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創新思維的培養與訓練
對創新能力影響比較大的環境因素主要有家庭、學校、工作單位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過程,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各種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寬松、和諧的創設情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能力可以通過訓練提高,通過訓練,不僅可以突破思維定式,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掌握具體的創新思維方法。
一、突破創新思維障礙
人的思維一旦沿著一定的模式思考,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慣性,就會阻礙新觀念、新想法的構想,就會成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障礙。所以,要具備創新能力,必須首先沖破“思維枷鎖”。[2]
所謂定勢思維,就是按照已有的思維規律,在反復思考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定型化的思維路線、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認識階段也稱作“刻板印象”)。
定勢思維可以幫助我們解決90%以上的問題。但是定勢思維不利于創新,不利于創造。
定勢思維容易使我們產生思想上的惰性,養成一種呆板、機械、千篇一律的解決問題的習慣。當新舊問題形式相似而實質有差異時,定勢思維往往會使人步入誤區。
定勢思維的改變絕不是一朝一夕的,它常常伴隨著巨大的痛苦。改變定勢思維需要長期訓練,才可以有效地弱化定勢思維。
小訓練
人們往往被假象所迷惑,作出錯誤的判斷,根據假象所作出的判斷會失真,從而產生偏見。
偏見思維的表現形式有:經驗偏見、利益偏見、位置偏見、文化偏見、以偏概全。
案例學習1-2
Roadster的“元問題”思考
二、發散思維訓練
發散性思維能力可以通過鍛煉提高,發散性思維的訓練要注意思維的流暢、靈活和新穎。流暢是在一定時間內產生觀念的數量,靈活是指產生不同類別的觀念,新穎是思維新奇獨特的程度。
表1-2 發散思維的培養方法

小訓練
三、聚合思維訓練
在使用聚合思維解決問題時,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步驟。
表1-3 聚合思維訓練步驟

小訓練
四、靈感思維訓練
頭腦風暴時,有些人總能很快地想出一堆點子,但有些人卻沒有想出一個點子。活躍的思維對于創業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但創業者也難免會有狀態不佳的時候。靈感思維可以通過訓練培養。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久而久之,靈感就會日益增多,對創新思維所起的作用就會越明顯。
小訓練
五、邏輯思維訓練
辯證地看待問題。準確把握事情發展發向,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思考。
靈活地解決問題。
努力地汲取知識。不斷總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大膽地進行質疑。當某些結論和權威觀點在邏輯上解釋不通時,要敢于大膽質疑。
六、聯想思維訓練
(1)自由聯想訓練,即隨機找一個漢字起頭,在規定時間內快速聯想,要求想到的詞組越多越好,這是訓練思維速度的方法,如第一個漢字是“電”,由此快速展開聯想可以想到:電話、電視、電燈、電冰箱、電腦等。
(2)強制聯想訓練,即隨機找兩個不相關的事物,要求盡可能多地想出它們之間的聯系或相同點,比如,“大海”和“羽毛球”有什么聯系、有哪些相同點等。這種訓練可以幫助我們打開大腦思維的跨度。
案例學習1-3
向和尚推銷梳子
七、大學生創新思維訓練的途徑
大學生必須進行長期訓練,才能形成創新思維。創新思維主要靠獨立思考,多思多練形成。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覺進行創新思維訓練,培養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以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創新思維,必須從構建良好的知識結構開始。沒有扎實的知識基礎,創新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知識和經驗越豐富、越扎實,就越能開闊視野,就越能觀察和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大學生要創新就必須打好學習基礎。對于專業課程的學習,在扎實掌握課堂知識的前提下,要不滿足于現成的思想、觀點、方法,換個角度看問題,經常思考如何在原有基礎上創新發明、推陳出新;同時,理論聯系實際,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勇于發現、思考并解決問題。
人們的思想源于實踐,實踐的發展推動了思維的發展。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主要包括社會調查、志愿者服務和校外實習等,這些對于大學生了解社會、增長見識、加深對專業的了解、確定合適的職業、增強就業競爭優勢等準備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大學生應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拓展相關學科的知識面,培養信息加工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技術運用能力,進而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