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里士多德全集(典藏本)
- 苗力田
- 6885字
- 2019-12-13 21:28:41
論睡眠
徐開來譯
【1】有關睡眠和覺醒,我們必須要考慮這樣一些問題:它們是什么?它們是否為靈魂或者肉體所特有?抑或為兩者所共有?如果屬于兩者共有,那么它們屬于靈魂或肉體的哪一個部分呢?它們是由于什么原因而為動物所擁有呢?是否所有動物都擁有這兩者,或者有些動物僅只有睡眠,而有些動物僅只有覺醒,或者有些動物兩者都不分有,而有些動物則擁有這兩者呢?另外,夢又是什么呢?在睡眠時為什么人們有時做夢有時又不做夢呢?或者是否人們在睡著時總是在做夢,但有時卻記不起他們所做的夢來呢?如果情況是這樣,那么這又是因為什么原因而發生的呢?預見未來是可能的還是不可能的呢?如果可能又以什么樣的方式呢?再有,它是否只能包括那些人們已完成了的事情,或者也能包括那些由超人力量所引起的事情和自然產生或自發產生的事情呢?
首先,這是非常明顯的,即覺醒和睡眠屬于動物的同一個部分;因為它們是一對對立物,顯然睡眠乃是覺醒的缺失;在自然事物中,在所有其他情況下,人們可以看到相反者自身總是出現在同一主體之中,而且是同一事物的屬性;我說的是例如健康和疾病,美麗和丑陋,強勁和柔弱,明和盲,聰和聾。從以下事實來看這也是一目了然的。我們知道一個人醒著,和我們知道一個人睡著了,這兩者所憑借的標準是同一的;因為我們認為一個有感覺的人就是醒著的,任何覺醒的人都能感覺到某些刺激,無論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刺激。如果覺醒除了有感覺活動外別無所有,很顯然,動物就是憑此而感覺,當它們醒著時它們就是覺醒狀態,當它們睡著時它們就是睡眠狀態。
由于感知既不為靈魂也不為肉體所特有(因為潛在能力和其實現活動依存于同一主體,所謂感覺,作為實現活動,乃是經由肉體的靈魂的運動),很顯然,這種屬性[1]并不為靈魂所獨有,無靈魂的肉體也不能去感知。
在其他地方我們先前已經對靈魂的部分進行過區分,在一切有生命的軀體中,營養的部分可以和其他部分分離而獨立存在,相反其他部分則不能離開營養部分而獨立存在。很顯然,僅僅分有生長和衰老特性的生物,如植物,是不可能有睡眠和覺醒的;因為它們并沒有感覺的部分,無論這個部分能分離存在還是不能分離存在。當然,在潛能上和存在上它是能分離存在的。
同樣明顯的是,也不可能有什么動物總是醒著或始終睡著,而是這兩種屬性都屬于同樣的動物;因為有感覺的動物不可能既無睡眠也無覺醒;這兩種屬性都屬于第一感覺功能的感覺。無論是睡眠還是覺醒都不可能總是依存于同一動物,例如不可能有某種動物永久地睡眠或永久地覺醒。所有具有某種自然能力的部分,一旦超過了實現它們能力的期限就必然會喪失其能力;例如,眼睛就必然會倦于看,而且停止去看,對手和任何其他具有某一功能的部分也都同樣如此。如果感覺是某部分的功能,如果它超過了連續感覺能力的適當期限,那么這也會使其喪失能力并且不再實現其能力。所以如果以感覺的自由來限定覺醒,若在兩個相反者中其一必然出現,另一則不出現,而且,如果覺醒是睡眠的相反者,如果其一或另一必然依存于所有動物,那么睡眠就是必然的。所以,如果這種屬性是睡眠,那么這便是由于過度的覺醒而產生的無能力狀態,過度的覺醒有時是因疾病引起,有時則并不是由疾病引起,這對于無能力狀態或休息狀態也同樣合適,一切醒著的事物一定能睡著;因為它不可能總是處于活動的狀態。同樣也沒有任何事物總是睡著。因為睡眠乃是感覺部分的某種屬性,有如某種桎梏或不能運動的東西;所以,所有有睡眠的動物一定具有感覺的部分。但只有那些能夠現實地感知的東西才具有感覺能力;在嚴格的和絕對的意義上說,在睡眠時是不可能存在實現的感覺。所以,所有的睡眠都一定會覺醒過來。
