坐于油欖樹或蘆葦上。殼套裂開后它們從中鉆出,留下少許濕液于內,之后不長時間便振飛而鳴唱。

海洋動物中,小龍蝦與龍蝦有時在春季有時又在秋季產卵后蛻殼。曾經捕到過一些胸部一帶尚軟的小龍蝦,這是由于其硬殼蛻落了,而其下段依然堅硬,因為還沒有蛻到這里;因為它們蛻殼的方式不同于蛇類。小龍蝦大約要蟄伏5個月。蟹也蛻去其老殼,人們公認軟殼蟹類會蛻殼,而且據說硬殼蟹類亦會如此,比如說“祖母”蟹。當它們蛻殼時,其甲殼變得極軟,這蟹幾乎不大能夠爬行了。這一類動物蛻殼不止一次,它們屢屢如此。

凡是蟄居的動物,它們于什么時間以什么方式進行,以及哪些種動物在哪些時間蛻去其老皮(殼),我們已經闡述清楚了。

【18】 動物繁盛的季節并非全部相同,而且在所有超常的氣候條件下它們也不是同樣地繁盛;再者,健康與病變也隨季節在不同種類的動物中表現出不同來,而且總體狀況也并非于所有動物均相同。

鳥類得益于干旱的天氣,無論是對于其各方面的健康還是對于其分娩而言,至少不只是林鴿如此,而魚類除卻少許一些種類外,都喜歡濕濘的天氣。相反的天氣對于各自都是不利的,如多雨的年度對于鳥類(因為飲水過多對于它們完全是不利的),對于魚類則是干旱的天氣。如前所述,具有鉤爪的鳥類總的來說絕不飲水(但赫西俄德不知道這一點;因為他在描述圍攻尼諾城之役的詩中講到的那只用來占卜軍情的鷲竟會飲水)。其他鳥類則飲水,但所飲亦不多;同樣,其他任何一種具有海綿狀肺部的卵生動物亦是如此。鳥類之身體不適可由其羽毛顯示出來,因為它很凌亂,不像健康時那樣排列整齊。

【19】 如上所述,大多數的魚類在多雨的年度更為興茂,因為那時候它們不僅有了更豐足的食料,而且雨天總的來說對它們是有利的,恰如對從地中長出的植物有利一樣;因為園畦中的蔬菜雖經澆灌,但還是霖雨過后生得更加茁壯。同一現象亦見于生長于沼澤中的蘆葦,若非雨來它們可說就毫無增長。一個證明是大多數魚類均要遷游入滂沱海度夏,因為眾多的河流使得那里的水更為清甜,而且順河流下的食物也十分豐富。此外,許多種魚類甚至上游至江河,并于江河及池沼中繁旺起來,例如鰹與灰鯡鯢。 虎也在江河中變肥;而且總的說來池沼眾多的地區魚類也極其鮮肥。至于雨本身,夏天的陣雨對于大多數魚類最為有益;當春季、夏季與秋季降雨時對于魚類有益,而在冬季則以晴天為宜。歸總起來,可以說凡是于人類適宜的天氣對于大多數魚類也就是有益的。

在寒冷的地方魚類不會興盛。那些最難熬過冬天者乃是于頭部中有石塊的魚類,如石首魚、鱸魚、黃花魚與赤鯛;因為由于這石塊它們為嚴寒所凍僵,于是被沖上岸灘。

盡管大多數魚類都更覺有益,灰鯡鯢、頭魚以及有些人稱為murinos的那種魚卻正好相反。因為它們中大多數很快就會因陣雨而致盲,如果這雨過于猛烈的話。頭魚于嚴冬中往往更容易遭受此疾,它們的眼珠泛白,這時捕上來的頭魚甚為纖瘦,而且最終它們會徹底被毀滅。不過看起來它們遭受此疾并非更多地由于過猛的雨水,而是更多地由于嚴寒;反正在其他許多地方,尤其是在阿爾蓋亞地區勞普利亞周圍的淺灘中,曾于嚴寒天氣下撈獲了大量的盲魚,還捕著了大量眼睛泛白的魚。金鯛也苦于過冬,猛鱸則苦于度夏,它們會趨于消瘦。而有異于其他諸種魚類,鴉魚可以說更得益于干旱之年,而且對它們有益的是旱期里更容易出現的炎熱。

