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國古代文學名家并稱
- 漲姿勢系列叢書之每天學點文學常識
- 問渠
- 1461字
- 2019-11-14 18:25:37
屈宋: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和宋玉。
枚馬:漢代辭賦家枚乘和司馬相如。
兩司馬: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和史學家、散文家司馬遷。
揚馬: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和揚雄。
班馬:也稱“馬班”。漢代歷史家、文學家司馬遷和班固的并稱。
班張:東漢班固和張衡。
張蔡:東漢張衡和蔡邕。
三曹:漢魏曹操與子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漢末建安時期作家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玚和劉楨七人。他們同居鄴中,故亦稱“鄴中七子”。
大小阮:三國魏后期詩人阮籍與侄阮咸。
竹林七賢:魏晉間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
三張:西晉詩人張載與弟張協、張亢。
二陸:西晉文學家陸機與弟陸云。
兩潘:西晉文學家潘岳、潘尼。
潘陸:西晉詩人潘岳、陸機。
陶謝:指晉末宋初詩人陶淵明、謝靈運。
三謝:南朝宋詩人謝靈運、謝惠連和齊詩人謝朓。
元嘉三大家:指南北朝詩人謝靈運、顏延之、鮑照三人。
竟陵八友:南朝齊竟陵王蕭子良門下的八個文學家: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云、任昉、陸倕。
北地三才:北魏文學家溫子升和北齊文學家邢邵、魏收的譽稱。
陰何:南朝梁詩人何遜和陳詩人陰鏗。
初唐四杰:初唐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
沈宋:唐詩人沈佺期、宋之問。
吳中四士:盛唐前期四位詩人賀知章、包融、張旭、張若虛。
王孟:唐詩人王維、孟浩然。
高岑:唐詩人高適、岑參的并稱。
李杜:唐詩人李白、杜甫,也指晚唐詩人李商隱和杜牧。
竹溪六逸:唐詩人李白客居任城(今山東濟寧),與孔巢文、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五人共隱于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大歷十才子:唐大歷時期的十個詩人: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湋、夏侯審。
韓柳:唐散文家韓愈、柳宗元的并稱。
韓孟:唐文學家韓愈、孟郊的并稱。
元白:唐詩人元稹和白居易。
溫李:晚唐詩人溫庭筠、李商隱。
皮陸:晚唐文學家皮日休、陸龜蒙的并稱。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兩代八個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九僧:宋初詩僧希晝、保暹、文兆、行肇、簡長、惟鳳、宇昭、懷古、惠崇等九人的并稱。
三蘇:北宋文學家蘇洵與子蘇軾、蘇轍。
蘇黃:指北宋文學家蘇軾、黃庭堅。
蘇門六君子: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陳師道和李庸。
蘇門四學士: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他們都出于蘇軾門下。
蘇辛:宋詞人蘇軾、辛棄疾。
二安:宋代詞人辛棄疾、李清照。辛字幼安、李號易安居士,故得名。
周柳:宋詞人柳永、周邦彥的并稱。
周姜:宋詞人周邦彥、姜夔的并稱。
姜張:南宋詞人姜夔和張炎。
中興四大詩人:南宋詩人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的并稱。
永嘉四靈:南宋永嘉(郡治今浙江溫州市)詩人徐照、徐璣、翁卷、趙師秀。
元曲四大家:元朝雜劇作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
吳中四杰:明吳中詩人高啟、楊基、張羽、徐賁。
閩中十子:明朝福建詩人林鴻、王恭、王偁、高棅、陳亮、鄭定、王褒、唐泰、周玄、黃玄。
前七子:明弘治、正德時期文學家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
后七子:明嘉靖、隆慶時期文學家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和吳國倫。
三袁:明文學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的并稱。
寧都三魏:清初散文家江西寧都魏祥、魏禧、魏禮之并稱。
易堂九子:清初文學家魏禧、魏祥、魏禮、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彭任、曾燦。
嶺南三家:清初廣東詩人屈大均、梁佩蘭、陳恭尹。
西泠十子:清初杭州詩人陸圻、丁澎、柴紹炳、毛先舒、孫治、張丹、吳百朋、沈謙、虞黃昊、陳廷會。
南洪北孔:清代劇作家洪昇、孔尚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