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2018年中國保險業發展展望

2018年3月,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依據該方案的安排,國家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組建為標志,中國保險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一、2018年國內外經濟的基本形勢

2018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嚴峻。[6]從國際看,世界經濟有望繼續復蘇,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很多,主要經濟體政策調整及其外溢效應帶來變數,保護主義加劇,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從國內看,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還有很多坡要爬、坎要過,需要應對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

2018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7]: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特別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方面取得扎實進展,引導和穩定預期,加強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8]: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穩中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宏觀杠桿率保持基本穩定,各類風險有序有效防控。

二、2018年及未來一段時期的保險業工作重點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中國保監會提出“保險業的奮斗目標就是要與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相適應,要與兩個一百年特別是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匹配”“必須在維護金融安全、服務實體經濟、完善社會保障、分散社會風險等任務中努力成為中堅力量、發揮支柱作用,決不能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短板和弱項,要努力建設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匹配的新時代現代保險服務業”。[9]

2018年1月,中國保監會提出2018年及未來一段時期保險業發展與監管的四項重點工作[10]:一是防控風險,二是重塑監管,三是深化改革,四是強化服務。

(一)防控風險

經營與管理風險是保險業的本職,國民經濟“大棋盤”中需要保險業這顆“棋子”,是因為保險業可以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風險保障,可以為國民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因此,防控行業自身的風險,是對保險業的底線要求。2017年以來,在保險監管系統和保險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保險業風險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行業風險總體可控,但面臨的內外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在2018年和未來一段時期,防控風險依然是保險業的一項重點工作。

2018年1月,中國保監會發布《打贏保險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總體方案》,計劃用三年時間,做好保險業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處置,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和水平,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切實打贏保險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打贏保險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總體目標包括五個方面:一是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防控,二是保險監管制度短板持續補齊,三是保險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四是保險消費者滿意度普遍提高,五是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顯著提升。

打贏保險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具體工作任務,除了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在下文“重塑監管”部分討論)之外,還包括兩大類:第一,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控與處置,包括防控和處置少數問題公司風險、公司治理失效風險、資金運用風險、保險業務風險、資本不足風險、新型保險業務風險、外部風險傳遞與沖擊、群體性事件風險。第二,堅決打擊違法違規保險經營活動,包括堅決打擊違規出資和違規股權交易行為、違規投資行為、非法集資行為、數據造假行為、銷售誤導行為和理賠難。

(二)重塑監管

市場失靈需要政府監管,但政府監管也不是完美的,政府監管也有失靈的時候。前一階段保險市場出現的種種亂象,既與市場中保險機構自身的原因有關,也與保險監管有關。市場亂象暴露出保險監管的短板和漏洞,這種短板和漏洞既有客觀方面的,也有主觀方面的。在客觀方面,有些保險監管制度缺乏科學性、前瞻性和適應性,造成監管政策與實際脫節,形成監管空白,未能根據市場變化進行更新調整。在主觀方面,有的是監管認知存在偏差,擔心嚴格監管會影響行業發展;有的是監管擔當不夠,害怕得罪監管對象;更有甚者,甘于被監管對象“圍獵”,搞“貓鼠一家”。在這樣的背景下,重塑監管依然是2018年和未來一段時期保險業的一項重點工作。

具體而言,重塑監管可以包括四大類的工作。第一,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加快推進《保險法》修訂,繼續推進《地震巨災保險條例》立法進程,改革市場準入制度,改進公司治理監管制度、保險產品管理制度、資金運用監管制度、現場檢查監管制度、保險集團監管制度、互聯網保險監管制度、償付能力監管制度等,加快推進一系列保險類部門規章的修改完善,加強保險監管的基礎設施建設。第二,堅決打擊違法違規市場亂象。在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現場檢查是保險監管的一個重要手段,要推動現場檢查資源向股權、資本、資金運用等重點風險傾斜,向商業車險、農業保險、中介市場、互聯網保險等重點領域傾斜。第三,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完善保險公司服務評價指標體系,落實銷售行為可回溯制度,完善保險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進保險實名登記管理制度建設,推進多種形式的消費者教育活動。第四,加強金融監管協調,在新的銀保監會基礎上,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部署下,加強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國家外管局等部門的審慎監管協調,防范跨市場、跨行業、跨領域的交叉性金融風險的發生與蔓延。