地域因素對于各種魚類之繁盛有促進作用,凡是天生的近岸魚類或遠洋魚類在其各自的地域都能繁盛,而那些兼處兩種地域的魚類在兩處都能繁盛。也有一些地區專對個別魚類有利,它們在此才能繁盛。簡單說來海藻茂盛的地方對魚類是有益的,反正,可以四處尋食的魚類中在這樣一類地方捕得的更見肥碩。因為食海藻的魚類有了豐足的食料,而食肉的魚類在這里可以碰上更多的魚兒。北風與南風也能造成差異,因為體長的魚類于北風中更能繁盛,在夏季,北風吹拂時在同一地點捕得的長型魚類比身體寬扁的魚類更多。

金槍魚與劍魚于天狼星升起之際染上一種寄生蟲病,即是說這時節兩者都于鰭旁生著一種小小的綽號為“虻”的蚴蟲,形如蝎而大小同于蜘蛛;它們造成如此大的痛苦,以至于劍魚躍出水面,有時竟與海豚躍得一樣高,因而它們常常跌落到了船上。金槍魚是魚類中最喜暖和者,它們為了趨暖而游向近岸沙灘,因為在那里能暖和起來,并且它們可以漂游于水面上。

各種小細魚中,身體微小者由于不起眼得以存活下來,因為大魚們追逐的是那些較大的魚類。然而這些小魚的卵還是有許多由于炎熱而毀亡了;因為炎熱所到之處的任何東西都將為其毀滅。

捕魚最主要地在日出之前及日落之后進行,籠統說來是在日落及日出光景。人們把這時打的網稱為及時網,因而漁人們要在這時候起網。其原因在于,在這種時候魚的視力最模糊不清;于是它們在夜間靜息不動,而在光線增強后它們就能看得清楚些了。

尚未見過魚類染上任何一種流行的瘟病,如像常常襲擊人類及胎生四足動物中的馬與牛以及其他某些馴養野生動物的瘟病。不過人們認為魚類確實會生病,漁人們是這樣來推斷的:在捕撈上來的眾多肥腴的同一種魚中,間有一些瘦薄的、形貌憔弱并且已經改變了顏色的魚。

關于海洋魚類就講以上這些。

【20】 江河及湖澤中的魚類亦不發生任何流行瘟病,但其中一些魚會罹患為其所特有的疾病,例如鲇魚在天狼星上升之際由于貼近水面游動就特別容易發生“星暑”,并會因炸雷而致麻木。這種事情有時也會發生在鯉魚身上,只不過程度要輕微一些。鲇魚在淡水中遭“龍蛇”襲擊時亦會毀亡。balliros與tiloon約在天狼星上升時身上會滋生一種蠕蟲,使得它們容易浮上水面并趨于衰弱;而浮上水面后它們又因酷熱而毀亡。khalkis受到一種兇猛的疾病襲擊,它的鰓下產生出大量的虱蟲,從而毀掉了它。這樣一種疾病絕不見發生于其他任何一種魚類中。

毛蕊大戟可以殺死魚類,因此其他地方的人在江河及湖泊中放入毛蕊大戟以藥魚而捕之,腓尼基人甚至用此法來捕海中的魚。

有些人也用另外兩種辦法來捕魚。由于魚類在冬季里要逃離江河中的深水處(因為河水總是冰涼的)人們便挖一條從干地通向河流的溝塹,然后用葦草和石頭搭頂,做成一窟穴狀,有一開口引河水入內;于是在霜凍天氣人們用一陷籠捕捉從此處流出的魚類。另一個辦法是冬夏皆可一樣運用,人們用枝條與石塊在河流中間筑成一道堤壩,留有一處豁口并于此處裝上陷籠,移去陷籠周圍的石塊后就能捉住魚了。

