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快樂100年:洪昭光養生秘訣
- 洪昭光
- 728字
- 2019-12-10 14:26:21
知識就是健康
英國哲學家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現在看來知識還不只是力量,還是健康。為什么呢?因為目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患病率日益增加,有人說這是“文明病”,是因為社會物質文明發展了、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得這種病。其實,這種看法是完全錯誤的。得這些病不是因為物質生活好,而是因為精神文明不夠,是健康教育不夠普及,健康知識沒有跟上。美國有個研究報告說,健康生活方式能使高血壓的發病率減少50%,腦卒中減少75%,可見知識的力量,因此說,知識就是健康。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它有三個很明顯的特點:
第一,健康知識人人需要。如果沒有健康知識,人一生中就會遇到很多麻煩,很多簡單的事也會變得復雜。
第二,健康面前人人平等。哪怕你是國王、你是皇帝,如果不遵循健康規律,你的壽命就會比百姓還要短。只有站穩“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順應客觀規律,才能一生平安。
健康還有第三個特點,即健康不能一蹴而就,注意健康必須從年輕時候開始。心肌梗塞、腦卒中都不是對健康人無中生有的突襲,而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漸變的必然結果。動脈硬化是一種植根于青少年、發展于中年、發病于中老年的慢性病,看起來它是突然發生的,實際上它是慢慢發展的,最后發病累及心臟、大腦、腎臟。如果我們能很好地按照科學的文明的生活方式,用健康衛生知識來充實自己,那么我們每一個人一定會按照自然規律,“健康七八九,百歲不是夢”,也就是說人到70歲、80歲、90歲很健康,人人活到100歲都是很普通的事。另外,規律的生活對人體也大有好處。據生物時鐘學家研究發現,如果經常改變生物的生理節奏,即經常撥動生物鐘的“時針”,對健康是有害無益的。有的生物由于生理節奏的頻繁改變,可使其壽命縮短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