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學(第四版)
- 陸正飛 黃慧馨 李琦
- 11202字
- 2019-12-27 16:51:03
3.3 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分析
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分別反映了企業在一定時點上的財務狀況和在一定時期內的盈利情況,利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盈利情況進行總體的分析和評價。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分別使用,也可以聯合使用。單獨使用資產負債表信息,可以分析和評價企業各種財務結構是否合理;單獨使用利潤表信息,則可以分析和評價企業營業收入在扣除了各項費用之后所剩余的凈利潤有多少,從而反映企業的總體盈利能力。
3.3.1 資產負債表分析
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企業在一定時點上的財務狀況,主要包括資產總額、資產構成信息、負債與股東權益構成、負債構成、所有者權益構成等信息,以及一些更為具體的單項資產金額信息。利用這些信息,可以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總體的分析和評價。這方面常用的分析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等。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可以用來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一般而言,流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經驗上,流動比率的適當水平在2:1左右。
2.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是對流動比率的必要補充。與流動比率類似,一般而言,速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經驗上,速動比率的適當水平在1:1左右。
3.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價證券)/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是最為保守的流動性比率。當企業已將應收賬款和存貨作為抵押品的情況下,或者分析者懷疑企業的應收賬款和存貨存在流動性問題時,則以該指標評價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便是適當的選擇。
4.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債務總額/資產總額)×100%
資產負債率反映的是企業基本的資本結構狀況,可以用來說明長期償債能力之高低。一般而言,資產負債率越高,意味著財務風險越大,亦即未來不能正常償債的可能性越大。當然,資產負債率過低,也未必總是一件好事。經驗上,資產負債率的恰當水平為30%—70%。
3.3.2 利潤表分析
利潤表反映的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盈利情況,主要包括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毛利、三項期間費用、投資收益、非常項目、稅前利潤和凈利潤等信息。利用這些信息,可以對企業的盈利情況進行總體的分析和評價。這方面常用的分析指標包括: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和(銷售)凈利率。
1.毛利率
毛利率=毛利/銷售凈額
其中,毛利=銷售凈額-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通常是工商企業最大的費用要素,因此,毛利反映了企業收入在彌補了基本費用項目之后的剩余;毛利是利潤形成的基礎。
2.營業利潤率
營業利潤率=經營利潤/銷售凈額
營業利潤率指標可借以分析企業經營過程的獲利水平。
3.(銷售)凈利率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凈額
(銷售)凈利率反映企業最終的銷售獲利水平。
3.3.3 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聯合分析
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盈利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還可以聯合利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信息。這方面常用的分析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或周轉天數)、存貨周轉率(或周轉天數)、資產周轉率、資產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和利息保障倍數等。
1.應收賬款周轉率(或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周轉率(次數)=銷售凈額/年平均應收賬款總額
應收賬款周轉效率也可以用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來衡量,即: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年平均應收賬款總額/(銷售凈額/365)
(或)
=365/應收賬款周轉次數
一般地,一定時期(如一年)內應收賬款周轉次數越多,或者說應收賬款周轉一次所需天數越少,表明企業應收賬款周轉效率越高。
2.存貨周轉率(或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率(次數)=年銷售成本/年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年平均存貨/(年銷售成本/365)
與應收賬款周轉效率指標類似,存貨周轉次數越多,或者說存貨周轉一次所需天數越少,表明企業存貨周轉效率越高。
3.資產周轉率
資產周轉率=銷售凈額/年平均總資產
這一比率可用以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運用效率,亦即資產產生銷售收入的能力。
4.資產利潤率
資產利潤率=息稅前利潤/年平均總資產
其中,息稅前利潤是指尚未扣除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
該比率可用以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獲利水平。
5.凈資產利潤率
凈資產利潤率=凈利潤/年平均所有者權益
該比率可用以反映企業為全體股東資本賺取利潤的能力。
6.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利息費用+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利息保障倍數可用以反映企業支付利息費用的能力。該比率越高,通常表示企業不能償付其利息債務的可能性越小。
附錄
根據財政部關于修訂印發2018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8〕15號),為解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在財務報告編制中的實際問題,規范企業財務報表列報,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針對2018年1月1日起分階段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財會〔2017〕7號)、《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財會〔2017〕8號)、《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會計》(財會〔2017〕9號)、《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財會〔2017〕14號)(以上四項簡稱新金融準則)和《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簡稱新收入準則),以及企業會計準則實施中的有關情況,財政部對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進行了修訂。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非金融企業中,尚未執行新金融準則和新收入準則的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財會〔2018〕15號附件1的要求編制財務報表,已執行新金融準則或新收入準則的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2018〕15號附件2的要求編制財務報表。企業對不存在相應業務的報表項目可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刪減,企業根據重要性原則并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可以對確需單獨列示的內容增加報表項目。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金融企業應當根據金融企業經營活動的性質和要求,比照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進行相應調整。