其他種類的介殼動物均受益于多雨之年,紫骨螺卻屬例外。一個證明是,把它們放到河水出流處時,它們嘗過淡水后將在同一天內死去。紫骨螺被撈上來后可存活50天左右。它們可以相互提供食料,因為其殼上長著類似于某種海藻或海苔的東西。投給它們的食物據說只是為了讓其稱起來更重一些。

然而干旱對于其他種類的介殼動物卻是不利的,因為那將使它們變得更小和更差,那時的海扇更容易變成紅色。在普拉海峽海扇一度絕跡了,其原因不僅在于漁人們用來拖撈它們的工具,而且在于干旱的天氣。其他介殼類動物受益于雨年是由于海水因而變得較甜了。然而由于寒冷它們不見于滂沱海中,而在江河中也不過僅有零星的雙瓣殼貝;在隆寒的天氣里單瓣殼貝極容易凍死。

關于水生動物就講以上這些。

【21】 在四足動物中,豬患的疾病有三種,其一名為氣管病,發病時主要是頜間及氣管部位發炎。但是此病亦可于身體的任一部位發作,它常常攫住了足部,有時也發生于耳內。相鄰的部位也會迅即歸于潰爛,它會一直蔓延至肺部;那時豬就要死了。此病進展甚速,一旦這癥狀開始出現,哪怕很輕微,豬立刻就不吃任何東西。當這病尚處于毫微狀態覺察出來時,養豬人懂得此外再無他法的一種療法,即對整個部位施行割除。另有兩種豬病,均叫做“克堯羅斯”癥。其中一種表現為頭部疼痛和沉重,大多數豬患的都是這種病;另一種為腹瀉。后一種被認為是無法治療的,但前一種可以通過置酒于其鼻前以及以酒灌洗其鼻孔而得到緩解。然而這種病癥亦難以擺脫,因為它三四天內即可置豬于死地。夏季果實豐碩豬兒格外肥壯時氣管病最容易發作,緩解的辦法是喂之以桑葚,或置入大量的熱水洗沐,或針刺其舌下部位。

肌肉囊膪的豬常于腿部、頸部及肩部生出丘疹,丘疹在這些部位極其大量地繁生。假如丘疹為數不多,豬肉就較甜;倘若十分眾多,豬肉就變得含水過多和乏味[11]。那些生著丘疹的豬可以清楚看出來,因為它們不僅于舌下生有丘疹,而且若是從脊背拔出一根毛來將會有血冒出來;再就是生有疹病的豬后腳不能保持不動。尚在哺乳期的豬不會染上丘疹。喂以粗小麥可以除丘疹,這也可以用來作飼料。最有助于催肥及營養的飼料是山藜豆和無花果,但是總體上不宜飼以單純的一種食料,而應做到多樣化。因為它們像其他動物一樣喜歡變換口味;與此同時,人們說有的食物有助于其體內形成風動,有的有助于長肉,有的有助于上膘,然而唯獨橡實雖為豬所喜食,卻使其肉質趨于水囊;而且倘若它們于孕期吃得太多,就會像綿羊一樣流產;綿羊由于橡實而遭受流產是更為顯著的事實。豬是我們知道的唯一一種會患丘疹的動物。

【22】 狗患的病癥有三種;它們名為狂犬病、扼窒與腳疽。其中,狂犬病使犬瘋狂,而且當狂犬病在除人以外的所有被這狗咬過的動物身上發作時,均將置其于死地;這種病亦會使狗斃命。扼窒也能使狗喪生;而僅有少數的狗能于腳疽癥中幸存下來??袢∵€會襲擊駱駝。不過大象據說能夠免患其他諸般疾病,但會蒙受體內脹氣之苦。

