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文化法學導論
  • 周艷敏 宋慧獻
  • 11字
  • 2019-11-29 16:52:22

第三章 文化法的基本原則

導語:以文化權利為邏輯起點

法律是體系性的規則總和,而法律的基本原則是法律價值和目的的集中體現,是制定并實施法律規則的指導性準則。麥考密克說:“法律原則正是規則與價值的交匯點。”[25]按照德沃金的“整體性法律觀”(law as integrity)[26],法律是由明示的法律規則和暗含的原則、政策所構成的統一整體,也就是說,法律的要素包括規則、原則和政策。所以,基本原則的確定與遵守對于任何法律的制定與執行,都是至關重要的。作為對文化活動——尤其是文化市場行為和文化行政行為實施調控的法律規范,文化法律實踐——尤其是立法與執法,也必須遵守一定的原則。

截至目前,我國文化領域立法偏少,存在大量盲區,這與我國大力推進文化發展的實踐不相適應。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事業與產業的活躍與發展,在國家有關部門以及學術界開始重視文化立法、開展相關研究的時候,文化立法的基本原則問題引發不小的意見分歧。[27]但是,文化立法只是文化法治之一部分,后者作為一個法律部門或領域的法律實踐,其整體上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尚未受到我國學界的充分重視。我們以為,截至目前的研究遠未深入文化法律精神的實質性內核。比如,肖金明教授曾將文化法的原則概括為“文化權利保障、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結合、市場化與政府規制協調和綜合效益等原則”[28],但是,政府如何主導并規制、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如何結合、市場化與政府規制如何協調、如何理解綜合效益等,仍需遵循更內在的、體現文化事業實質的法律原則。

作為貫穿于文化法之規則制定與實施的根本準則,文化法基本原則的確立首先要以該法的法律宗旨為基礎,同時要尊重文化現象的自身規律、合乎公共管理的原則、遵守產業與市場準則,并需要體現特定時期的文化政策及其背后的價值目標。所有法律均以保護權利為直接或間接目的,即使是以市場調控、行為管制、產業促進等為直接目的的法律,其最終的法益目標也必定歸結于公眾權利與利益的保護。文化法的基本宗旨是保護文化權利,文化法基本原則的確立也需要以此為基礎。依照一般法理,文化權利可區分為消極的文化自由權和積極的文化實現權(或稱文化受益權),而文化自由權屬于最基本的權利。進而,文化法的邏輯原點應該是文化權利,尤其是文化自由權。所以,文化法的第一原則就應該是尊重和保護文化自由;自由之后則是文化利益的切實實現即受益,故其第二原則便是文化利益切實、公平享用的原則。現實中,文化權利和利益的切實、公平享用需要國家參與,且國家參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必須,于是就需要確立文化產業促進原則、文化多樣性原則。文化領域畢竟不同于產業經濟,在就各種文化現象進行價值判斷與利益選擇時,文化法必須尊重并保障文化的精神利益、道德價值,即必須堅持精神價值優先的原則,即使對于營利性導向的文化產業,法律也需要以精神優先原則予以規制。這便是本章所要論述的文化法的五項基本原則:文化自由原則、切實公平享用原則、產業促進原則、文化多樣性原則和精神價值優先原則。[29]另外,在文化全球化進程中,國際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文化主權論也影響到國內文化法律實踐,作為文化多樣性的輔助原則,文化主權原則也已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肯認。

文化法是國家保護文化權利、規范文化現象的一切法律規范之總和。文化法廣泛涉及憲法、行政法以及私法規則,從而表現出明顯的綜合性特征,也被某些學者歸入社會法的范疇。[30]同時,作為文化法的規范對象,“文化”是一個外延范圍廣泛、甚至難以厘定的綜合性現象,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或地區制定統一的文化法典,而大都針對具體的文化部門進行單獨立法,如文化遺產法、文化促進法、博物館與圖書館法、電影法以及著作權法等。可以肯定,統一的文化法典的制定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而本書所謂“文化法”,所指也是各種相關規范的總和,文化法基本原則就體現在所有這些規范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宁县| 苍山县| 兰西县| 定南县| 二连浩特市| 民丰县| 通山县| 阿克陶县| 博爱县| 许昌市| 弋阳县| 汝南县| 仙桃市| 舒城县| 濉溪县| 子洲县| 莒南县| 青州市| 乐安县| 泰宁县| 苏尼特左旗| 栾城县| 深泽县| 普定县| 安仁县| 安溪县| 石泉县| 太湖县| 白玉县| 高淳县| 亚东县| 平乡县| 太康县| 澳门| 仁布县| 自贡市| 图们市| 类乌齐县| 黑龙江省| 瑞金市|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