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戰爭爆發以來,中國的首腦人物們對形勢的估計從來沒有像金日成和蘇聯人那樣樂觀,雖然他們也為朝鮮同志的勝利感到由衷的高興。
無論世界哪一個國家的領袖都不像中共開國的領袖們打了那么多的仗、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他們打過許多勝仗,最后終于贏得了政權。他們也打過許多敗仗,犧牲了無數親如手足的同志。經驗告訴他們戰場是瞬息萬變的,有時敗仗能打成勝仗,有時絕對有把握的勝仗卻會因為各種因素的變化而逆轉。
仔細分析了朝鮮的戰情,中共領袖們更加冷靜了。朝鮮人民軍雖然節節勝利,卻一直沒能圍殲敵軍的重兵集團,美李軍的有生力量還保存著,美國及其盟友向朝鮮增兵的速度又遠遠超過打敗仗的消耗速度。打仗一向不講究一城一地得失的中國軍事家們敏銳地看出了問題。
早在7月初,周恩來就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你們對朝鮮戰爭有何看法, 8月份能結束得了嗎?”
不等回答,周恩來自言自語:“不經過反復較量,不消滅美軍的力量到不能支持的時候,朝鮮戰爭是不可能輕易結束的。這個戰爭將是一個持久復雜的斗爭,至于持久到什么時候,是一年、兩年、三年甚至更長,要看各方面情況才能確定。反正一兩個月、一兩個戰役是不行的。我們寧可把情況估計得復雜一點。”
當蘇聯駐華軍事總代表沙哈羅夫大將眉飛色舞地夸口朝鮮幾天就可最后勝利時,周恩來緊鎖雙眉不發一語。
向來不打無把握之仗的毛澤東也是清醒的:“現在朝鮮人民軍應該做短暫休整,調整軍隊部署,然后再接再厲,最后一鼓作氣,解放整個朝鮮。越是在這時候,越是要預防不測。”
8月23日那天,天氣非常炎熱,西花廳門口大樹上的葉片都給烈日曬得蜷縮起來,晚上天氣才開始漸漸涼爽。氣溫的變化似乎影響不了周恩來,直到雷英夫前來報告才打斷了他一整天的工作。
晚上10點,雷英夫向周恩來報告了總參作戰室對朝鮮戰局的預測,雷英夫的報告與周恩來的戰略思考完全合拍。周恩來當即帶上雷英夫和長期不為人知的中國軍界幕后人物、一直在軍委總參工作的“胖子將軍”李濤,到不遠處的菊香書屋晉見毛澤東。
毛澤東聚精會神地聽著雷英夫的報告,一句插話都沒有,聽完后,毛澤東只說了六個字——“有道理,很重要”。
雷英夫繼續預測了美軍登陸時間。這位剛剛三十出頭的中國將軍說道:“我們對9月至11月的朝鮮西海岸海潮做了研究,發現有三個日期可供選擇:9月15日、1月11日和11月3日。這三個最佳日期里,各有二天至三天的好時機。仁川海岸可供靠岸利用的時間,每十二小時內只有三小時。如果以9月15日為登陸日,那天的漲潮最高時間共兩次,一次是上午6時59分,一次是下午日落35分鐘后的19時19分。9月15日比另外兩次時間相對更為可能。所以我們認為美軍極有可能把登陸時間定在9月15日。”
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時刻,就在麥克阿瑟決定仁川登陸的同一天,中國軍人已算出了自以為天下無敵的麥克阿瑟二十三天后將展開的登陸戰的地點,而登陸具體時間甚至精確到了分鐘,與麥克阿瑟的絕密計劃可謂毫厘不差。
不但雷英夫,連站在鴨綠江邊的鄧華、在朝鮮的柴成文都向各自的上級部門提交了美國登陸的預測。歷經二十二年不間斷建國血戰的中國將領素質可謂高得令人嘆服!
毛澤東聽完匯報后當即指示:“立即通知情報部門嚴密注視朝鮮和英、美、日。立即把我們的看法向斯大林和金日成通報,提供他們參考,希望人民軍有后撤和在仁川防守的準備。”
“立即通知東北的十三兵團要加緊準備,八九兩個月一旦有事,能立即行動。”
戰爭是智慧與勇氣的角逐、速度與力量的較量,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中,中國又領先了美國一局。
不久,總參作戰室的預測成為殘酷的現實,毛澤東、周恩來認識到“小參謀能起大作用”,從此,中國軍隊總參的職能開始從執行機構向決策機構發生悄然變化。
周恩來立刻部署落實毛澤東的指示。他通過病愈返朝的倪志亮大使向金日成通報了中國總參的預測,毛澤東也會見朝鮮特使緊急轉達了情況,可惜,此刻正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金日成和斯大林都忽視了這個情況。
8月27日上午10時7分,鴨綠江邊中國臨安城的老百姓正寧靜地生活在日常的節奏中。鄰國的戰火是很遙遠的事,中國不是參戰國,老百姓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美機轟炸中國邊境,中國人民飽受其苦。
天空中傳來一陣轟鳴,臨安的老百姓抬頭向天上望去,四架飛機從鴨綠江對岸的朝鮮上空飛過來。老百姓們還未回過神來,這四架飛機突然沖向地面,機身上圓圈中的白色五角星清晰可見,機翼下冒出陣陣火光,美國飛機在掃射!
地面上立刻升起陣陣煙云,中國的老百姓們立刻四散奔逃,有的已經倒地不起……
同日,在輯安,在安東,共有五批十三架美軍飛機侵入中國領空偵察掃射,中國和平居民死傷二十三人,大批房屋車輛被擊毀,美國人將戰火燒向了中國!
東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崗、東北軍區副司令賀晉年立刻報告周恩來,周恩來憤怒得渾身發抖。中國領導人立即向美國政府發表強烈抗議,向聯合國遞交了聲明。
第二天,《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人的抗議》,中國大地上又掀起了新的反美抗議浪潮……
可美國人根本就不在乎,兩天后,又是四架美國P-51戰斗機掃射鴨綠江上懸掛中國國旗的漁船,十一名中國漁民血染鴨綠江。
消息傳來,中國舉國憤怒,美國的瘋狂舉動激起了全中國人民同仇敵愾的心理,以后,當抗美援朝戰爭開始時,不需要中央政府任何動員,中國人民就全力投入支援戰爭的行動中。
當日,周恩來再度致電聯合國。面對如山鐵證,美國政府理屈詞窮,狼狽不堪,美國新聞發布官則將責任推到了聯合國身上——“由于在朝鮮與共產黨作戰的部隊包括美國部隊,全在聯合國指揮下,抗議實在是一種要由聯合國處理的事情”。
在外交上以誠信為本的中國人更加覺得美國人無恥至極,高度警覺的中國領袖們則認為美國人大規模軍事行動前的戰略試探已經開始,引爆中國出兵援朝這個震動世界的炸藥包的導火索被美國人自己悄悄點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