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發育生物學常用實驗技術
- 王東輝
- 2232字
- 2019-11-29 17:14:48
1-2 植物材料半薄切片
【實驗目的】
1.了解半薄切片的原理;
2.掌握植物材料半薄切片的基本操作過程。
【實驗原理】
半薄切片技術是以樹脂作為包埋劑,用超薄切片機或石蠟切片機進行切片的技術。通過該技術得到的切片厚度一般在0.5~3μm之間,通常用于光學顯微鏡進行較細微組織的觀察,或用于電子顯微鏡的初步組織定位。半薄切片的制備需要經固定、脫水、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驟。固定是指通過化學試劑迅速殺死植物細胞,使細胞中的各種細胞器及大分子保持原有生活狀態,不發生位移。脫水的目的是將組織中的游離水徹底清除,便于后續包埋劑的滲入。滲透包埋過程是用包埋劑逐漸取代組織中的脫水劑,使細胞內外空隙被包埋劑填充。切片前通過修棄多余樹脂,使樣品暴露出來,截面大小在0.5mm2左右比較理想。切片分為安裝樣品塊和切片刀、對刀、切片、撈片等過程。片子染色后便于在光學顯微鏡下進行細致觀察。由于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部分組織具有致密的細胞結構,低黏度包埋劑Spurr樹脂與傳統的一些樹脂相比,具有黏度低、滲透效果好、所需聚合時間短等優點,更適用于植物材料的包埋處理。
【試劑與器材】
1.FAA固定液(100mL):37%甲醛溶液10mL,冰醋酸5mL,乙醇50mL,用ddH2O定容至100mL。
2.梯度乙醇溶液:分別將乙醇配制成濃度依次為50%,70%,80%,95%,100%的溶液。3.丙酮。
4.Spurr包埋劑:VCD樹脂10g, DER7368g, NSA(nonenyl succinic anhydride)25g, DM-SA 0.3g,翻轉混合30min,4℃聚合8h以上。
5.硼砂甲苯胺藍染液:稱取甲苯胺藍1g,硼砂1g加100mL蒸餾水,溶解,過濾。
真空泵,翻轉混勻儀,制刀機,光學顯微鏡,半薄切片機,烤片臺,烘箱。
擬南芥葉片、根尖、水稻花序等。
【實驗步驟】
將材料放入FAA固定液,置于真空泵中抽氣至材料下沉,4℃固定過夜。
將材料經過以下梯度濃度的乙醇脫水:
50%乙醇1h→70%乙醇1h→80%乙醇1h→95%乙醇1h→100%乙醇1~2h,重復換2~3次→丙酮1h,重復換2~3次。
將材料經過以下梯度過程浸透:
3/4丙酮+1/4 Spurr包埋劑8~12h→1/2丙酮+1/2 Spurr包埋劑8~12h→1/4丙酮+3/4 Spurr包埋劑8~12h→100%Spurr包埋劑8h,重復換3次。
先往模具中滴加適量新的Spurr包埋劑,將浸透完畢的材料小心包埋于其中,盡量使材料的縱向靠近模具兩端,橫向居中,沉底,再補加包埋劑至稍溢出,75℃聚合過夜。
1.修塊:削去材料表面的包埋劑,露出材料以方便切塊。在材料四周以一定角度(一般與水平面呈45°,也可隨材料性質大小靈活選擇),削去包埋劑,側面修成梯形,上窄下寬,防止材料塊斷裂,截面修成矩形或梯形,材料周圍包埋介質應盡量修去。
2.制備玻璃刀(圖1-2-1):將玻璃條鋸齒狀花紋面朝下放置在制刀機上,截成2.5cm×2.5cm方塊,此時每個方塊的切開面有兩個切跡,此切跡面朝左下,鋸齒狀花紋面朝右下,放在制刀機上,制成45°三角形切片刀。根據王文[4]等報道,右側刀口為最佳玻璃刀口。
為了后續撈片方便,可以在玻璃刀刀口下方安裝水槽接取切片。可以用專門與玻璃刀尺寸合適的塑料水槽,用石蠟固定在切口處;也可用膠帶纏繞一圈,再用石蠟把接縫處封死(如圖1-2-2)。使用前用滴管在水槽中滴滿水。

圖1-2-1 玻璃刀的制備

圖1-2-2 玻璃刀及水槽位置示意圖
3.安裝樣品塊和切片刀:按照切片機的要求,將樣品塊和玻璃刀牢固安裝在切片機上,刀口和包埋塊修塊后暴露出的切面盡量平行。
4.對刀:對刀的目的是使材料達到最大的切面積。先粗調使刀與切面距離約0.5cm,確認切面是否與水平面垂直,再將刀與切面間距離調成近乎是一條細線,并左右移動刀座,粗略判定刀的左右高低,確定刀的使用方向。
5.切片:調好刀與材料塊后,一般先在最左邊刀口進行預修,以判斷材料面是否切全及材料面的平整性,若切面未能切全,就將刀座稍向后移,再略調切面的垂直度,直到可以將切面切全。然后進行試探性預切,并隨時鏡檢,以確定是否切到材料,切到材料后可再將刀座向左移動,用右側刀口切出高質量的切片。
6.撈片:不使用水槽時,用細鑷子小心夾取出切片;有水槽時,用鑷子或細銅絲繞制的小銅網將漂浮在水槽中的切片撈出,在滴有水的干凈載玻片上擺放整齊,100℃展片臺上烤片至切片干透。
在載玻片上滴加硼砂甲苯胺藍染液,100℃烤片10s,用水沖洗多余染液,烤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拍照。
【結果與分析】
在光學顯微鏡下由低倍鏡向高倍鏡尋找合適視野,觀察植物較細微的組織結構。
【注意事項】
1.植物材料抽氣一定要充分、徹底,否則會影響后續試劑的滲入。
2.植物材料在脫水過程中不可在高濃度酒精(>70%)中放置過長時間,也不要在100%Spurr包埋劑中放置過長時間。
3.切片時要隨時鏡檢,保證切到材料合適位置時切片的質量(無刀痕,切面完整,片子厚度適宜)。預切時可根據材料性質將切片厚度設置得稍厚一些(>5μm),切到材料后再切出更薄的切片。撈片時鑷子等用品不要碰到刀口,切片出現劃痕時要立即更換玻璃刀。
4.拍照時,注意調節曝光時間及白平衡設置等,保證所有切片背景顏色、亮度一致,以便于觀察比較。
【參考文獻】
1.賀學禮.2004.植物學實驗實習指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景原,王太霞.2007.植物學實驗技術.北京:科學出版社.
3.葉創興,馮虎元.2006.植物學實驗指導.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4.王文,蔡自力,杜開和.1991.超薄切片玻璃刀制作技術及使用方法的探討.電子顯微學報,(3):307.
5.鐘秀容,陳蓮云,陳文列.1999.制備電鏡超薄切片的技巧.福建醫科大學學報,33(2):224-225.
6.李新榮,魏麗,靳黨英,等.1994.常規電鏡標本制作方法的改進.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