【23】 牛群易患兩種疾病,一種稱做腳疽,另一種稱做“克堯羅斯”?;寄_疽時其足腫脹,但是它們既不會喪命,亦不會掉蹄;若是在它們的角上涂以熱的松脂就能使其好轉。牛染上克堯羅斯病時,其呼吸變得燙熱而急促;在人類中稱為發燒的病癥,在牛類中就稱為克堯羅斯。這種病的癥狀是耳朵下垂和無心進食。它們很快就死掉了,而剖開后可見其肺部糜爛了。

【24】 牧養的馬不會患除腳疽外的其他各種病癥,但它們會患這種病,而且有時會掉蹄。不過一旦掉蹄它們隨即就會長出新蹄來;因為舊蹄脫落的同時于下面生長著的新蹄也長出來了。這種病的癥狀是:右側睪丸痙攣,或者鼻孔稍下的中間位置有所塌陷或皺縮。

廄養的馬卻會患多種多樣的疾病。它們會染上“埃勒奧斯”病,這種病的癥狀是它們盡力將后腿向前腿挪近,近到它們相互碰擠到了一起。倘若這馬數天不進食隨后又轉趨瘋狂,放血或閹割能使其緩解。這動物還會受破傷風的折磨,其癥狀是所有血管繃緊,頭部及頸部僵直,而且向前行走時馬腿也直直地僵挺著。馬還會發生潰瘍病。它們還會遭受另一種病苦,這被稱為大麥滯食癥。其癥狀是腭蓋發軟,氣息燙熱。此癥別無治療途徑,除非是自行解消。

還有所謂的“聾菲亞”癥,其發作是在有人吹奏風笛時這馬為之迷懾,垂目而聽;此時若乘騎之,它會飛身狂奔直到快撞到人為止;這中間它的目光一直下垂著,哪怕是在極其瘋狂的時候。此癥的一個標志是馬的耳朵朝項鬃后揚,然后又前豎,再停下來,連連呼氣。

下列病癥也無法可治:心臟疼痛(其癥狀是肋間疼痛),膀胱移位(其癥狀是不能排尿,馬蹄與馬臀上抽)。還有馬吞下葡萄甲蟲后引發的病癥,這種甲蟲與sphondule大小相當。為鼩鼱所咬傷也是危險的,對于其他馱重動物亦然,這將引起疤瘡。假如這鼩鼱咬動物時正值孕期,其咬傷就更具危險性;因為那樣生的疤瘡將會迸裂,不然是不會迸裂的。為一些人稱做khalkis——另一些人稱為zignis——所咬傷將會造成死亡或劇烈的疼痛;它形如小蜥蜴,其顏色則與盲蛇相近。總的來說,有經驗的人講馬與綿羊所患病癥差不多與人類所患病癥一樣多。馬及一切馱重動物均會喪生于一種名為雄黃的藥物,但是化入水中并濾過后可以喂給動物。有孕的雌馬嗅到行將燃盡的燈油味時就會流產;這種事情也會發生在孕婦的身上。

有關馬類所患的各種疾病即如上述。

如前所述,所謂的“馬瘋”長在馬駒身上,而母馬在遍舔及清理馬駒時便咬下了它;但是關于它的傳說更有可能是那些從事巫藥的婦女們編造出來的。得到公認的是母馬于產駒前先要排出那所謂的polion[13]

馬聽到嘶聲即能辨知自己偶曾與之廝斗過的馬匹。馬類喜歡草地與沼澤,因為它們要喝泥濁的水,倘若水清它們就入蹄翻攪,飲過之后再于其中浴洗。因為總的說來這動物愛浴洗且也愛水,因此河馬的自然稟性即是這樣構成的。然而牛類卻與馬相反,因為除非這水清潔、冰涼且未混入雜物,否則它們便不肯就飲。

【25】 驢最主要地患一種被人們稱為“麥利斯”[15]的疾病。它首先于頭部一帶開始發作,有既稠又紅的黏液從鼻孔流出。假若這病下延到了肺部就會奪去其生命;但初期于頭部一帶發作時卻不是致命的。這種動物最缺乏耐寒能力;所以在滂沱海沿岸及斯居泰地區見不到驢類。