財會〔2018〕15號附件1: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適用于尚未執行新金融準則和新收入準則的企業)
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

財會〔2018〕15號附件2: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適用于已執行新金融準則或新收入準則的企業)
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


案例
江西昌九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九生化)系經江西省股份制改革領導聯審小組“贛股〔1998〕02號文”批準,由江西昌九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九集團)獨家發起,采用募集方式設立的化工企業。1998年12月17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字〔1998〕311號文批準,昌九生化以每股4.48元的價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發行6000萬A股股票,并于1999年1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
2006年5月24日,公司經相關部門批復實施股權分置改革,公司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3360萬股股票。2006年8月8日,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產權〔2006〕951號文件《關于江西昌九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國有股以股抵債有關問題的批復》批復同意,公司實施股份定向回購,定向回購股份數量為4668萬股。發起人股份10965.75萬股已于2009年6月8日上市流通,后經2009年、2010年、2011年的幾次減持,截至2011年年底發起人股份減至619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5.68%。2013年7月9日,公司發布了《關于控股股東股權司法拍賣結果的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昌九集團持有的本公司股權被司法拍賣成交1800萬股;2013年7月10日,公司接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股權司法凍結及司法劃轉通知,昌九集團在此次被司法拍賣成交的1800萬股完成過戶后,仍持有本公司股份439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8.225%。
昌九生化是一家化肥、化工、生化和醫藥中間體四大業務并存的上市公司。公司主導產品有丙烯酰胺、尿素、粗甲醇和塑料管材等。公司丙烯酰胺產品生產規模在國內較大,產品在國內市場有品牌、質量和成本優勢,并且出口到歐美等12個國家和地區。
自2011年以來,該公司的年度業績狀況如表3-3所示。
表3-3 昌九生化利潤表
單位:千元

1.經過本案例的分析討論,你認為是否扭虧為盈就意味著公司經營狀況得到了本質的改善,并解釋原因。
2.結合本案例的觀點,試分析上市公司通常會采取哪些戰略進行“保殼”之戰。
本章小結
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是兩張基本的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亦即企業在特定時點的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狀況。資產負債表是一種靜態報表。資產負債表所反映的內容,表現為資產與負債及所有者權益之間的平衡關系。這種平衡關系可以解釋為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之間的平衡,或企業擁有的經濟資源與相關利益人對企業的索取權之間的平衡。資產負債表項目通常按流動性進行分類和列報,即資產和負債都區分為流動性項目和非流動性項目,且將流動性項目列在前面,非流動性項目列在后面。
利潤表匯總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成果。它是一種動態報表。利潤表的基本結構是由兩大部分組成的,即收入和費用。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利潤主要是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但還包括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利潤表的格式分為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現代企業會計實務中多采用多步式利潤表,以便于財務報表使用者分析企業利潤的來源結構。
利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盈利情況進行總體的分析和評價。利用資產負債表信息,可以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總體的分析和評價,常用的分析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等。利用利潤表信息,可以對企業的盈利情況進行總體的分析和評價,常用的分析指標包括: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和(銷售)凈利率。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盈利情況進行分析,還可以聯合利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信息,常用的分析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或周轉天數)、存貨周轉率(或周轉天數)、資產周轉率、資產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和利息保障倍數等。
重要名詞
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
利潤表(Income Statement)
資產(Asset)
負債(Liability)
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Owners’Equity/Stockholders’Equity)
收入(Revenue)
費用(Expense)
利潤/收益(Profit/Income)
流動資產(Current Asset)
固定資產(Fixed Asset)
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
銷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
毛利(Gross Profit Margin)
營業利潤(Operational Income)
利得(Gains)
損失(Losses)
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
速動比率(Quick Ratio)
現金比率(Cash Ratio)
資產負債率(Debt Ratio)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 on Sales)
營業利潤率(Net Operating Margin on Sales)
(銷售)凈利率(Profit Margin on Sales)
應收賬款周轉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存貨周轉率(Inventory Turnover)
資產周轉率(Total Assets Turnover)
資產利潤率(Return on Total Assets, ROA)
凈資產利潤率(Return on Stockholders’Equi-ty, ROE)
利息保障倍數(Times Interest Earned)
思考題
1.如何解釋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之間的平衡關系?
