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社會保險相關統計數據主要來源
1. 國際組織數據
(1)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關于各國社會養老保險支出的數據(https://data.oecd.org/socialexp/pension-spending.htm)。
(2)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對G20國家養老保險體系的比較,參見每兩年發布一次的Global Pension at a Glance(https://www.oecd-ilibrary.org/finance-and-investment/oecd-pensions-at-a-glance_19991363)。
(3)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人口司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提供了在不同生育率方案下對各國分年齡人口的預測(http://esa.un.org/unpd/wpp/index.htm)。
(4)世界銀行對200多個經濟體的人口預測數據(https://datacatalog.worldbank.org/dataset/population-estimates-and-projections)。
2. 中國的匯總數據
(1)《中國統計年鑒》;
(2)《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
(3)《中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年鑒》;
(4)《中國財政年鑒》;
(5)《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
(6)《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
(7)《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
3. 中國的微觀數據
(1)中國營養和健康調查(CHNS)數據(http://www.cpc.unc.edu/projects/china)。該調查由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人口研究中心(The Carolina Population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美國國家營養與食物安全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Food Safety)和中國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合作進行。該數據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調查了廣西、貴州、黑龍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蘇、遼寧和山東9省,覆蓋了東、中、西地區,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調查內容涵蓋了家庭及家庭成員的人口學特征和經濟社會特征,包括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成員的就業和工資狀況、健康狀況、參加醫療保險情況及就醫行為等。
(2)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數據。由北京大學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兩年一次的全國家戶調查,調查對象為我國45歲及以上居民,調查樣本分布在全國28個省區的150個縣級單位,450個村級單位,共計1萬多戶,2萬人左右。CHARLS數據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以中老年人為調查對象的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大型家戶調查數據,其家戶問卷部分有豐富的個人信息、家庭信息,特別是有詳細的各類社會保險參保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