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漢字與字謎

跟其他文字相比,漢字為謎語開辟了廣闊的天地。字謎跟漢字的字形、字音或字義直接相關。非字謎中也有利用漢字的形、音、義的,有的就是以漢字為謎面。

南宋時期,在都城臨安,制謎猜謎活動廣為流行,且形式多樣。因元宵節賞燈時將謎語寫成紙條貼掛于燈上供人品猜,謎語遂有“燈謎”之稱。明清兩代,謎語大為發展,不少文人制謎、記謎,文學作品中也有記錄、使用謎語,以豐富內容、增強描寫,不可不提到《儒林外史》《鏡花緣》《紅樓夢》等。

字謎的謎面和謎底之間的關系多種多樣,主要利用字形結構,有的拆字、合字,有的綜合利用字形、字義間的關系。

1.拆字字謎

拆字字謎有很多,我們舉兩個典故。《后漢書·五行志》記載,漢末獻帝時,董卓擅權,顛亂朝綱,魚肉百姓,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因而京城人民編制童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童謠中的“千里草”,合為董字;“十日卜”合為卓字;“何青青”“不得生”是說董卓雖然威勢赫赫,其實命不久矣。又如,明朝末年,政局動蕩,李自成將打到北京之際,宮里有人出外找拆字先生測算皇家命運。拆字先生讓寫一個字。來人寫了“有”,拆字先生說,大明的江山都去了一半了。來人換了“友”字,拆字先生說,“反”字都出頭了。又換了“酉”字。拆字先生說,九五之尊沒有頭和尾了。

2.合字字謎

《世說新語·捷悟》記魏武帝曹操曾率軍路過曹娥碑,見碑背題有:黃絹幼婦,外孫臼。于是問主簿楊修:解否?楊修答道:解。魏武帝說:卿暫且不說,待我思之。行軍三十里,魏武帝才說:吾已得之。兩人互對答案,知黃絹是一種有色的絲,絲、色相合為絕;幼婦是少、女,合之為妙;外孫,乃女之子,相合為好;臼,是承受辛辣之物,受、辛相合為辤(“辭”的異體字)。石碑謎隱“絕妙好辤”四個字。此謎一揭,魏武帝十分感嘆,說: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注:曹操沒有到過江南,故事為小說家言。)

字謎更多的是利用字形結構、筆畫關系。如:

“三皇是我兄,五帝是我弟,欲罷而不能,因非而得罪。”謎底為“四”。前兩句隱含了老三的弟弟,老五的哥哥,即老四。第三句“罷”的繁體“罷”去“能”,第四句“罪”字去“非”,也是“四”。

又如:“上頭去下頭,下頭去上頭,兩頭去中間,中間去兩頭。”謎底為“至”。按常理,謎面似乎在說某字或某物的上頭去掉下頭等。實際是以“去”字作謎面的關鍵。“至”字的上頭是“去”字的下頭,下頭是“去”字的上頭。

又如:“上不在上,下不在下,不可在上,止宜在下。”謎底是“一”。“一”在“上”字里并不在上方,在“下”字里也不在下方;在“不”“可”兩字的上方,在“止”“宜”兩字的下方。

當然也有綜合利用字形、字意關系的字謎。如:“看時圓,寫時方,寒時短,熱時長。”謎底為“日”。作為事物的“日”看上去是圓的;寫作“日”,是長方形;作為時間單位的“日”,冬季夜長晝短,夏季夜短晝長。

古人也常用字謎來測智、量才、逗趣,并在酒宴游樂等各種聚會場合充作雅樂。對破解字謎的徐疾快慢,是古人辨識對方才智高下的方法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专栏| 固始县| 黑河市| 贵阳市| 慈溪市| 洛川县| 郎溪县| 桐梓县| 明星| 清丰县| 德阳市| 东宁县| 丹江口市| 永靖县| 九江市| 固原市| 宁城县| 乐平市| 会宁县| 苏尼特左旗| 疏勒县| 贵德县| 咸阳市| 南丹县| 昌宁县| 雷州市| 邵武市| 托克托县| 乌拉特前旗| 黄梅县| 昌邑市| 宜黄县| 饶河县| 长泰县| 南开区| 军事| 葵青区| 麦盖提县| 将乐县| 葵青区| 利津县|