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隱核新占民簿與戶籍體例

牘書寫時代的“戶籍”,由于傳世文獻缺乏直接的記載,且長期以來出土文獻中亦無明確的記錄,導致早期戶籍的基本體例迄今仍未得以清晰地揭示。走馬樓吳簡中出現了大量的戶口簡,引起了學界熱烈的討論。[1]吳簡戶口簡分屬于不同功能的“戶籍簿”,例如,我們曾分類整理了因日常行政需要而以“戶籍”為依據制作的征賦、派役“戶籍簿”。[2]然而,這類“戶籍簿”終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戶籍”。那么,吳簡中是否存在戶籍,孫吳戶籍的基本樣式又是什么樣的呢?《竹簡〔肆〕》中有不少文書簡記錄著“諸郡生子授居比郡縣者及方遠客人(授居民)”應“占著(占上、錄著)戶籍”,如:

1. 1□生子[3]受居比郡縣者,□[4]□□[5]著戶籍與眾1(肆·4460·42/5)

2. 1□條[6]列鄉界方遠授[7]居民占上戶牒分[8]1(肆·4474·56/5)

3. 1□□著戶籍,督條列人名年紀為簿。忠等文書1(肆·4482·64/5)

4. 1諸郡生子受[9]居比郡縣者方遠客人皆應上戶籍(肆·4490·72/5)

5. 1□授[10]居方遠應占著戶籍,督條列姓名(肆·4492·74/5)

6. 1□書到,亟[11]促依書錄著戶籍[12]眾民為例1(肆·4493·75/5)

這類要求相鄰郡縣、遠方來人上報家戶人口、在當地落戶定居而制作的“戶籍”“戶牒”,無疑是當時戶籍的原初形態。這為我們確認孫吳戶籍的基本體例,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超| 三都| 霞浦县| 巢湖市| 英山县| 察隅县| 库尔勒市| 东台市| 宜黄县| 绥德县| 河东区| 九台市| 巴林右旗| 伊川县| 龙山县| 肇东市| 榆社县| 汾阳市| 灵寿县| 泽州县| 礼泉县| 商水县| 乌兰察布市| 衡阳县| 万荣县| 勐海县| 龙口市| 额济纳旗| 虞城县| 亳州市| 嘉峪关市| 平邑县| 介休市| 九江市| 敦化市| 攀枝花市| 清河县| 德化县| 武威市| 库伦旗|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