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烈士方志敏
- 揭曉海 章建人 胡聲曉
- 768字
- 2019-11-29 18:06:50
23 組織學生反日活動,自動退學
1922年春,帝國主義列強為了解決“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遠東霸權問題,為了瓜分中國、取得新的勢力均衡,由美國發起,召開了有美、英、比、日、中、法、意、荷、葡等九國參加的華盛頓會議。這次會上美國倡議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由各國正式以條約形式加以接受;北洋軍閥政府指令出席華盛頓會議的中國代表向日本讓步,與日本代表簽訂了《解決山東懸案條約》。消息傳來,全國激憤,九江社會各界人士亦紛紛舉行集會和示威游行。方志敏秘密到第六師范和第三中學展開了更積極的活動,在他的發動和領導下,南偉烈中學、第六師范、第三中學的學生成為此次愛國活動最積極的參加者。隨后,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發起了反對帝國主義利用基督教進行侵略的活動,并組成了“非基督教學生同盟”。方志敏當時雖沒有加入團組織,但他非常贊同團中央機關刊物《先驅》中提出的各項政治主張,積極投入到這場政治斗爭中去;發動和帶領同學上街貼標語,作演講,反對帝國主義利用宗教圖謀擴大在中國的侵略。
這一連串的政治活動,遭到時任九江鎮守使吳金彪的敵視。他幾次挑唆校方開除方志敏,但校方考慮到方志敏學習成績優秀,且在學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擔心宣布開除方志敏會引起學潮,一直猶豫不決,直到學期終了,也沒有正式做出決定。
但方志敏這時卻自動提出了退學。這是因為:一年的教會學校生活,使他感到十分厭倦。同時,六年離鄉外出求學,給家里增添了六七百塊錢的巨大債務。這筆債務,猶如一塊千斤巨石,壓得全家透不過氣來。他的父母親,為此整日處在憂愁之中,每天半夜醒來后談的第一件事就是債、債、債!接著便是長吁短嘆,直到天亮。方志敏每次放假,回到家中最怕聽的就是這類凄愁的話。加之此時他的肺病再度復發,常常咯血,他不愿意繼續給家里增加債務,就從此退學,打算待病情稍為穩定后,能夠謀取一個半工半讀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