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社會保險經濟學
  • 封進
  • 1050字
  • 2019-11-29 16:20:02

4.2 養老保險的代際再分配度量

現實中,各代的養老保險收益率相差很大,有時這個差異遠大于各代之間的經濟增長率帶來的差異。大多數國家在開始推出養老金制度時,都采用現收現付制,即采用年輕一代的繳費支付當前退休一代的養老金,繳費率和養老金替代率與個人收入的關系則各有不同規則。

代際再分配的度量采用如下幾個指標:[1]

4.2.1 養老保險的內部收益率(r

假如將初始繳費年齡設為0,maxage為最長壽命,則內部收益(internal rate of return)的計算公式如下:

016-01

其中,r為養老保險內部收益率,S為某一年齡的生存概率,B為養老金收益,T為繳費。

4.2.2 凈轉移

凈轉移是衡量個人終身福利與終身稅之間差額的美元衡量標準。凈轉移等于養老金所得減去所交的養老保險費,并用實際貼現率貼現。具體而言,凈轉移是個人終身養老保險待遇的當前貼現值減去個人終身繳費的現值,以rd的貼現率貼現。

016-01

4.2.3 凈稅率

凈稅率為凈轉移除以當前終身收入的貼現值,反映凈轉移的相對水平。

016-01

通過計算不同類型(出生組、性別、教育程度)代表性個體的養老保險內部收益率(或其他兩個指標),并比較其差異,體現養老保險體系的代際或代內收入再分配功能。比較不同出生組的收益差異,體現的是代際再分配的結果。對于同一出生組的人,不同性別和教育程度的差異帶來的收益差異,體現的是代內再分配的結果。

專欄 美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代際再分配

現收現付制可以使得大量的資金從工作一代人轉移到退休一代人的手中。美國1999年的社保體系收入就達到4610億,其中的3930億來自正在工作的人群的稅收,繳費中的很大一部分被用來支付退休群體的退休金。這樣大體量的在不同年齡群體中的資源再分配提供了65歲以上群體的38%的家庭總收入。現收現付制的養老保險制度為平衡代際收入提供了一個機制化的體系。

不同年齡組的社會保險回報也存在差異,下表介紹了首代人在現收現付制中獲得的額外收益以及隨后幾代人獲得的與工資增長相等的穩定的收益率。

表4-1 美國社會保障代際收益

016-01

資料來源:Leimer,D. R.,Cohort Specific Measures of Lifetime Net Social Security Transfers,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Research and Statistics Working Paper,1994。假定實際收益率為2%。

制度建立不久就開始領取養老金的人享受了首代收益,因為他們繳費很少,這一部分收益高于養老金支付的很多倍。不同出生組的內部收益率和凈轉移存在差異。可以發現,在1900年出生的人可以得到接近12%的收益率,而2000年出生的人只能得到1.7%的收益率。1900年出生組的凈轉移為1120億美元,而2000年出生組的人凈轉移為負,這與內部收益率一致,即內部收益率大于貼現率2%,則凈轉移為正,否則為負。

資料來源:Liebman,J.,Redistribution in the Current U.S. Social Security System,M. Feldstein and J. B. Liebman,The Distributional Aspects of Social Security and Social Security Refor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河县| 耒阳市| 民权县| 长寿区| 吉首市| 东乌珠穆沁旗| 乃东县| 顺昌县| 将乐县| 江达县| 定西市| 乡城县| 永定县| 宿州市| 灵璧县| 长海县| 如皋市| 马边| 庆阳市| 吴桥县| 剑阁县| 东乌| 会泽县| 格尔木市| 岐山县| 永吉县| 云南省| 定南县| 长治市| 武胜县| 商都县| 阳江市| 壤塘县| 岳普湖县| 商丘市| 紫阳县| 绥中县| 牟定县| 南漳县| 北京市| 布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