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會計電算化法規制度

會計電算化的出現給會計理論、會計方法、會計實務等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而作為一場改變會計核算和管理方式的技術革命,會計電算化工作必須有領導、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前推進。

會計電算化的管理分為宏觀管理和微觀管理。宏觀管理要求國家、各級政府機關制定一系列會計電算化工作的法律、法規及條例等;微觀管理要求各個企業制定針對會計電算化工作的管理辦法和規定。為了我國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順利開展,財政部從1989年起便先后為會計電算化制定了一系列具體的管理規章。

根據《會計法》有關規定,財政部制定并發布了《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范》《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相關的會計制度,對單位使用會計核算軟件、軟件生成的會計資料、采用電子計算機替代手工記賬、電算化會計檔案保管等會計電算化工作做出了具體規范。

2.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9年10月31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件及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會計賬簿的登記、更正也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2.1.2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1996年6月17日,財政部發布《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其中對會計電算化工作做出了具體規范。例如,第五十三條規定,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對于機制記賬憑證,要認真審核,做到會計科目使用正確,數字準確無誤。打印出的機制記賬憑證要加蓋制單人員、審核人員、記賬人員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印章或者簽字。第六十一條規定,實行電算化的單位,總賬和明細賬應當定期打印。發生收款和付款業務的,在輸入收款憑證和付款憑證的當天必須打印出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并與庫存現金核對準確。

2.1.3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1998年8月21日,財政部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采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應當保存打印出的紙質會計檔案。具備采用磁帶、磁盤、光盤等磁性介質保存會計檔案的,由國務院業務部門統一規定,并報財政部、國家檔案局備案。

以上各種法律、法規、制度和辦法等有關規定,涉及會計核算軟件的開發、評審和使用,以計算機替代手工記賬的審批,實施會計電算化后的會計檔案生成與管理等諸多方面,對提高會計軟件的質量,確保會計電算化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油市| 台东县| 新安县| 长泰县| 天峻县| 阿鲁科尔沁旗| 土默特左旗| 米泉市| 武隆县| 新乐市| 宿迁市| 隆回县| 横峰县| 水城县| 肃宁县| 新建县| 丹棱县| 当阳市| 罗定市| 巫山县| 岳西县| 正蓝旗| 丹寨县| 湄潭县| 黑水县| 随州市| 登封市| 滕州市| 正镶白旗| 合水县| 万载县| 宕昌县| 平昌县| 九寨沟县| 新野县| 天镇县| 桓仁| 武强县| 英山县| 将乐县| 榕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