【26】 大象患有腸胃脹氣?。粡亩鼈儾荒軌蚺判挂嘿|殘余物或腹內的殘余物。它們若是吃下了土就會疲軟乏力,除非是連續地吃;而若是連續吃土,就一點事兒也沒有。有時候它們也會吞下石頭。它們也會染上腹瀉,治療時人們給它們熱水喝,或者將其飼料浸入蜂蜜給它們吃,這兩種辦法均能奏效。當它們由于不得躺眠而衰竭時,用鹽、橄欖油及熱水擦揉其肩部即可使其康復。它們肩疼時飼以烤豬肉將促其緩解。有的象可以喝橄欖油,有的卻不喝;而要是其體內碰巧有一塊鐵,喝些橄欖油即可將其排出,這是通常的說法;對于那些不肯喝油的大象,人們便把煮植根的酒[16]兌入油中喂它們。

關于四足動物就講以上這些。

【27】 蟲類中,大多數均于其出生的那一季節迅速繁衍;這時候正值一年之中的春季,濕潤而溫暖。

于蜜蜂而言,有些滋生于蜜蜂群中的生物會對蜂巢造成損害,一種是小蠐螬,它們結網并損害蜂巢(它叫做kleros,而有些人稱之為puraustes;它于蜂巢內生出一種與自己肖似的形如小蜘蛛的生物,并在蜂群中引發疾病),另一種生物形如那些環繞燈火飛舞的蛾,這生物在巢內生出某種滿身絨毛的蟲子,而且它不會遭蜂蜇,只有受到煙熏時才會竄出。蠋也會產生于蜂巢內〔人們稱之為“鑿蟲”〕,蜜蜂不會防備它們。樹木上的花朵發霉時,蜜蜂最容易生病,再就是在干旱的年份里。