幾乎所有其他動物都顯然分有睡眠,無論是水棲的,翼生的,或是陸生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各種魚類,軟體動物,還有各種其他有眼動物都有睡眠;很顯然,甚至硬眼動物和昆蟲都要安眠,只是這些動物僅睡眠極短暫的時間,以至于人們可能常常要懷疑它們是否分有睡眠),但相對于介殼類動物,還找不到直接的證據以說明它們是否要睡眠。但如果上述的論證對于所有人都是有說服力的,那么他就會相信它們也是有睡眠的。
所以,從這些事實來看極其顯然,所有動物都分有睡眠。因為動物是由其是否擁有感覺來限定,我們認為,睡眠,在某種方式上,類似于無運動的東西或桎梏,制約著感覺,而對這種狀態的緩解或放松就是覺醒。植物不可能具有這樣一些屬性。因為沒有感覺就不可能有睡眠和覺醒;擁有感覺的生物也就具有痛苦和快樂,有苦樂也就會有欲望。對于植物來說,它們不可能擁有這些這一事實也能說明這一。點,動物的營養部分在動物睡著時要比在醒著時能發揮更好的作用;因為在睡著時它們要吸收更多的營養,而且生長得更迅速,這說明了動物并不需要通過感覺來達到這兩個目的。
【2】我們現在必須來考察睡眠和覺醒是由于什么原因產生的,以及它們是由于什么本性的感覺或哪一些本性的感覺,如果是由于多種本性的感覺的話。由于有些動物具有全部的感覺,有些則并不具有全部的感覺,例如有些就沒有視覺,但所有動物都有觸覺和味覺,除非它們是不完善的動物(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論靈魂》中討論過了),而且,嚴格地說,睡覺的動物根本不可能具有任何感覺,很顯然,在所謂睡眠的狀態下,同樣的屬性必然要擴展到所有的感覺上來;因為,如果它自身只和其中某種感覺相關而和別的感覺無關,那么當一動物睡覺時它就可能感覺到后者,而這是不可能的。
每種感覺既有某種獨特之處,又有和其他感覺共同的地方,獨特的地方如,視覺在于看,聽覺在于聽,對于其他感覺也是如此;但是所有感覺也具有某種共同的能力,憑借著它一,個人感覺到他在看或在聽(因為意識到在看的并非是視覺;一個人進行判斷并能判斷甜不同于白,這并非通過味覺,也不是依靠視覺,更不是靠這兩者的結合體,而是憑借著對所有感覺來說都共同的某個部分;因為有一種感覺功能一,和種占支配地位的感覺器官,它感覺的方式會隨著每種感覺對象的變化而變化,如聲音和顏色);它和觸覺有密切的關系(因為觸覺可以離開其他感覺而獨立存在,其他感覺則不離開觸覺而單獨存在,我們已經在《論靈魂》[2]的思考中討論過這一點)。很顯然,覺醒和睡眠乃是這種共同感覺器官的屬性。所有動物之所以具有這樣的性質就在于此;因為觸覺僅僅只屬于所有動物。這完全是荒謬的,即,如果睡眠是由所有感覺的某種屬性所引起,那么這些不需要而且也不可能同時活動的感覺將必然同時地不啟動或不運動。 相反的情況倒是更為合理些:它們不可能全部同時靜止不動。我們剛才對它們所作的說明是有道理的;因為支配其他所有感官而其他感官均臣服于它的那種感官一旦遭受某種方式的影響,那么其他感官也必然會全部在同時受到影響,相反,如果其他某種感官變得無能,它倒并不一定也變得無能。
