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報學與信息管理研究文集
- 李廣建
- 1961字
- 2019-11-29 11:54:51
3 構建情報分析方法體系的參考原則與流程
本文認為單一的方法體系難以滿足當前對情報分析方法體系的多種需求,為了滿足多樣化的應用需求,需要構建多維度的情報分析方法體系。為此,本文對多維度情報方法體系構建的方法論進行初步探討,簡要說明構建多維度的情報分析方法體系的指導思想、構建原則以及基本流程。
3.1 指導思想
一是“理論性和實用性結合”。方法體系的構建需要理論來指導,有關科學方法論的研究,已經對科學方法體系的本質、規律和聯系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其研究成果是我們構建情報分析方法體系時應遵循的準則;同時,情報分析方法體系的構建也不能一味受理論的束縛,單純追求“邏輯”上的正確性,而忽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這是因為,情報分析本身是一件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構建情報分析方法體系不僅僅是為了認識各種情報分析方法,更為重要的是為了指導情報分析工作,幫助情報工作者快速、有效地選擇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工具,迅速地完成情報分析任務。從這個意義上說,情報分析方法體系必須要具備很強的實用性。
二是“開放性和動態性結合”。從本質上看,情報分析是一種方法驅動的研究工作,例如,以往的學科發展軌跡、研究熱點識別等這一類的跟蹤任務,需要了解某一主題或技術的知識結構在特定時間內的發展,一般都使用文獻計量和引文分析的方法對科技文獻內外部特征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近年來,隨著主題建模方法和技術的發展和不斷成熟,研究人員開始借助數據挖掘或文本挖掘方法根據科技文獻的內容進行主題建模,在建模基礎上找出特定主題的發展規律。而且,后者已經成為了當前情報界的研究熱點。這種情況說明,情報分析的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方面,情報分析過程中會不斷“發明創造”一些新的方法,另一方面,情報分析還需要不斷吸收外界的新方法,通過跨學科的方法融合和移植,豐富解決問題的手段。由此,情報分析方法體系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動態體系,它應該保持與外界持續互動,將外部方法迅速吸收進來,并在現有的體系結構中找到這些方法的位置,使自身不斷地得到完善,同時,情報體系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也要保持動態聯系,能夠不斷調整方法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方法體系的適應性與生命力。
3.2 方法體系的構建原則
在形式上,情報分析方法體系具體表現為一個方法分類系統,因此,建構方法體系的過程類似一個分類系統的搭建過程,在前述指導思想下,構建方法體系應該遵循6點原則:①科學性,在揭示方法時應該選擇該方法最穩定的本質屬性;②擴展性,可以滿足方法不斷發展和變化的需求,使下位類的外延總和應等于上位類的外延,從而保證方法類目系統的完整;③繼承性,方法的上位類具有的特性,其下位類必須繼承;④穩定性,方法的類目名稱應該在一段時間內呈現穩定情況;⑤規范性,方法命名所使用的語詞能確切表達該方法的實際內容,并在表達相似概念時,能做到語詞的一致性與簡潔性;⑥多維性,方法的分類應具有廣泛的兼容性(即方法體系的類目設置可以采取學科特色和情報任務結合的立類方式)和多重分類(即可以選擇多個劃分標準進行多重列類)的特性。
3.3 方法體系的構建流程
從現階段看,我國情報分析方法在構建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對方法這一術語本身的內涵和外延理解模糊或理解不同,從而導致不同方法體系甚至在同一體系中出現邏輯的不一致或混亂,因此,必須搞清楚研究人員是在什么語境下、什么層面上來描述他所使用的方法的。也就是說,情報分析方法體系的構建應圍繞著“獲取方法術語-辨析方法關系-確定方法應用-歸納方法體系”四個過程展開。
首先,應該盡可能全面地獲取情報分析方法集,可以通過文獻分析、專家調研等方式,獲得有關研究與實踐中所使用的方法術語,明確各種方法的內涵和外延,對各種術語方法做“標準化”的界定。
其次,厘清方法之間的關系,這里所說方法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指方法之間的隸屬關系,更重要的是方法之間的相似關系、繼承關系、替代關系、改進關系等等,對這些關系的明確,可以為下一步確定方法的應用和方法的體系奠定基礎。
第三,確定方法應用主要是建立方法及其適用問題之間的映射,不同的情報任務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具體的情報分析方法所能解決的問題也會有所不同。這方面的工作包括,一是分析已有的情報分析成果,總結這些成果中所用方法的成功案例,梳理方法在實際情報課題中的應用能力,建議方法與其解決問題之間的聯系,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分析方法之間的關系,預測某些方法新的應用場景。
最后是歸納方法體系,如前所述,筆者認為,情報分析方法體系應該是一個多維體系結構,而不一定是一個等級列舉體系。在確定情報分析方法體系時,應根據方法的多方屬性,如原理、功能、解決的問題、所能處理的數據等,形成一個多維分類系統,全方位地解釋情報分析方法的特征,達到幫助情報分析人員從任何一個維度就可以定位到具體的分析方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