所有蟲類若遭涂抹油脂均會死亡;而若是有人涂油于其頭部并將它們置入日光之中,它們會死得快上加快。

【28】 總而言之,動物隨所在地區而表現出差異。因為正如在某些地區有的動物絕對不出現,在另一些地區它們雖然出現了其體型卻偏小、壽命偏短而且不會繁旺。有時候這樣一類的差異也會發生于相毗鄰的地區,例如在米勒西亞鄰近的地方,蟬出現于一個地區卻不出現于另一個地區,而在刻法勒尼亞有一條河流,以此劃界一側有蟬而另一側無蟬。再及,在波爾多舍勒尼有一條道路,以此劃界一側有鼬而另一側沒有。再及,在波奧提亞的奧爾柯梅諾一帶鼴鼠大量出現,然而在其毗鄰的勒巴第亞地區卻無鼴鼠,并且若是有人把它們捉過去它們也不肯就地掘洞。在伊莎加,若是有人把野兔帶到這里放掉,它們就不能夠存活,而將陳尸于海濱,面向它們由之上岸的方向。在西西里,騎兵蟻(“馬”蟻)不見出現,而在居勒尼先前也沒有鳴蛙。在整個利比亞既無野豬亦無鹿及野山羊。在印度,據克特西亞那不足為憑的記述,既沒有馴養的豬也無野生的豬,而有血的動物及一切蟄居的動物均長得十分龐大。在滂沱海中沒有軟體動物也沒有介殼類動物,除非是在極少數的地方,但在紅海中介殼動物全都生得超常地大。在敘利亞,綿羊的尾巴有一肘尺寬,而山羊的耳朵有一指及一掌長,而且有些山羊的雙耳合垂至地;再就是牛像駱駝一樣于肩上面生有丘峰。再如在基利基亞[17],山羊像其他地區的綿羊一樣可剪羊毛。而在利比亞,有角公羊一生下來就具角形,不僅如荷馬史詩所說雄羊有角,而且其他動物也長角。在滂沱的斯居泰一帶的情況正好相反,這些動物全都無角。在埃及,盡管其他動物均比在希臘的動物生得大,如牛與綿羊,卻也有一些生得較小,如狼、驢、野兔、狐貍、渡烏與鷹;還有一些生得差不多大小,如鴉及山羊。人們把原因歸于食物,即對于一些動物那里的食料取之不盡,對另一些動物如狼及鷹食物卻少得可憐;對肉食性動物來說食料亦短缺,因為那里的小鳥十分稀少;而野兔及不食肉的各種動物同樣缺食料,因為各種干果及水果的時季均不長。在許多地方,氣候也是(引起差異的)一個原因,例如伊爾努里亞及色雷斯與埃比羅斯的驢都生得很小,而在斯居泰及刻爾提克(高盧)地區根本就沒有驢;因為這類動物甚難耐寒。在阿拉伯,蜥蜴之長超過了一肘尺,而且那里的眾多鼠類比平常的田鼠還要大,其前腿有一指距長,后腿有第一指關節那么長。在利比亞,蛇這種動物長得令人驚駭,恰如人們的記述;曾有某些人講到,一次他們駛近那一帶時看見了許多牛骨,這分明告訴他們是蛇吞食了這些牛;因為當他們正欲起航時眾蛇飛也似的來追他們的三層槳船,掀翻了這船,把他們中的一些人拋入海中。再者,歐羅巴的獅較多,但這只是指歐羅巴之阿契落斯與萊索之間的地區;豹卻出現于亞細亞而不出現于歐羅巴。總的來說,生于亞細亞的野生動物更為悍野,但一切生于歐羅巴的野生動物均更加勇猛,而生于利比亞的野生動物在形態上更為多種多樣;確有那么一條諺語,即利比亞總是帶來新東西。因為由于缺少雨水,各種各樣的動物似乎都匯集并雜配于有水的地方,即便是不同種的動物,而且,那些妊娠期相同以及其身體大小彼此相差不遠的動物就會進行繁生;求飲的需要使得各種動物于彼此間變得溫和起來。并且與其他地方的動物相反,它們在冬季比在夏季更渴求飲水,這是由于夏季里通常幾無降水,它們也就不大習慣于喝水了。比如鼠類喝了水竟會喪命。其他地方的動物也會由不同種的動物雜交而衍生,如在居勒尼,狼與狗雜交并生殖,由狐貍與狗生出拉科尼亞犬。據說印度犬出自于虎和狗,但不是直接的后代而是出自于第三代雜交;因為生出的第一代據說仍呈獸形。人們把母狗帶至荒涼的地方并拴起來;許多狗都被吞食了,除非那野獸正好欲求交配。

【29】 地域也會造成習性上的差異,例如崎嶇的山地就會造成不同于松軟的平原所造成的結果;在前一類地方動物看上去更加悍野和兇猛,比如說阿索斯山上的那些豬;因為即使是它們中的雌性也能抵擋住低地的雄豬。

而且以野獸的咬傷而論,各地間也有著極大的差異,如在法羅斯一帶及其他某些地方的蝎并無危險性,而在別的一些地方及斯居泰[18]的蝎又多又大,并且極具危險性,它們螫殺其叮咬的人或獸類,甚至包括對其他動物的叮咬最沒什么感應的豬,它們還更多地螫殺黑豬;被螫咬后若是進入水中豬就極其容易死亡。蛇咬也有很大的差異。在利比亞有一種小毒蛇,人們用這種蛇來制作腐藥,而在其他方面它的效力也是無可解治的。無獨有偶,在“色爾菲昂”叢生的地方也有一種小蛇,據說對于其毒的解藥是一種石頭,取自于古代君王的陵墓并要浸入用來喝的酒中。在意大利的某些地區,壁虎的咬傷也是致命的。然而所有之中最為危險的還是為恰好咬食過另一毒物的有毒動物所咬傷,比如咬過毒蝎的蝮蛇。但對其中大多數種咬傷來說,人類的唾液具有抵御作用。有一種很小的蛇,有人稱之為“圣蛇”,就連非常巨大的蛇也會躲著它;它充其量長到一肘尺長,外觀上毛茸茸的;不管咬著了何種動物,傷口周圍立刻就會腐爛。在印度也有一種小蛇,唯獨對于它人們沒有解藥。