從多方面來看這都是顯而易見的,即睡眠并不在于感覺沒有發揮其作用或沒有使用感覺,甚至也不在于不能感覺這種狀態。因為這正是在昏迷時所發生的一切;昏迷就是處于感覺的無能狀態。有些精神錯亂的情況也有這種特性;再有,那些脖子里的血管被勒緊的人也會變得無感覺。睡眠的發生就在于,這種發揮作用的無能狀態并不發生于任何偶然的感官中,也不是由于某一偶然的原因,而是如我們剛才所說過的,它就依存于人們用來感覺所有事物的第一感官之中;當它處于無能狀態時,所有的感官都必然會失去感覺能力;但是其他某種感官處于無能狀態時,它并不一定也會這樣無能為力。
接下來我們來考察睡眠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它是屬于什么性質的屬性。存在多個原因(因為我們說到的原因有目的因、動力因、質料因和形式因),首先我們認為,自然的活動都是具有某種目的的,這個目的乃是某種善,對于所有動物來說,都是由自然賦予其運動能力,但它不可能永遠地持續地快樂地運動,所以休息是必然且有益的;根據這些事實,人們隱喻地將睡眠稱為休息。因此睡眠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動物。但動物的目的是要處于覺醒狀態;因為感知或思維乃是一切具有這些能力的動物的目的,因為這些都是最好的,而目的就是最好的。所以睡眠必然為所有動物所具有,我是在這一假設中來使用“必然”這個詞的,即如果一動物存在并實現了自己的本性,則它必然會具有某些特點,如果這些特點屬于它,那么其他特點也必然屬于它。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問題是發生在軀體內的運動的種類和行為的種類,以及動物的睡眠和覺醒是產生于哪一種運動和行為。我們必須設定,在其他動物和有血動物中這些屬性的原因是相同的或相類似的,在有血動物和人之間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必須以此為基礎來考察所有這些問題。
以前我們已經在別的地方證明過,感覺和運動發端于動物身體的同一部分,這個地方有三個確定的位置,它位于頭和下腹之間,有血動物的這個位置在心臟這個區域;因為所有的有血動物都具有心臟,其運動和支配性的感覺都根源于此。就運動來說,呼吸和冷卻過程顯然就發生在這里,而且自然通過濕提供了呼吸和冷卻的力量,以便保護這個部分中的熱。我們在以后將分開討論這個問題。對于無血動物、昆蟲以及不呼吸的動物,在與其他動物心臟相同的地方可以看到舒張和收縮的內在呼吸;對于有翅類昆蟲[3],諸如黃蜂、蜜蜂以及在蒼蠅及其同類的動物中,這都是顯而易見的。沒有力量就不可能推動任何東西或做任何事情,維持呼吸就會產生力量,對于有吸氣的動物來說,呼吸是自外而來的,對于不吸氣的動物來說,呼吸則是內在的(由于這個原因,我們可以看到,有翅類昆蟲由于其內在氣息撞擊橫膈膜時產生了摩擦,所以在運動時嗡嗡有聲),如果有某種感覺,無論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只要在第一感官中發生,任何動物都將運動;如果睡眠和覺醒是身體這一部分的屬性,很顯然,睡眠和覺醒也就產生在身體的這一區域和這一部分。
有些人睡著時也能運動,而且能進行多種醒時的活動,但并非沒有任何精神影像和感覺;因為夢就是某種意義上的感覺印象。關于人為什么在醒后能夠回憶起他們的夢,但記不起他們醒時所做過的事,我們已經在《問題篇》中討論過了。
