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走出去”研究總論
- 張西平 管永前
- 2127字
- 2019-11-15 17:55:26
緒論
提升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指出:“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要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面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新形勢,如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迫切需要哲學社會科學更好發揮作用。”這是對中華文化價值的科學闡釋,勾畫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立場和輪廓,表達了對待中華文化和世界各種文化的態度,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為世界深入了解中華文化提供了基本立足點和視角。
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是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實施“文化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全球化背景下,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要求更加緊迫。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等主題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其中包括與俄羅斯漢學家、學習漢語的學生和媒體代表座談,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講話,曲阜孔子研究院座談會講話,在中央政治局“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兩次集體學習上的講話,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與德國漢學家、孔子學院師生代表座談,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等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全面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做宣傳思想工作,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引導人們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
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加強對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提煉和闡釋,拓展對外傳播的平臺和載體,把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貫穿于國際交流和傳播的方方面面;要提高對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機制,創新人文交流方式,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多種方式展示中華文化魅力;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發揮好新興媒體的作用,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黨中央的重要決議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均表明,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實施文化強國戰略,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新時期國家建設與發展的急需。因此,深入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在世界舞臺上把中國文化講清楚,把中國文化的獨特優勢和個性魅力講明白,努力消除中外誤解、增強文化互動、增進相互理解,為中華民族的順利崛起爭取一個寬松、和平的發展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發展的中國需要在世界范圍內塑造自己的國家形象,作為世界大國的中國需要在國際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作為唯一文明沒有中斷過的世界文明古國,中國應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特有的魅力。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僅是經濟、政治、軍事的強大,更要在文化和價值觀念上具有世界影響力。我們不僅需要從世界的角度謀劃經濟和政治發展,也需要對中國學術和文化在世界的發展有戰略性規劃,為中國的國家利益提供學術、文化與價值的支撐。實現這些目標,需要進一步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在世界范圍內從更高的學術層面介紹中國文化。
正是基于這種考慮,我們組織編寫了這本《中國文化“走出去”研究總論》。全書分為四編:第一編為中國文化“走出去”之理論前沿,主要收錄黨和國家、相關部委領導人關于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講話和重要學者的理論文章。第二編為中國文化“走出去”之問題與對策,主要探討當前中國文化“走出去”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第三編為中國文化“走出去”之翻譯,主要探討文化翻譯能力提升與中譯外人才培養。第四編為中國文化“走出去”之個案分析,主要總結我國戲劇、音樂、武術、出版、少數民族文化等“走出去”的成效與不足。
我們深知,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當前,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可謂正逢其時。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要付出一番艱辛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認真吸收借鑒世界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使之為我所用;同時要在世界舞臺上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讓世界了解中華文化的價值,真正揭示中華文化的世界性意義。
編者
2016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