【30】 于妊娠期間,動物健康狀況的好或壞也互有差異。介殼類動物,如海扇及一切牡蠣類,與軟殼類動物均于妊娠期間體質最良好,小龍蝦即是一例。于介殼類動物中也可見到妊娠現象;可是軟殼類動物中既可見交配又可見生產,介殼類動物中則全然不見。而且軟體動物也是以妊娠時形質最佳,比如teuthides、烏賊與章魚。魚類幾乎全部都是于妊娠開始時形質甚佳,然而隨著妊娠的推移,有的依然良好有的則不然。小鳁有孕時甚佳,其雌性的形狀更為渾圓,雄性則更長更扁;可是于雌魚開始妊娠時雄魚的顏色轉黑而且出現斑塊,簡直不堪食用;在這種時節人們將其稱為“山羊”。

名為“kattuphos”及“kikhla”的魚類及真蝦類的顏色會隨季節而改變,如同某些鳥類一樣;即是說,在春季它們變黑,春季結束之后它們重又變白。黑 虎也會改變顏色;因為盡管它在其他時節為白色,在春季里卻呈雜色;據說這是唯一一種營巢的海魚,而且它們于巢內生殖。如前所述,小鳁也變色,還有smaris;在夏季它們由較白轉變回來,變為黑色;這一變化于鰭及鰓部最為顯著。鴉魚亦是妊娠時最佳,這與小鳁無異。但是灰鯡鯢、鱸魚與各種被鱗的魚于妊娠期間情況幾乎全都很差。有少數的魚類無論妊娠與否均無差別,如格勞科斯。老魚的形質亦不佳,金槍魚老了時即使加以腌漬也很不好;因為其肌肉大多衰消掉了。同一情形也發生于其他種類的魚中。魚的年老會從其大小及鱗甲的堅硬度上表明出來。曾經捕得一條老金槍魚,重達15塔蘭特,其尾巴全長5肘尺且有一掌寬。

江河及湖澤中的魚類于其排釋胚卵或生殖液后恢復過來達到最佳的狀態。有一些于妊娠中甚佳,如saperdis,而另一些則較差,如鲇魚。其他一切魚類均是雄魚較雌魚更豐肥,然而鲇魚卻是雌魚較雄魚更豐肥。海鱔中被人們稱為雌魚者亦更豐肥;可是它們并非如人們所稱的那樣為雌魚,其實在外觀上就有差別。


注釋

[1] 或作“淤泥”。

[3] 一種野薄荷;或揣作prason(一種海藻)。

[4] 或作“溫熱”。

[5] medimnos。

[7] 或解作“升起”。

[8] 以“Aigaiou”代“aigialou(海岸)”。

[9] aspis,或作empis(蚊蚋)。

[11] 或作“松弛”。

[13] 環裹馬駒的胎膜。

[15] melis。

[16] 此處文字各種抄本多有不同。

[17] Kilikia,或作Lukia。

[18] 或作“卡里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唐县| 漯河市| 通山县| 延津县| 册亨县| 陈巴尔虎旗| 凤翔县| 阜康市| 顺平县| 维西| 平山县| 乌拉特前旗| 麟游县| 玉林市| 青田县| 大丰市| 邮箱| 遂川县| 连云港市| 景洪市| 宁城县| 恭城| 全州县| 阳山县| 鹿泉市| 合肥市| 太康县| 平顺县| 龙川县| 万山特区| 乌兰察布市| 涪陵区| 新竹市| 灵石县| 平罗县| 宿松县| 佛冈县| 九寨沟县| 沧州市| 和林格尔县| 瑞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