【3】按順序我們接下來要考慮的是,睡眠和覺醒的屬性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它們是從哪里開始的。只有當動物已經有了感覺,它才能開始獲取食物并生長,在所有情況下,對于有血動物來說,最終形式的食物乃是自然的血,對于無血動物則是與此相類似的東西。血脈是血液的居所,心臟則是血脈的源頭(這從解剖學上看是顯而易見的);當外部的食物進入適于接受它的部分時,它的發散物就會進入血脈,并在此變化形成血液,抵達它們的源頭。我們在討論營養時已經談到過這個問題;但為了考察這一過程的開始,我們還必須概述一下所說過的觀點,并了解感覺的部分是以什么方式受到影響從而使得睡眠和覺醒得以發生。因為正如我們所說過的,睡眠并非任何一種感覺的無能狀態;因為失去知覺、某種形式的窒息以及昏迷等都會出現這種無能狀態。嚴重昏迷的人甚至會產生某種幻覺。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果一個昏迷者有可能睡著,那么他的幻象就可能是一個夢。再有,那些昏睡得有如死人一般的人在這種狀況下還常常喃喃自語。對所有這些情況我們都可以求助于同樣的說明。
但是,正如我們所說,睡眠并非所有感覺作用的無能狀態,這一屬性產生于伴隨營養過程的發散物;因為被發散的東西必然被驅至某一地方,然后再返回并改變方向,就像在狹窄海峽中的潮汐一樣。在任何動物中,熱本性上趨于上升。一旦它到達上面的部分,就會退回下降到稠密的質料中去。所以,在飲食之后特別容易睡眠;因為大量的液體和固體被輸送進來。一旦它靜止不動,便會使人負重并瞌睡;一旦它已經沉降,并由于其返回而使得熱退回時,睡眠就會發生,動物就會陷入睡眠。麻醉劑就能說明這一點;無論是液體還是固體,它們都會引起頭沉的感覺,如罌粟、曼德拉草、酒以及毒麥。當人們開始有沉重感并瞌睡時,他們似乎就受到了這種屬性的影響,無力將頭抬起或睜開眼瞼。這種類型的睡眠經常發生在飲食之后;因為所吃食物的發散物十分豐富;但有時疲勞之后也會發生,因為作為具有削弱作用的疲勞和被消解的物質,只要不冷,就具有未消化食物的功效。有些疾病也具有同樣的功效,那些因濕熱過多而產生的疾病,如熱病和嗜眠癥,就是這種情況。這對于嬰孩也是一樣;兒童睡眠很多,因為所有的食物會被向上擠壓。在嬰兒時期,與下面的部分比較上面部分更大一些,這一事實就證明了這一點,而且這是由于生長是朝著向上的方向。由于這個原因,他們很容易患癲癇,因為睡眠就像癲癇;而且在某種意義上說睡眠就是這種病的發作。有許多人的癲癇就是在睡眠時開始發作的,而且在他們睡眠時會經常犯癲癇,但在覺醒時則不會。因為當大量的氣息[4]向上運動時,一旦再下降,它就會使血脈膨脹,并堵塞呼吸所經由的通道。因此酒對于嬰孩或乳母都不適宜(無疑,無論是嬰孩還是乳母飲用酒,都沒有什么區別);他們只能飲用少量稀釋后的酒;因為酒里含有酒精,特別是黑色酒。嬰孩的上部一旦充滿如此多的食物就會使得他們在五個月的時間里也不能轉動他們的脖子;因為這就像酩酊大醉的人一樣,會有大量的濕向下運動。認為這種屬性是胎兒開始時在子宮中安安靜靜的原因,是不無道理的。一般而論,血脈不顯的人,以及身材矮小或頭大的人就特別嗜睡;因為血脈不顯的人,其血脈過窄,以至于下降的濕無法輕易通過,身材矮小和頭大的人,其發散物向上的力量又太大了。而那些血脈明顯的人,由于血脈的流動十分容易,所以就不會嗜睡,除非他們有某些別的與此相抵觸的屬性。有憂郁癥的人不嗜睡;因為其內在的地方冷,所以就他們而言不會有太多的發散物。由于這個原因他們的食欲很大,雖然他們瘦弱,他們的身體狀況就仿佛他們吃的食物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好處。黑色的膽汁由于其本性為冷,所以也會冷卻營養區域和其他部分,無論這種分泌物在潛能上出現在哪里。
