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18
- 孫祁祥 鄭偉等
- 1052字
- 2020-01-07 15:30:34
引言
2017年,我國財產保險市場整體運行平穩,穩中有進,業務規模持續增長,結構調整不斷深入。具體來看,財產保險市場原保費收入增幅穩定,實現保費收入9834.66億元,同比增長12.72%;利潤水平保持穩定,實現預計利潤總額639.57億元,同比增加64.04億元,增長11.13%。
2017年,我國財產保險監管系統深入推進“1+4”系列文件落地生根,在防風險、治亂象、補短板和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推動了財產保險事業穩步前進。一是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2017年財產保險公司保費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541.38億元,同比增長13.8%,行業提供風險保額3030萬億元,同比增長136.2%。二是服務大局取得新成果。2017年農業保險承保主要農作物21億畝,約占全國播種面積的84.1%。責任險提供風險保障金額252萬億元,同比增長113.6%,其中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為1.6萬余家企業提供風險保障306億元。巨災保險出單244萬筆,風險保障金額達1055億元。保險扶貧工作探索形成了“監管引領、行業參與、協同作戰、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三是防范化解風險取得新進展。截至2017年年末,各財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達標,行業核心償付能力溢額達2915億元,綜合償付能力溢額達3610億元。妥善化解信用保證保險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四是治理市場亂象取得新成效。開展農業保險和機動車輛保險業務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治理。五是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商業車險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在責任范圍擴大的前提下,商車險車均保費較改革前下降16.7%。巨災保險建設實踐探索不斷推進,張家口成為全國首個政府全額出資、區域統保的城市,四川住宅地震保險逐步與全國并軌。
然而,財產保險行業發展仍舊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市場結構不合理。雖然非車險占產險公司的保費收入比重提升,行業保費收入結構得到一定改善,但是產險公司之間的經營業績和盈利狀況分化不斷加劇,中小險企面臨承保虧損、償付能力不足等問題,競爭壓力加大。二是市場亂象較為嚴重,風險防控能力有待加強。公司治理問題尤為突出,部分公司產品背離本源,經營管理激進,市場競爭失序,經營數據失真,公司治理失效,合規意識淡漠,公司內控薄弱,激勵機制扭曲,亟待防范化解風險。三是市場效率有待改善。財產保險公司承保利潤下降,綜合費用率居高不下,銷售渠道存在問題,制約著市場效率的改善。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國財產保險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深化供給側改革,注重提高保險供給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堅持“保險姓保”,推動改革創新,加強改進監管,防范化解風險,實現財產保險市場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