(三)深化改革

改革開放40年來,保險業雖然取得了驕人的發展成績,但與國家和人民對保險業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就要求保險業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在深化改革方面,保險業需要做的工作包括:深化商業車險改革,擴大保險公司自主定價權范圍;深化農業保險改革,探索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深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改革,讓人身保險回歸風險保障本源;做好稅延養老保險和稅延健康保險的相關工作,服務國家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深化保險資金運用改革,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實體經濟;深化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監管體制改革,防范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錯配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繼續探索保險機構的多種組織形式,開展符合中國國情的相互保險、自保、互聯網保險等組織形式的試點探索。

在擴大開放方面,在國家決定金融服務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保險業需要做的工作包括:修訂相關部門規章,逐步放開人身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支持保險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風險保障;繼續擴大中國“償二代”在亞洲和國際的影響力,使中國“償二代”(C-ROSS)逐步成為與美國“風險基礎資本”(RBC)和歐盟償付能力監管標準II(Solvency II)具有同等影響力的代表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的保險償付能力監管制度;積極參與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IAIS)和國際養老金監督官協會(IOPS)的工作,提升中國在全球保險治理體系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四)強化服務

國家發展保險業,不是為了發展保險業而發展保險業,而是因為保險業在國民經濟大局中能夠發揮重要且獨特的作用,能夠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整個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我國正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保險業應當更好地服務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即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在服務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方面,上文已有討論,此處不再贅述。

在服務精準脫貧攻堅戰方面,農業保險和健康保險是保險扶貧的兩個重要工具。從各地保險扶貧試點情況看,保險對于脫貧攻堅可以發揮重要且獨特的作用,保險助推脫貧攻堅的實踐探索不乏成功案例。但同時,保險扶貧也面臨不少困難,比如對于保險扶貧的積極作用,各方尚未達成共識;要把成功案例去做復制和推廣,仍存在很大的困難。此外,脫貧攻堅時期需要保險助推脫貧,后脫貧時代也需要保險助力守住脫貧成果,對于后脫貧時代的新需求,保險業大有可為,應當進行前瞻性的探索。

在服務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保險業可以從兩個方面助力污染防治。一方面,發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綠色保險,推動高危領域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通過費率調節等市場機制激發相關企業的內生動力,主動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同時,做好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綠色保險的產品設計、風險評估和政府監管工作,確保綠色保險的正外部效應能夠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引導保險資金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將環境風險因素納入保險投資決策體系,助力全社會形成綠色投資的發展理念。

2018年,除了服務“三大攻堅戰”之外,保險業在服務國家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方面也有許多重要任務,其中典型內容之一便是稅延養老保險試點。2018年4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銀保監會和中國證監會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自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對試點地區個人通過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在一定標準內稅前扣除;計入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商業養老金時再征收個人所得稅。國家對商業養老保險給予稅收優惠政策,目的不是發展商業養老保險,而是進一步動員個人和家庭的資源,與國家和單位一起構建完善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挑戰。

發展稅延養老保險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也帶來一些需要關注和研究的新問題。其一,未來長期的稅務制度變遷如何確保政府最初的稅優承諾得以完全兌現,同時如何使得不同收入群體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也能享受稅優政策的好處?其二,考慮行為經濟學的因素,“自動加入”和“默認投資”等新機制是否有必要有可能嵌入,如果有必要有可能,如何嵌入?其三,如何加強消費者教育,讓消費者對所購買的稅優養老保險的收益和風險擁有相對客觀的理解和認知?其四,如何加強政府監管?發展稅延養老保險對政府的專業監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政府的監管責任不僅不是減輕了,反而是加重了。其五,如何超越行業和部門利益,讓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在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切實發揮其應有作用?發展稅延養老保險不是為了發展保險業,下一步放開至銀行、基金等行業也不是為了發展銀行、基金行業,對于這一點,不論是保險業還是銀行、基金業,都要有清醒的認識。經過若干年的發展,最后哪個行業能夠為國家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做出更大貢獻,市場和消費者將通過“用腳投票”的選擇來進行回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志丹县| 澄城县| 东乡县| 大埔县| 胶州市| 武胜县| 洛扎县| 民乐县| 垣曲县| 许昌县| 光山县| 丰城市| 离岛区| 边坝县| 丹阳市| 灵寿县| 海阳市| 旅游| 廉江市| 小金县| 太湖县| 高邑县| 莲花县| 车致| 荆州市| 安平县| 桂平市| 沁水县| 沅江市| 凤翔县| 永年县| 浮山县| 太仆寺旗| 广东省| 张家港市| 文昌市| 江津市| 石家庄市| 长治县|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