所以,根據我們所作的說明,很顯然,睡眠就是某種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內部熱質料的集中或自然退縮。因此,睡眠者的運動很多。但是,在熱停止作用的地方他就開始變冷,由于這種冷卻過程他的眼瞼就會垂落下來。雖然上面和外面的部分冷了,但下面和里面的部分,例如腳上的部分和身體的內部,則是熱的。
然而有人可能會在這一事實上發現某些疑點,即,飲食后的睡眠是最深沉的,酒和其他本性為熱的東西容易使人產生睡意。認為睡眠是一個冷卻過程而引起睡眠的原因則是熱,這是沒有道理的。這是不是可能呢?即,如同胃一樣,在空著時是熱的,而當它被填滿時由于運動使其變冷,所以一旦發散物上升到頭部的通道和區域就會變冷呢?或者,正像熱水淋在人們身上時人們會突然打個寒戰,如果是這樣,一旦熱上升時集中了的冷就會使它冷卻,使得本性上為熱的東西失去其能力,并迫使其后退呢?此外,當攝入更多的食物,熱由于使得它向上運動,熱本身就會變冷,直到食物被消化為止,這就像新鮮木材剛置于火上時,火會變冷一樣。
如前所述,當固態的元素經過血脈由熱向上運送到頭部時,睡眠就發生了。一旦向上傳送的東西不再上升,而且在量過多時,它就會迫使熱返回并向下流動。所以當具有上升力量的熱退縮時,人就會暈倒(因為只有他們是唯一直立的動物),而且這會使得意識喪失,并在隨后產生幻覺。或者,這些說明也許能解釋所產生的冷卻過程;而事實上,大腦這個區域乃是決定性的因素,如我們在其他地方所說的那樣。大腦,在沒有大腦的動物中,所存在的與大腦相類似的那個部分,乃是身體所有部分中最冷的部分。正如濕在陽光的照射下變成水霧,當它到上面部分時,它就會因上面部分的冷而變冷,經過凝結后再變成水,并降落下來;對于廢棄的發散物也同樣如此,當它由熱向上運送到大腦的區域時,就會凝聚而成為黏液(由于這個原因,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黏膜炎產生于頭部),而富有營養的、有益于健康的發散物被凝結起來,向下運動并使熱變冷。大腦周圍血脈的精細有利于使它變冷,而且也使得發散物易于進入。這就是冷卻過程的原因,盡管這種發散物極熱。
一旦消化過程結束,人們便會從睡眠中覺醒,即,當已從周圍部分退縮的被大量凝聚在一小空間中的熱再一次占優勢時,以及當更具物質性的血液和更純凈的血液分離開來時。頭中的血液是最優質最純凈的,而下面部分的血液則是最黏稠最混濁的。正如在本文和別處所說,所有血液都源于心臟。在心室中,中心的心室與其他兩個心室相聯系著,這兩個心室都從血管——即所謂的“大血脈”和“主動脈”來接受血液;分離發生在中心室。但有關這個問題詳細的研究主要屬于另外的研究范圍。由于吸收食物而產生的血液特別需要分離,只要在這種血液中純凈的血液沒有被分離出來而進入身體的上面部分,混濁的血液沒有進入下面的部分,那么睡眠就會一直繼續。一旦這種分離發生,人們就會從睡眠中覺醒,因為他已經從因進食而帶來的沉悶中解脫出來了。
現在我們已經說明了睡眠的原因,它是物質性元素的退縮,這種物質性元素由第一感官中的內在熱向上傳送。對于睡眠是什么,我們已說明了它是第一感覺器官無法進行實現活動的麻痹狀態,它的產生是必然的(因為離開了成為動物的條件,它就不可能存在),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自己,因為休息具有保護動物的作用。
注釋
[1] 即睡眠。
[2] 見《論靈魂》,第三卷,【13】。
[3] holoptera。
[4] pneuma,在這里主要指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