2.結合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潤表,假設將其多步式利潤表改編成單步式利潤表,那么,將會損失哪些有用信息?
3.利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信息能夠分析企業財務的哪些方面?您認為這兩張報表提供的信息對于您理解一家公司的全面財務情況是否足夠了?為什么?
練習題
1.請指出下列每一項交易對企業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有什么影響。
(1)公司發行股票獲得銀行存款1000萬元;
(2)公司向銀行借債獲得現金500萬元;
(3)公司賒購原材料100萬元;
(4)用現金購買廠房和設備1000萬元;
(5)公司計提廠房折舊100萬元;
(6)公司賒銷貨物總價款400萬元;
(7)公司收到別人的欠款400萬元;
(8)計算得出公司應交所得稅30萬元;
(9)公司用銀行存款支付所得稅費用;
(10)公司宣告支付股利10萬元;
(11)公司支付股利;
(12)公司進行股票分割,一股分為兩股。
2.某公司在2018年7月發生了如下業務,指出哪些業務會增加公司的本期費用?
(1)公司支付下半年的報刊費用共600元;
(2)公司收到客戶訂單,同時收到客戶的預付款共100萬元,合同規定2018年10月31日之前交貨;
(3)新購入存貨,花費58萬元;
(4)舉行一次營銷活動,共花費15萬元;
(5)計提并支付行政人員工資共5萬元;
(6)公司發行的債券共1000萬元,年利率為6%,分月計提利息;
(7)公司購買貨物共50萬元,因為在折扣期內支付貨款,因而獲得了5%的折扣。
3.某公司2018年年底的賬戶余額情況如下表所示,請據之編制該公司該年度末的資產負債表。

4.根據第3題的結果,計算并分析該公司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和資產負債率。
5.某公司2018年的經營情況是,銷售收入為2000萬元,銷售成本為1200萬元。另外,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為80萬元、100萬元和60萬元。公司對外投資獲得收益50萬元。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但是按照稅法相關規定,該公司投資收益是不用交稅的。試編制公司2018年度多步式利潤表。
6.請根據第5題結果計算公司的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和銷售凈利率。
7.根據上面第3題和第5題的結果計算并分析如下指標:
(沒有上年數據,平均余額使用期末余額近似替代)
(1)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周轉天數;
(2)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和周轉天數;
(3)公司的資產周轉率、資產利潤率(ROA)和凈資產利潤率(ROE);
(4)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數。
參考書目
1.查爾斯等著:《財務會計教程》,孫麗軍譯,華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頁。
2.陳信元主編:《財務會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3—90頁。
3.劉永澤、陳立軍主編:《中級財務會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2—14頁。
4.〔美〕羅伯特·N.安東尼等著:《會計學:教程與案例》,王立彥、戴小娟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4頁。
5.陸正飛編著:《財務報告與分析》(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51—56頁。
6.夏冬林主編:《會計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2—106頁。
7.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1頁。
8.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企業會計準則》,財政部官網。
練習題參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