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遍語法原則與漢語語法現象(修訂版)
- 徐杰
- 17字
- 2019-11-29 12:18:08
第二章 被動式的理論和普遍語法的發展
2.1 引言
本書的整個理論背景是生成語法理論。這個年輕的語言理論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歷史發展中,長期處于修正調整的變動狀態,并在這個過程中制造了大量的必要的和不必要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概念和術語。這一方面是因為它畢竟是一種“年輕”的語言學說,活潑好動;更為重要的是由于它所展示的理論魅力,引發了來自不同背景的學者的廣泛興趣和討論,結果使得這個學術領域長期處于活躍和亢奮狀態。本書分析漢語問題時采用的是20世紀80年代后發展并逐步完善起來的、以模組理論(modularity)和參數思想(parameter)為核心內容的語法理論模式。如果能夠抹掉它那幾乎三年換個樣的“化妝品”而深入到問題的實質,我們可以說,這個理論的核心體系已經漸趨成熟和穩定。
但是,這個已然成熟和穩定的語法理論不是突然間從地下冒出來的。它走過了一條包含有必然和偶然因素的歷史道路。簡單地回顧它發展嬗變的理論動機和思想脈絡對于我們本質地把握其現在,準確地預測其未來都是大有好處的。而理解一個語言理論歷史發展的來龍去脈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選擇某種具體的語言現象,看該語言理論前后不同階段對它的不同處理。
我們這里選擇的是被動式,那是因為一部被動式理論的發展歷史正好是生成語法演變歷史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