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情報研究工作體系的三維立體視圖
在上述“情報研究工作類型全譜圖”的基礎上,增加一個Z軸——情報分析的五個級別,就構成一個情報研究工作體系的三維立體視圖,參見圖3-2。

圖3-2 情報研究部門的工作體系:一個案例
設想有一個新成立的科技情報研究室,想從今往后一直開展全球科學與技術的動態監測研究工作。那么,這個情報室的工作人員將要具體從事的研究活動不外乎如下:
第一,全球科學與技術(全譜的或分重點領域的)進展動態的態勢感知(包括原始動態素材的搜索下載)。
第二,在第一類研究活動基礎上,對所有素材進行入庫、譯題、分類、報道、照譯,以便全室研究人員分享研究活動的日常進展和態勢感知成果。這些素材內容都是研究室成立后研究人員最新發現的(當然,其中有些不一定是最新發生的)。
第三,在第一和第二類研究活動的基礎上,研究室內要安排力量對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細致考證分析工作,并形成一個個高品質的經得住時間考驗的meme,這就是信息構建。
第四,在第一、第二、第三類研究活動基礎上,形成本研究室的研究內容譜系與框架,累積充足的meme充實這個譜系和框架,輸出有系統的綜述類報告,為用戶決策提供所有可能的選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決策支持、情報支持。例如,向決策者提供關于全球科學與技術活動的全譜動態綜述報告,如《全球××科學與技術年度進展綜述報告》。
第五,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類研究活動基礎上,在所有可能的選項中給出最佳的選項,擔當決策代理的角色。例如,直接提供《關于我國未來五年應當重點發展的科學與技術項目建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